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工信部在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發聲,稱已啟動“傳統能源汽車停止產銷時間表”的相關研究。雖然目前還只限于研究階段,但隨著“雙積分” 并行管理辦法即將出臺,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汽車已是大勢所趨。那么,就現階段而言,消費者能否放心選擇新能源汽車?西安各家汽車4S店有什么說法呢?
西安銷量“穩中有升”
嚴格來說,目前西安市場中較為常見的、符合國家標準且能夠享受到補貼的新能源汽車,分為純電動汽車(如:騰勢400、榮威ERX5)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如:比亞迪秦、唐、宋)兩類。僅此上述車款而言,銷售從高到底分別是:秦、唐、宋、騰勢400和ERX5。
比亞迪王朝系列新能源車目前在西安市場的狀況可謂一車難求,在比亞迪4S店只能接受預訂,且部分車型有附加條件。而作為純電動車的騰勢400,“6月環比增長134%,但是基數仍然較低”。西安一家騰勢專營店銷售顧問坦言:“騰勢400,簡而言之,就是續航里程達到了驚人的400公里,電池能量密度也由47.5kWh升級至62kWh的超大容量,同時保持了電池體積不變。雖然消費者每天駕車的平均駕駛里程在50至80公里半徑內,但騰勢400用每周只需充電一次的強大續航能力,可能是造成騰勢400銷量上升的原因。”而在今年6月3日剛剛上市的榮威ERX5目前還處在市場導入階段,“有消費者咨詢,目前也有少許訂單。”西安一家榮威經銷商如是說。
可以看出,雖然不同類別的新能源車都有自己的市場現狀,但無可否認的是,他們的銷量均“穩中有升”。
選與不選“是個問題”
家住曲江的古先生就曾遇到這樣的艱難選擇。“我看中新能源車無非有點,首先,‘國補’和‘地補’之后,價格能接受;其次,不用繳納購置稅,省了一大筆支出;再次,算下來畢竟電比油劃算,最后,能夠享受走公交車道、免費停幾個小時車等路權。”古先生說:“看了幾個月下來,我還是選擇了傳統汽油車,一來銷售較好的新能源車實在‘等不起’,排隊不說,還得有附加條件,而且外觀內飾總是差一點,而銷量不好的新能源車又不敢買,且不說擔心日后電池、電動機會出現問題,過少的市場保有量肯定會造成以后較高的維修保養成本,二來,目前中國市場對進口新能源汽車基本不給補貼,所以能選的品牌還是相對較少。”
相信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和古先生想法類似,即:購買成熟的汽油車要比購買新能源車或許更踏實。與此同時,目前汽車市場確實存在“進口新能源車不補貼”的事實。據了解,在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榜前20名中,沒有任何進口品牌,僅有的兩家合資品牌分別是東風日產和比亞迪戴姆勒,其他都是自主品牌。
專家表示“尚未成熟”
有業內直言:“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的拉高,離不開補貼政策的大力推動。”
據了解,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最多的國家。另外,從企業情況來看,我國已經有一批優秀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目前,比亞迪銷量排名全球第一,北汽、江鈴、上汽、奇瑞、吉利的排名也都居世界前列,而新能源客車的技術水平這幾年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混合動力達到了國際上領先的水平。動力電池發展勢頭也較好,比亞迪、寧德時代、國軒等領頭企業表現都非常優秀。
但是對于新能源車市場而言,也有專家表現出不同看法。“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是個較特殊的行業,受產業政策導向明顯。”西安財經學院副教授羅冰進一步解釋:“產業政策起引導作用沒錯,培養市場成熟后再逐步交給市場,讓市場去發揮決定性作用才是真本事。就目前來看,這個時機尚未成熟。”
市場或許“需要推手”
盡管近兩年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不錯,但是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初衷并不在于保護環境,特別是西安消費者,更多的是為了“性價比”。
據調查,新能源車在一些城市的銷量“非常不錯”。2017年上半年,有近3/4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究其原因,簡單的不能再簡單——限行、限購。當地消費者等不及搖號或者不想“拍號”,“手里有點錢,車卻開不上”成為限行、限購城市消費者最大的無奈,那么新能源車就給了消費者一個出口——能夠立即獲取當地車牌,開車上路。
而在沒有實行限購的大城市,例如武漢,汽車保有量逾200萬輛,基本在路上沒有新能源私家車。主要原因不言自明,而在三線城市,例如湖北黃石市,當地政府既沒有限購,也沒有補貼。黃石的新能源汽車經銷商不得不掛武漢市牌照向當地市場銷售新能源汽車。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