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冬奧環境的新能源汽車與低溫電池技術成果31日在北京發布。科研人員研發了超低溫區域帶自加熱技術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系統,這一成果將有效服務“綠色冬奧”。
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地之一的河北省張家口地區,冬季平均溫度處于零下10℃左右,而崇禮室外賽區在極寒時溫度將降至零下23℃。面對低溫條件,電動車輛動力電池的充、放電特性將變差,容量和壽命也會衰減,進而導致車輛續駛里程及整車動力性能顯著下降,充電時間明顯延長。
針對面向冬奧的低溫環境、坡道及冰雪路面導致行駛工況復雜等情況,科研團隊研發了超低溫區域帶自加熱技術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系統產品并進行產業化量產。該電池系統可適用于更低的溫度,零下30℃時基于自加熱的方式在幾十秒內能使電池溫度上升到0℃以上,從而激活動力電池的正常應用。
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孫逢春介紹,該技術通過物理方法解決電池低溫問題,適用于各種電池體系,徹底解決了電動汽車在冬季續駛里程急劇下降、無法啟動、衰減、安全隱患等諸多難題,對電動汽車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項目團隊計劃2017年完成搭載全氣候電池和低溫增焓冷暖空調的新能源大客車、豪華中巴車和轎車原理樣車的研制;2018年春節前,完成全氣候新能源汽車在高寒地區(東北漠河或內蒙古等)的驗證試驗;預計至2020年共完成4種車型共11輛產品樣車的開發,并獲得產品公告并投入試驗示范應用。同時,將以新能源汽車為基礎和主線,重點攻關智能新能源汽車的研制和示范。
另外,為服務“綠色冬奧”,根據相關方面的規劃,分布式能源、智能網聯、無線充電等技術將在北京冬奧會上得到應用。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