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隨著高通量工程試驗堆本爐段的開堆運行,由核動力院牽頭研制的核電耐事故燃料包殼材料正式開啟輻照試驗,這標志著核動力院在核電耐事故燃料(ATF)技術研究中邁出重要且關鍵的一步。
“核電耐事故燃料技術研究”項目來源于中核集團“龍騰2020”科技創新計劃,由核動力院牽頭202廠以及核八所等多家單位協同開展。ATF是為提高燃料元件抵御嚴重事故能力而開發的新一代燃料系統。作為核安全性的一道重要屏障,耐事故燃料包殼材料將利用SiC以及FeCrAl等新型材料代替傳統燃料元件中的鋯合金。鑒于必要性,本年度需對SiC復合材料及FeCrAl材料開展研制以及堆內輻照。堆內輻照是燃料及材料在研制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對評價和驗證燃料及材料特性至關重要。經過中核集團對試驗平臺輻照試驗能力及技術的審查以及對比篩選,核電耐事故燃料包殼材料輻照試驗最終選擇在高通量工程試驗堆上開展。
自輻照試驗任務下達以來,核電耐事故研究項目組積極就輻照參數論證、輻照裝置設計、輻照樣品制作規范、樣品標識以及樣品輻照前后檢測方法建立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經過反復論證分析,最終與材料研制方和設計需求方共同確定191個樣品入堆輻照。隨著高通量工程試驗堆于9月1日正式開堆運行,核電耐事故燃料包殼材料正式進入輻照試驗階段,參數監測結果顯示,輻照溫度穩定在指標溫度區間,滿足技術要求。
本次在高通量工程試驗堆上針對核電耐事故燃料包殼材料輻照為加速輻照試驗,試驗在持續數月后就可以達到指定的較高的中子注量指標,這將有助于加快研究步伐,縮短研究周期。同時,在完成輻照試驗后,輻照后檢測將緊接著開展,這部分檢測結果還將有助于包殼材料的改良優化。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