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讓“潔凈能源”與“先進材料”互為促進

2017-09-25 08:40:43 中國科學報   作者: 高雅麗  

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煤炭一直處于重要地位,“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特點,決定了煤炭仍然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穩定的基石。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山西煤化所)所長王建國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煤炭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其基礎地位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山西煤化所圍繞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型炭材料制備與應用和可再生能源轉化利用,開展了一系列定向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系統集成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創新成果。”

滿足國家能源戰略安全

1954年,中國科學院煤炭研究室在大連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即現在的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掛牌成立,這成為山西煤化所的前身。1961年,煤炭研究室擴建為中國科學院煤炭化學研究所,并開始向太原搬遷;1978年9月,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王建國1991年到山西煤化所攻讀博士學位,之后赴德國開展合作研究,1998年重新回到煤化所工作,在這20余年里,他親眼見證了煤化所的發展變遷。

他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煤化所由一個只有64人的實驗室,逐漸發展壯大為擁有400余名科研人員的現代化專業研究所,我們的研究領域從基礎研究擴展到工藝過程開發和產業化應用。”

山西煤化所面向國家能源與國防安全戰略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協調解決能源利用效率與生態環境問題,重點突破制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先進材料瓶頸。

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山西煤化所擁有太原桃南園區、小店中試基地、揚州碳纖維工程技術中心3個研發區域,擁有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煤炭間接液化國家工程實驗室、碳纖維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山西煤化工技術國際研發中心等4個國家級研發單元。

2012年,“低階煤清潔高效梯級利用關鍵技術與示范”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啟動,山西煤化所作為牽頭單位,聯合中科院九個研究所共同承擔完成“煤專項”的各項研究任務。

“低階煤占我國已探明煤炭儲量(10200億噸)55%以上,它的煤化程度低,蘊藏其中的揮發分相當于1000億噸的油氣資源。先導專項以高效熱解技術為先導,建立低階煤清潔高效利用的技術體系,著力實現系統能效提高5%~8%。”王建國告訴記者。

在項目研究過程中,山西煤化所承擔了加氫熱解、半焦氣化、煙氣凈化、合成氣轉化、甲醇轉化等研究任務。王建國表示:“煤專項完成多個示范工程,不僅靠科研人員的辛勤付出,更需要得益于政府、企業的大力支持。今年9月,先導專項順利通過八個項目及專項科技目標和科研管理驗收。”

在不同歷史時期,山西煤化所為國家潔凈能源與先進材料技術研發作出了突出貢獻,獲得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各類科技獎勵180多項,國家授權專利570多項。

以創新驅動引領“十三五”

王建國介紹,“十三五”期間,山西煤化所圍繞“一三五”發展戰略,聚焦“能源資源”和“先進材料”兩大領域,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在山西煤化所的發展構思中,科研創新工作將以國家和企業需求轉化為導向,依托潔凈能源和先進材料兩大領域的“創新研究院”,積極爭取承擔國家和地方重大科技任務,使研究所在煤炭清潔高效轉化利用和新型碳材料制備與應用方面成為“特色鮮明、優勢顯著、不可替代”的現代化研究所。

王建國說:“我們將重點在三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包括突破制約煤制油產品結構與能效的關鍵技術,實現煤制油技術的升級換代;突破甲醇定向催化轉化制備基礎化學品和液體燃料關鍵技術瓶頸,實現甲醇下游產品鏈有效延伸;特別是要解決特種石墨材料制備與應用技術難題,實現特種石墨在核能、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領域的應用。”

除此之外,山西煤化所將重點發展“五個培育方向”,在碳資源熱化學轉化、合成氣轉化新過程、煤炭利用過程污染物控制與資源化利用、先進炭材料制備及應用、可再生資源的轉化與利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在王建國看來,科研工作開展離不開對科技人才的培養。他表示,煤化所在高端人才引進和研究生培養方面給予傾向性政策支持,通過組建“杰出青年”和“百人計劃”牽頭的技術研發團隊,與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緊密結合,形成“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工程放大”三位一體的人才隊伍,有效推動科研任務的順利實施。

同時,煤化所積極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員,為博士后提供免費公寓住房,設置博士后專項補貼,在薪酬之外,增加特別津貼,以不斷提升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因地制宜促科技成果轉化

對于當今的能源利用和轉化技術而言,把煤炭單純作為燃料的時代已經過去,煤化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已成為新的發展方向。

在“十三五”期間,山西煤化所擬在能源省份建設能源化工技術推廣平臺,在長三角、珠三角建設材料技術推廣平臺,把平臺建設作為研究所的“觸角”,感知需求、搭建渠道,有效推動研究所與企業的技術交流,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研究所依托現有的研發平臺和與企業聯合組建的研究中心、工程技術中心,借鑒、消化、吸收企業的科技開發資金和管理方法,不斷打造新型科學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實現“基礎—研發—中試—示范”四位一體的平臺建設。

2016年12月6日,以山西煤化所自主研發的高溫鐵基漿態床煤炭間接液化技術為核心的全球單套規模最大的煤炭間接液化裝置——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制油工程投料,產出費托輕質油和費托重質油;9日產出穩定合格蠟;18日加氫精制裝置產出合格柴油;21日實現了煤制油工程全流程貫通。這成為山西煤化所重大成果產出的成功應用典范。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一項目作出重要指示,極大地鼓舞了一線參與技術攻關和推進科技成果成功轉化應用的科技人員。

王建國介紹,未來煤化所將建立健全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培育技術轉移管理團隊。同時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的新機制,制定成果轉移轉化的實施細則,完善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的激勵機制,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集合” 的科技合作模式,著力推動技術成果的轉移轉化。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