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西藏:儲能產業機遇值得期待

2017-09-22 08:44:06 中國儲能網

西藏,這塊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是全世界太陽輻射最強的地區之一,有著得天獨厚的太陽能資源優勢。在當今世界能源緊缺、氣候變暖、環境污染嚴重和世界能源結構革新的局面下,開發利用綠色清潔能源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9月9日,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和中國儲能網組織的“全國儲能產業巡回調研團”走進令人無限向往的這塊世界屋脊沃土。

全國儲能產業巡回調研團部分代表

資源稟賦得天獨厚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南部,占青藏高原面積的一半以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占全區總面積的85.1%,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全區地形可分為藏北高原、雅魯藏布江流域、藏東峽谷地帶三大區域。

西藏太陽輻射強烈,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數為1443.5-3574.3小時,其中阿里地區大部、日喀則市西部在3000小時以上,那曲地區中西部、日喀則市東部、山南市西部為2800-3300小時,那曲地區東部、昌都市西部、拉薩河河谷、年楚河河谷為2500-3000小時。

西藏光照資源、風力資源、水資源以及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這些讓調研團代表深有體會。

一是光照資源。西藏太陽年總輻射值達到140-200千卡/平方厘米,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近兩倍。

二是風力資源。西藏是全國大風(≥8級或17米/秒)最多的地區之一,年平均大風日數多達100-150天,最多可達200天,比同緯度的我國東部地區多4-30倍。

三是水資源。據統計,全區水資源總量4394.65億立方米(不含地下水),占全國河川徑流總量的16.21%,居全國第一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和畝均占有水量也均居全國第一;全區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1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1.4億千瓦,均居全國首位。

四是礦產資源。西藏目前已發現的礦種(亞種)有103種,有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種49種,礦床、礦點及礦化點3000余處。其中發現能源礦產5種,有查明資源儲量的3種;發現金屬礦產32種,有查明資源儲量的19種;發現非金屬礦產64種,有查明資源儲量的26種;發現水汽礦產2種,有查明資源儲量的1種。全區已發現的優勢礦產資源主要有:銅、鉻、鉛鋅銀多金屬、鉬、鐵、銻、金、鹽湖鋰硼鉀礦、高溫地熱、天然礦泉水等,均具有廣闊的找礦前景。在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產中,鉻、銅保有資源儲量,鹽湖鋰礦資源遠景及高溫地熱儲量在全國排名第一。

西藏將立足“以口岸互聯互通為基礎、以開放型產業發展為核心”的總體思路,著力推進面向南亞開放重要通道建設。以拉薩為中心,以日喀則為前沿,務實打造對外面向尼泊爾等南亞國家、融入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對內連接陜甘寧青經濟帶、川渝經濟圈等區域發展帶的開放開發新格局。

西藏擁有的獨特地緣優勢,毗鄰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國家,邊境線長達4000多公里,是中國面向南亞的戰略樞紐和開放門戶,歷史上就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西藏是國家確定的沿邊地區開放開發重點區域和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通道,也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重要門戶。西藏將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能源發展大勢所趨

世界屋脊是歐亞大陸的生態屏障之一,太陽能資源作為綠色清潔能源在西藏地區的開發利用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極其深遠的意義,太陽能的充分應用不僅能夠減輕西藏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保護生態環境,有力地促進西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福百姓,而且能夠極大地保護歐亞大陸的生態和氣候,為全球生態和氣候的改善發揮獨特的作用,做出特殊的貢獻。

西藏可再生能源種類多,儲量豐富,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富集區之一。

據了解,西藏地區太陽能理論蘊藏量6億千瓦以上,技術可開發量在3億千瓦以上。

西藏的太陽能資源居全國首位,也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全區大部分地區太陽能輻射年均達6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超過同緯度平原地區一倍左右。同時,日照時數也是全國的高值中心,全年平均日照時數在3300—3600小時,自東向西呈遞增型式分布,直接輻射占總輻射比例全年為56%-78% ,夏季可達71% -78%。

西藏可再生資源豐富,但由于電網建設薄弱,目前西藏自治區光伏累計裝機近800MW,但大部分的光伏電站長期處于限電狀態,豐水期外送通道不足導致棄水棄光,而枯水期由于可調節水電減少,出于對電網穩定性的考慮也會導致棄光,目前西藏地區光伏電站的棄光率高達20%以上,對于儲能有實際的需求。

盡管如此,從西藏地區能源戰略發展的角度看,無論是出于環境的需要還是因地制宜開發能源的戰略要求,未來水能、太陽能、風能將是西藏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也將成為西藏電力的支撐性能源。

新能源企業要進軍西藏的項目建設需要做好七個方面工作:高海拔對人-材-機的挑戰、場地勘測、凍土施工、設計與環保、高海拔地區方案設計與設備選擇、團隊凝聚力和項目成本控制。

另外,西藏地區受高原氣候影響,對電氣設備選型要求較高,普通電氣設備在高原地區使用,會降低設備工作效率,也會減少其使用壽命。因此,在西藏地區建設光伏和儲能電站,應盡可能選用高原型裝備,還面臨許多技術挑戰。

據了解,2018年中,藏中電網將與昌都電網實現500KV聯網,西藏地區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擁有一個巨大的可預期的前景,但“十三五”期間還需要謹慎對待,隨著電網接入消納的完善以及外送通道建設的啟動,西藏地區的可再生能源未來值得期待。

光伏發展大有可為

長期以來,由于常規能源缺乏,西藏廣大農牧區形成了以牛、羊糞作燃料,砍柴取暖,打草燒火的傳統生活用能習慣。根據全區2020年和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自治區針對農牧民群眾現實生活狀況,明確提出了以“六通”(通電、通路、通水、通郵、通訊、通廣播電視)為主要內容的小康社會建設基本要求。然而,全區能源供應特別是電力供應不能滿足城鎮和鄉村的生產生活需求,給全區同步小康社會建設造成了前提性障礙。


西藏尼瑪縣可再生能源局域網工程

西藏生態脆弱,農牧民居住分散,平均每平方公里1-2人,且廣大牧區人口流動性大,流動范圍廣,實際生活用電功率較小,固定的電網建設成本極高且不能適應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要求。環保供電、分散供電、持續供電和小功率供電是西藏廣大農牧區基層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以及人口分布狀況的必然選擇。在農牧區,人們的能源主要以畜糞、薪柴等生物質能為主,這類能源不僅產值率低,而且對于西藏的生態環境也會產生影響。因此,改變落后的能源利用模式,發展以太陽能為代表的綠色、低碳、節能的新能源利用模式是藏區人民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在國家有關部委和自治區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西藏地區先后實施了“陽光計劃”、“科學之光計劃”、“阿里光電計劃”、“西部省區無電鄉通電工程”、“無電地區電力建設項目”、“金太陽工程”等一批具有較高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太陽能推廣示范工程。

現在,西藏的太陽能資源已被廣泛應用在照明、通訊、廣播電視、提水灌溉、取暖等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使用和駕馭光能的技術日趨精進和多樣化。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等已深入到千家萬戶,不僅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且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

由于西藏生態環境脆弱,高寒缺氧,地廣人稀,農牧民居住分散,電網難以覆蓋,不斷富裕起來的農牧民渴望著能早日結束用酥油燈、蠟燭照明的歷史,盼望用上電燈,聽上音響,看上電視,人們的生活用電需求日益增長。西藏實施薪柴替代戰略,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推廣應用使他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太陽能的開發,使日光溫室技術得以應用推廣,使得城鎮一年四季都有一些時令新鮮蔬菜和水果,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菜籃子,而不再像以前那樣完全要從內地汽運或空運過來。

風光互補發電站實現了全天候的發電功能,比起單用風機和太陽能更為經濟、實用,可以有效解決西藏邊遠牧區、邊防哨所、無電地區的用電。

此外,太陽能資源還廣泛應用于其它領域。目前在西藏,手機信號覆蓋面越來越廣,中國移動已在西藏建成全球通信領域最大的太陽能基站群。中國移動在西藏的1000多個基站中,太陽能基站占總數的78.79%。即使在世界海拔最高、氣候最惡劣的珠穆朗瑪峰地區,西藏移動也通過在海拔5200米、5820米和6500米區域建設太陽能移動基站,以及沿途的網絡工程,實現了珠峰登山路線移動信號的全程網絡覆蓋,給登山者及游客帶來便利和生命保障。

“日光之域、馭光前行”是一個美麗的愿景,是正在逐漸實現的愿景,這是西藏新能源從業者的時代責任和重大使命。

西藏太陽能資源的開發利用已日益向產業化道路邁進,“馭光之法”隨著科技的進步也越來越深入人民的生活,高原人民在“陽光”的沐浴下正馭光前行,邁向新的希望。

儲能應用續寫新篇章

尼瑪縣是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下轄縣,位于西藏自治區北部,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接壤,南與日喀則市交界,東與雙湖縣、申扎縣相連,西與改則縣相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屬高原亞寒帶半干旱季風性氣候和高原寒帶干旱氣候。空氣稀薄,多風雪,年平均氣溫-4℃,年降水量150毫米。總面積72499.41平方千米,人口31161人(2014年底),下轄1個鎮、13個鄉,77個行政村。

 


西藏尼瑪縣可再生能源局域網工程

西藏尼瑪縣可再生能源局域網工程是國家重點扶持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民生工程,是目前為止世界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環境最惡劣的可再生能源局域網項目。尼瑪縣位于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西北部,平均海拔4800m。工程整體由22MW光伏、3MW油機、12MWh鋰電及36MWh鉛炭儲能組成。

 


西藏尼瑪縣可再生能源局域網工程

項目一期工程包括12MWp光伏電站、9MW儲能電源雙向逆變器、6MWh鋰電池組、27MWh鉛炭電池組、柴油發電機以及尼瑪縣城配電網系統,系統最高電壓等級為10kV,其中圣陽提供了14.6MWh鉛炭儲能系統。


西藏尼瑪縣可再生能源局域網工程鉛炭電池儲能系統

一、解決方案

尼瑪縣可再生能源局域網采用多網結構,整個系統設計由兩個相互連接的局域子網構成,通過一臺中壓雙端換流器連接,每個子網中均設置一套3MW的V/F源,滿足系統構建基礎電網的要求,可實現兩個子微電網的安全運行。正常運行時兩個子網連接運行,通過中壓雙端換流器進行隔離,并實現能量的交換,每個子網經1回出線向負載區供電,供電線路經環網柜構成環網,每個子網負荷總量基本平衡。

其中,一期項目儲能系統電源容量為9MW,分為兩部分,鋰電池儲能電源功率容量為3MW,鉛炭電池儲能電源功率容量為6MW。其中3MW為系統基礎容量,實現微電網的V/F調節,6MW作為儲能系統的P/Q源,主要實現對系統的供電,每3MW儲能逆變器交流側連接后經一臺3150kVA/10/0.4升壓變壓器接入開關站子網10kV母線。

二、創新設計

項目充分借鑒以往在高原、高寒環境下儲能系統設計和項目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采用國際領先的FCP鉛炭儲能電池,為項目長期穩定運行提供了充分保障。


西藏尼瑪縣可再生能源局域網工程鋰電池儲能系統

項目量身定制了一體化集裝箱儲能系統,把蓄電池、電池監控系統(BMS)、動環監控等設備有機的集成到一個標準集裝箱預裝房中,箱內擁有獨立的供電系統、溫度控制系統、隔熱系統、阻燃系統、火災報警系統、電氣聯鎖系統、機械聯鎖系統、安全逃生系統、應急系統、消防系統等自動控制和安全保障系統。

 


西藏尼瑪縣可再生能源局域網工程控制室

針對項目低溫的環境條件,圣陽創新設計了溫控策略:動環系統與BMS一體化集成,空調運行區分夏季和冬季兩種控制模式,遠程控制、自動切換,冬季充分利用電池充電產生熱量、夜間保溫,夏季充分利用白天光伏富裕電量降溫,創新節能溫控策略下,切實實現了夜間零能耗溫控,減少了站內夜間用電、保障了系統效率。

三、運行策略

白天,光伏正常出力,除向縣城負荷供電,同時向儲能系統充電,儲能系統充滿時,光伏逆變器將會限制光伏出力,由于光伏出力的波動性和負荷的波動性,儲能系統需要執行 V/F源功能和儲電功能。

白天光伏出力不足時,儲能系統需要執行V/F源功能和P/Q源功能,滿足用電需求。

光伏出力不足,儲能系統電量也無法滿足負荷需求時,啟動柴油發電機,實現多種電源的聯合供電,儲能系統仍作為V/F源功能進行系統調節,柴油發電機彌補系統電量缺額。

夜間,儲能系統執行V/F源功能和P/Q源功能。

 


西藏尼瑪縣可再生能源局域網工程鉛炭電池儲能系統

四、實現功能

調頻調壓,構建系統基礎容量(V/F源)

通過儲能系統進行實時電壓和頻率調節,可以使得局域網出力穩定,迅速平抑光伏電站出力的波動。

儲電和供電(P/Q源)

儲能系統在可再生資源豐富期間進行能量存儲,在缺乏時作為主要電源為負荷供電。

系統事故備用電源(黑啟動)

在光伏整列區一個子陣內,設置一套500kW,儲電容量為500kWh 的儲能電池組,采用DC-DC電源系統,在光伏子陣逆變器直流端和逆變器并聯,可直接為光伏子陣建立啟動電壓,保證系統的順利啟動。

五、市場推廣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尼瑪縣人均用電量從2015年的18度電提升到600度電,極大地改善了藏族同胞的生活,為實現“十三五”末期全面脫貧、步入小康社會的目標提供了能源保障。

該項目的成功運行經驗表明,今后儲能系統在微電網、可再生能源平滑接入、負荷區削峰填谷、獨立海島、高原等應用場景可以提供可靠保障,這開啟了儲能系統進入大規模商業化運營的新篇章。


全國儲能產業巡回調研團部分代表走進尼瑪儲能項目合影

后記:

本次活動得到山東圣陽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支持。

山東圣陽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圣陽股份,股票代碼:002580)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創建于1991年,2011年5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專業從事備用電源、儲能電源、動力電源、新能源系統集成等產品和服務的設計、開發和運營,是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綠色能源制造商。

圣陽電源秉承“集成—創生未來能源”的理念,面向電力供給的“發、輸、變、配、用”各環節,聚焦新能源平滑接入、應急備電、調峰調頻、削峰填谷、微電網等對儲能系統的需求,以先進儲能技術為依托、以高效儲能系統為核心、以分布智能供電為方向,集成系統、協同創新、方案設計、工程施工,向客戶提供儲能系統解決方案。

圣陽電源作為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積極推動者和重要踐行者,始終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經濟和環保的綠色能源。2014年引進日本古河電池株式會社國際領先的鉛炭技術和產品設計、制造經驗,推出的能量型FCP鉛炭儲能電池,深循環、長壽命、70%DOD循環壽命可達4200次以上,大幅降低了儲能電池度電成本,突破了我國儲能產業規模化發展的成本瓶頸,為儲能系統在可再生能源接入、用戶側分布式儲能、微電網中的規模化應用提供了條件。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圣陽電源將加快轉型升級,以客戶為中心,秉承“新能源、新技術、國際化、跨邊界”的發展戰略,發揚圣陽電源一體(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兩翼(鉛炭電池、鋰電池)的綜合優勢,以多元化的解決方案應對能源互聯的多樣化需求。

圣陽電源先后在青海治多縣、曲麻萊、共和、浙江北麂島、上海、浙江上虞、廣東廣州、西藏尼瑪及印度尼西亞、英國、澳大利亞等地實施建設了大批光儲電站、微電網示范項目,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獲得了行業及用戶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

“2017年度第二期中國儲能產業巡回走訪調研”活動于9月上旬正式拉開帷幕,11月上旬結束。本次活動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與中國儲能網牽頭并組織,由中國能建集團江蘇電力設計院、威勝集團、華夏幸福、中國能建集團廣東電力設計院、中國能建集團西南設計院、南瑞繼保公司等單位大力支持。活動期間,調研團將在四川、青海、西藏、河北、江蘇、浙江、廣東、日本等國內外儲能示范項目與領先企業開展深入調研,近距離了解企業需求,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新能源,西藏,儲能產業,儲能調研,太陽能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