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我國綠色建筑發展前景及對策建議

2011-11-01 00:37:00 中國能源網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面前,綠色建筑是最重要的應對領域;在實現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目標的征途上,綠色建筑肩負重任;在建設低碳生態城市的進程中,綠色建筑將做出重大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為推廣綠色建筑所做的一切努力,將無愧于現在,也必將無愧于后人。

能源消耗的3 大板塊分別是工業、交通和建筑。從世界平均水平來看,能源消耗結構中工業占37.7%,交通為29.5%,建筑為32.8%;而目前我國建筑能耗占26%,交通能耗為10%,工業占60%至70%。

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工業能耗占比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將會降到三分之一左右,而建筑和交通能耗將會進一步上升。歐盟的測算標準表明,建筑全過程對全球資源和環境的影響,資源消耗方面:能源為50%,水資源為42%,原材料為50%,耕地為48%;污染方面:空氣污染為50%,溫室氣體排放為42%,水污染為50%,固體廢物為48%,氟氯化物為50%。可以看出,建筑全過程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和能源,產生了等量的污染和排放。由此可見,建筑節能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主戰場之一。綠色建筑因其具有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環保的“四節一環保”特征,是當前節能減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綠色建筑在節能減排的同時,對減少室內外污染,保護環境,改善居住舒適性、健康性和安全性具有現實意義。

發展綠色建筑,也是我國實現節能減排莊嚴承諾的重要抓手。

一、我國發展綠色建筑的前景和優勢

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時期,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多,地理氣候特征多樣化,加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傳統建筑文化,發展綠色建筑具有巨大的潛力和獨特的優勢。

一是建筑節能潛力巨大。我國既有建筑達400多億平方米,同時每年新建16億至20億平方米。我國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達到同樣的室內舒適度,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同等氣候條件發達國家的2至3倍。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節能減排潛力巨大。“十一五”期間,建筑節能承擔了我國全部節能任務的20%。如果切實執行50%的節能標準,局部地方執行65%的節能標準,那么,到2020年就能每年節約3.54億噸標準煤,占同期國家節能目標任務的30.7%。綠色建筑在實現建筑節能的同時,可為用戶提供一個舒適健康安全的室內環境,代表著世界建筑的發展趨勢,前景十分廣闊。然而,截至2010年11月底,我國已獲得綠色建筑星級能效標識的建筑項目僅85個,在既有建筑中所占比重極低。推行綠色建筑已成為當前建筑節能工作中最緊迫的任務之一。

二是發展綠色建筑比較效益高。據測算,達到同樣的節能效率,建筑比工業投入少。此外,我國實施建筑節能和發展綠色建筑的成本相對歐美等發達國家要低得多,而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因此,我國發展綠色建筑的比較優勢更為明顯。

三是綠色建筑技術相對成熟。歐盟學者針對80項減少建筑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的調查結果表明,就投入和節能效益而言,高能效照明技術是幾乎所有國家建筑物溫室氣體減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節能量而言,改進寒冷氣候區的隔熱和分區供暖系統,實行分戶供熱計量,在溫暖氣候區提高制冷和通風能效,注重遮陽、自然通風、隔熱措施,以及改進發展中國家炊事爐灶等,均是有效的節能措施;高能效比的設備、太陽能熱水裝置、節能型家用電器和能源管理體系等,均是成熟的建筑節能技術。從“十五”開始,我國就組織實施了“綠色建筑關鍵技術研究”、“城鎮人居環境改善與保障關鍵技術研究”等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在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建筑環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在逐步推廣中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我國傳統建筑文化有利于推行綠色建筑。

我國從南到北,有一大批與地域氣候相適應的建筑,如安徽的民居、陜西的窯洞,都具有巧妙利用通風、淺層地熱能實現冬暖夏涼的特征。南方的一些園林建筑,更是師法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態建筑。中國園林在形態上是自然的縮影、建筑物的延伸,園林在建筑中,建筑在園林中,是共生的:西面的墻上爬滿了藤蔓,遮擋了烈日;正廳外開辟了花園、草坪,南側種了落葉型的樹木,冬天落葉后陽光可照射進來,夏天樹葉長出來又能遮陽。這樣的設計非常巧妙,既賞心悅目,又調節氣候。所以,我國的建筑文化傳統為綠色建筑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綠色建筑四原則

一是采用適用技術。很多人認為綠色建筑一定是昂貴的建筑,采用了當今最先進、最復雜的建筑科技和建筑材料。這是一種對綠色建筑的認識誤區。事實上,綠色建筑應盡可能地采用適用技術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構造。目前,已有不少低成本、簡便且適用性強的成熟技術可應用于綠色建筑,如自然通風、遮陽、建筑墻體保溫、建筑立面綠化和屋頂綠化等。我國傳統建筑也有很多很好的例子,根據所在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有意識地利用風能、太陽能,來達到節能和生態化的目的。

二是實行全壽命周期評測。從建材的生產到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這一過程動用了最大份額的地球能源并產生了相應的廢氣、廢料。因此,綠色建筑不僅體現在建筑設計和建造過程中,還應關注建筑運營中的節能減排和建筑壽命終結后的循環利用等問題。

三是營造健康環保的室內環境。

在國外,從上世紀70年代的建筑節能逐漸發展過渡為90年代的綠色建筑,發達國家進行了兩次改造,造成了巨大浪費。而我們國家則是一步就跨越到綠色建筑——將居住人的健康、人與人的和諧,與建筑的節能、節材、節水、節地并列。發展綠色建筑不僅能使建筑能耗大為減少,而且帶來健康、生態環保的室內環境,使在綠色建筑里的人接受并熱愛這樣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有利于保持身體健康和激發工作熱情,由此發揮更大的生產潛力和創新潛力。

四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是能源使用的載體,我們現在可以通過現代技術,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電梯下降的勢能以及人活動產生的熱能等都收集起來,使建筑也可以是一個能源的發生器,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三、發展綠色建筑的對策建議

1、完善綠色建筑法規體系。完善《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配套措施,提出推進綠色建筑的各項法律要求,建立起規劃設計階段的綠色建筑專項審查制度、竣工驗收階段的綠色建筑專項驗收制度等;修訂《建筑法》,建立符合綠色建筑標準要求的部品材料及設備的市場準入制度,促進建設行業綠色轉型;指導各地健全綠色建筑地方性法規,建立符合地方特點的推進綠色建筑的法規體系。

2、構建全壽命周期的標準體系。修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技術導則》等標準規范,完善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施工、監理、檢測、竣工驗收、維護、使用、拆除等各環節的標準;建立既有建筑的綠色改造評價標準體系;修訂《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提出綠色建筑技術要求,率先在夏熱冬暖地區實現推廣綠色建筑的突破;指導各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編制綠色建筑標準規范、施工圖集、工法等。

3、出臺強制推廣與激勵先進相結合的綠色建筑政策。以政府投資的建筑為突破口,包括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公益性學校、醫院、博物館等建筑,規定必須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起到引領示范作用;在部分有積極性、有工作基礎的地方試點,強制推廣綠色建筑標準,要求新開發的城市新區新建建筑必須全部滿足綠色建筑技術標準要求,將發展綠色建筑納入各級政府節能減排考核體系;大力推進供熱計量收費制度,加快供熱體制改革;研究出臺綠色建筑財稅激勵政策,制定財政資金扶持鼓勵綠色生態小城鎮與綠色生態示范城區建設的實施方案,研究鼓勵綠色建筑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

4、進一步擴大綠色建筑示范。

爭取利用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組織實施綠色建筑相關的示范工程。一是單體綠色建筑的示范,組織實施“低能耗建筑與綠色建筑”、“農村農房節能改造”、“農村中小學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示范;二是城區或小城鎮的區域性示范,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低碳生態城(區)建設”、“園林城市”等示范;三是單項技術的應用示范,如“太陽能屋頂計劃”、“新型節能材料與結構體系應用”等示范。

5、研究完善綠色建筑產品技術支持體系。

編制《綠色建筑技術產品推廣目錄》,建立健全綠色建筑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機制,加快成果轉化,支撐綠色建筑發展;組織綠色建筑技術研究,在綠色建筑共性關鍵技術、技術集成創新等領域取得突破,引導發展適合國情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綠色建筑新材料、新技術、新體系。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理念和技術,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6、大力推進綠色建筑相關產業及服務業發展。

建設綠色建筑材料、產品、設備產業化基地,形成與之相應的市場環境、投融資機制,帶動綠色建材、節能環保和可再生能源等產業的發展;培育和扶持綠色建筑服務業的發展,加強人員隊伍培訓,建立從業人員的資格認證制度,推行綠色建筑檢測、評價認證制度。

7、提升全社會對綠色建筑的認識。建立綠色建筑理念傳播、新技術新產品展示、教育培訓基地,宣傳綠色建筑的理論基礎、設計理念和技術策略,促進綠色建筑的推廣應用;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普及綠色建筑知識,提高人們對綠色建筑的正確認識,樹立節約意識和正確的消費觀,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總之,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快速推進與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綠色建筑對于應對氣候變化、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新興產業發展、轉變城鎮發展方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應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為促進我國建筑節能減排和改善建筑人居環境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