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車成為國內共享經濟新風口。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期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分時租賃發展”,給相關行業注入一針“強心劑”。
日前舉行的“2017上海國際共享汽車大會”上專家指出,分時租賃在中國“起步較晚,蓬勃發展,但舉步尚艱”,牌照、停車位、充電樁等成為瓶頸,需要各方協同創新以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
“跑馬圈地”正上演
共享汽車作為城市公共出行的補充,今年以來正在國內多個城市迅速升溫。
共享寶馬、共享吉普、共享特斯拉等消息引起公眾關注。國內各大共享汽車企業“跑馬圈地”:環球車享投放運營車輛已達13000輛,今年底預計增至3萬輛;杭州盼達在全國有近萬輛汽車在運營;Gofun出行稱已購置車輛12000輛。
“共享自行車解決零到十公里的出行,共享汽車可以解決十到一百公里。”環球車享首席市場官黃春華說,推動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對汽車產業、城市發展和用戶出行意義重大。
指導意見“鼓勵分時租賃發展”。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副教授、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數據中心副秘書長吳小員說:“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獲得政策支持,預示分時租賃將逐步進入有序健康的發展軌道。”
在專家看來,指導意見出臺,顯示國家將分時租賃視為減緩大城市私人轎車快速增長的途徑。分時租賃或將成為多層次城市交通體系一部分,為人們提供出行方式新選擇。
城市管理跟不上
共享汽車發展如火如荼,但牌照、停車位、充電樁等公共資源短缺,成為制約行業快速發展的瓶頸。“對電動汽車分時租賃來說,卡脖子的不是錢,而是車、樁、位一體化的共享。”吳小員說。
牌照緊缺是共享汽車面臨的首要難題。前不久,深圳市寶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今年年底前將在深圳投放新能源共享汽車10000臺。企業的熱情卻被澆了一盆冷水。“深圳市交委給不了那么多車牌,我們只得縮減到4000臺。”寶港能源副總經理吳波說,公司投放計劃縮減一多半,過去兩個多月,企業實際獲得牌照只有900張左右。在牌照資源緊張的城市,這個矛盾凸顯。
停車位不足是另一大問題。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公共停車位資源本就緊張,許多共享汽車無車位可停。多家共享汽車企業負責人表示,取還車網點是行業發展的關鍵,已有網點遠遠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停車位不足直接影響用戶體驗。
共享汽車也面臨充電難題。新能源共享汽車需要大量充電樁來配套,充電樁和共享汽車數量不匹配,嚴重制約分時租賃行業車輛運營率。Gofun出行首席運營官譚奕說,充電樁越多,車和樁離得越近,充電效率和運營效率就越高。在一些城市老城區,增容是一個問題。
專家認為,共享汽車在國內處于發展初期,面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這個行業需要資金,更需要充電、車位、運營等資源。國內共享汽車已現爆發跡象,城市公共資源卻“捉襟見肘”。
共同發力解難題
今年上半年,共享汽車品牌“友友用車”停止運營,給行業敲了警鐘。“跑馬圈地,盲目擴張,急功近利,不是可持續發展方式。”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戰略副總裁袁旬說。
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王雪說,共享汽車需要大量牌照、停車場地等公共資源,共享汽車迅速擴張與資源日趨緊張之間必然出現越來越尖銳的矛盾。公共配套資源如何及時跟上、合理配置,考驗政府部門的智慧和能力。
“面對共享汽車爆發的跡象,政府部門應未雨綢繆,優化牌照、停車位、充電樁等公共資源的管理、調配、建設。”王雪說。
北京市律師協會交通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黃海波認為,汽車占用城市空間和道路資源較多,城市管理者要研究規模控制、市場準入、車輛定義、安全規范、保險等問題。
廣州規劃專家、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袁奇峰說,多樣化出行需求客觀存在,共享汽車增加了服務類型,有條件的地方應考慮完善配套設施支持其發展。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發展中心副研究員李艷霞說,共享單車運營中出現了亂停亂放、占用車道、隨意破壞、違規騎行等亂象,共享汽車如何避免類似問題,是管理部門從一開始就需要重點考慮的。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