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有一大撥兒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消息。
先看一個來自政府部門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15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到2020年,全國范圍內將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全覆蓋。到2025年,力爭纖維素乙醇實現規模化生產,先進生物液體燃料技術、裝備和產業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場化運行機制。
雖然是往汽油里加入乙醇,量也不是很大(10%),但這畢竟也是一種減排手段,從這個意義上,應該給它一個新能源的名分。更重要的是,有15個部門推這個方案,這釋放出的信號非常具有導向性,說明政府的減排決心很大,要采取任何措施去達到這個目的。
在減排問題上,其他國家政府的決心也不小。它們對靠技術創新實現減排目標的企業大力支持,對消極應對甚至弄虛作假的企業則堅決懲處。法國《世界報》近日披露,法國第一大汽車制造商標致雪鐵龍集團(PSA)涉嫌對數萬輛柴油汽車做手腳,以做假方式通過尾氣排放檢測。該報道還稱,PSA可能會因此被處以50億歐元罰款,相當于該集團2013年至2015年期間年均營業額的1/10。
自2015年大眾尾氣排放造假門發生以來,美日德等汽車制造強國的多家汽車制造巨頭相繼被質疑存在與大眾類似的造假行為。車企之所以這么干,是因為這些國家的排放標準要求越來越高,而柴油車在排放上有較難突破的技術障礙,研發投入大而收效微,在不愿意放棄已有市場和利潤的情況下,作弊是最便捷的手段。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隨著尾氣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所有排放造假手段都會逐漸顯出原形。
如果柴油車過不了越來越高的節能環保門檻,排放作弊的路又被封死,它們的未來之路只有一條:被市場淘汰。這意味著什么?柴油車騰出的市場空間將留給新能源汽車。
在排放上,作弊不行,混合動力這種折衷的路子也不好走。不少人覺得混合動力車很高大上,是一種很牛的技術。其實,它最初的出現就是為了過排放關。豐田、本田在混合動力方面取得了領先地位,這是美歐等市場逼出來的。不過,就目前形勢看,留給混合動力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時間也不多了。據最新消息,美國加州將進一步嚴格汽車排放法規,或不再支持類似豐田普銳斯這樣的混合動力汽車。因此,豐田在美國環保車領域領導者的地位也將受到威脅。受此影響,豐田等車企不得不調整技術路線,開始發力電動車。
上述動向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只是捎帶腳的利好,真正的足量大利好,則是下面的消息:據外媒報道,繼英國和法國政府宣布在2040年停止生產銷售燃油車之后,蘇格蘭政府近日宣布將在2032年淘汰汽油和柴油車。
事實上,禁售傳統內燃機汽車正成為一種大趨勢,加入到禁售行列的國家越來越多。除了前文提到的國家,德國聯邦參議院曾以多票通過決議,自2030年起新車只能為零排放汽車,禁止銷售汽油車和柴油車;荷蘭勞工黨公開提案,要求從2025年開始禁止在荷蘭本國銷售傳統的汽油車和柴油車,從而確保在2025年之后所有新車都是新能源汽車;挪威四大政黨之間達成協議,到2025年,全國就不再出現新的汽柴油車;印度對外表示,到2030年只賣電動汽車,全面停止以石油燃料為動力的車輛銷售。
鑒于我國節能減排的巨大壓力,以及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力度,相信我國政府也會在不久的將來禁產禁售傳統內燃機汽車,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剛剛召開的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致辭時透露,中國已經開始研究制定禁售傳統燃油汽車時間表。
不管是從環保角度還是從能源角度看,傳統內燃機汽車未來的路只能越來越窄,而新能源汽車必會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是歷史潮流,是無可逆轉的發展大勢。上述新聞也傳達了這樣的信息。
可以預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成為下一個必爭的科技高點,也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許多產業人士認為,借助汽車產業的這一輪技術革命,未來10到20年的時期,將是我國汽車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迎頭趕上并做大做強自主品牌的一次重大歷史機遇,這也許能幫助中國汽車產業找到制勝的路徑。
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國家前瞻政策導向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被我國政府確定為實現能源和環境目標的重要途徑以及提升我國汽車產業競爭力的突破點。我國汽車界目前也一致形成了一種樂觀傾向。如果企業重視,國家政策合理,我國當有望率先在世界汽車領域實現轉型,并贏得市場大發展的先機。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