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新能源
  • 綜合
  • 新能源發展要追求規模、效率與產業的協同

新能源發展要追求規模、效率與產業的協同

2017-10-11 15:34:45 中國電力企業管理

2013年以來,“三北”地區大量的棄風、棄光現象成為我國新能源發展的一大痛點。本刊就新能源發展的相關問題專訪了中電聯“大規模新能源發電并網消納”調研組成員、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長李瓊慧。李瓊慧所長作為行業資深專家,全程參與了中電聯調研組在各地的調研活動。李瓊慧所長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指出,風電光伏不僅是能源問題,還是產業問題。新能源產業在國家發展戰略中,承擔了許多非能源的屬性。我們不能只看到棄風、棄光所導致能源資源浪費的一面,還要看到風電光伏規模化發展帶來的全產業鏈整體效益提升的一面,以及風電光伏產業規模做大后其國際競爭力大幅提高的一面。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目標的設定,應該是追求規模、效率與產業三者的協同,而不是片面追求規模或能效。因此,她認為,在當前新能源發電產業快速發展的階段,完全杜絕棄風、棄光問題是不現實的,完全不棄風、棄光必然要求降低發展速度;也不主張急于推進完全取消補貼。無論是從我國能源轉型的角度分析,還是從培育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需要看,各方通力協作,綜合因時因地施策,積極推進新能源產業科學可持續發展,還將是一個長期過程。

這些年,國家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的支持性政策,您認為哪些政策落到了實處?如何看待棄風、棄光現象?

“十二五”以來,我國制定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新能源發展的支持性政策,成效顯著顯。我國電力綠色轉型步伐加快,裝機清潔化趨勢非常明顯。2016 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6億千瓦,同比增長13.5%,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為36.7%,同比提高1.7 個百分點。我國已成為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世界第一大國,對世界新能源發展的引領作用日益突出。

當前,在新能源大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較長時間較大規模的棄光、棄風現象,我個人觀點是應該理性認識這個問題。風電、光伏不僅僅是能源問題,還是產業問題。新能源雖然稱為能源,但在國家發展戰略中,承擔了許多非能源的屬性。我國作為發展中大國,新能源產業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非常重要。2013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由國務院就某一個產業發展直接發文是非常罕見的,足見光伏產業的重要性。我國風電、光伏經過短短幾年就把規模做到了世界第一,新能源產業已經成長起來,也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評估政策的成效如何,首要看設定的目標是什么。是要實現新能源產業的規模化發展?還是要實現新能源的高效利用?還是培育新能源產業的競爭力?

新能源成本的下降,需要產業發展規模作為支撐。當前,我們在風電、光伏裝備制造領域得到了快速發展,由此大幅提升了新能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新能源產業規模做大后,降低了成本,增強了國際競爭力,出口增多,這與國家利益是一致的。當前,發生了棄風棄光現象,導致了較大的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但是從風電與光伏全產業鏈來看,整體上還是積極向好的,這也是為什么當前投資光伏的積極性仍然那么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們不能把問題割裂開來看,不能片面地強調所謂“不棄風棄光”,而應追求規模、效率與產業三者的協同。

根據中電聯統計數據結果顯示,2017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消納問題開始有所好轉。您認為2017年以來,我國在新能源發展和利用方面有哪些工作亮點?

今年以來,新能源發展還是有些亮點。

第一,在政府、企業和社會共同努力下,新能源的消納形勢明顯好轉。根據中電聯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平均棄風率約為18%,棄光率約為11%。2017年1~4月,累計棄風率下降到16%,棄光率下降到9%。

第二,新能源開發布局和調整有了明顯效果。之前,國家也一直強調調整新能源發展布局,要求從西部逐步向中東部地區轉移,同時發展分布式新能源,但是變化不大。“十三五”規劃之后,尤其是從今年上半年的運行數據來看,風電特別是光伏向中東部調整有了積極的變化。上半年,東中部地區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占全網的73%,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也占到全網的73%,特別是光伏新增裝機主要集中在華東和華中地區,合計占全網光伏新增裝機的54%;6個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的省區中4個在華東和華中。

第三,推進市場化改革和跨省跨區消納方面也有積極變化。2017年,國家電網公司開展了可再生能源跨區電力現貨市場交易,取得了明顯成效。根據中電聯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大型發電集團風電機組累計上網電量708億千瓦時,占其總上網電量的5%;市場化交易電量132億千瓦時,其中跨省交易電量54.58億千瓦時,其中青海省實現100%風電上網電量市場化。光伏發電市場交易電量為18.1億千瓦時,其中跨區跨省交易電量4.4億千瓦時。光伏發電上網電量市場化率達到20%以上的省份有5個,分別為云南、青海、新疆、甘肅和寧夏,市場化程度分別達到了86%、84%、48%、46%和22%。

哪些因素促使了我國2017年以來新能源發展形勢好轉?

2017年以來,我國新能源之所以出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得益于天時、地利與人和。

天時,即今年電力需求增速較快。根據中電聯統計數據顯示,1~7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55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3個百分點。

地利,即國家能源局近年來出臺了“十三五”規劃系列文件,在新能源消納困難地區加強監測預警,嚴格審批制度,限制了新增裝機規模。2017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新增裝機較上年同期新增規模下降11%,裝機增速趨緩。消納矛盾突出的東北和西北地區風電新增裝機得到有效控制,新增規模同比分別下降77%、22%。風電紅色預警地區風電新增容量同比大幅降低,其中吉林、甘肅、寧夏三省區均無新增裝機。電網企業也制定了促進新能源消納的系列政策與措施,國家電網公司還把新能源消納納入對網省公司業績考核的指標體系中,并將“雙降”目標分解到各網省公司,這些管理措施對促進新能源消納非常給力。

人和,社會各界對新能源的認識逐步趨向一致,各方面對于棄風、棄光的反應沒有之前那么強烈了,大家已經認識到新能源消納是一個系統性問題,不單單是增速過快或網源協同的問題,需要綜合施策才能見效,新能源發展的整體環境有了積極的變化。

您過去在文章中曾提出,充分挖掘現有系統調峰能力,著力增強系統靈活性、適應性,是破解“三北”地區存量新能源消納的主要途徑。當前增強電力系統靈活性、適應性的難點在哪兒?如何改進?

從此次中電聯專題調研情況看,約7成左右的棄風出現在供暖期(10月至次年4月)。可見,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對于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非常重要。為此,國家能源局也先后開展了兩批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試點項目。這次中電聯調研組去的第一站是吉林,從現場調研情況來看,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還面臨一些實際性問題,其實際進度比預期要慢。在全國22家開展火電機組運行靈活性改造的企業中,有16家位于東北,截至2017年7月底,已完成或即將完成靈活性改造的有遼寧華電丹東金山熱電廠、遼寧鐵法煤業調兵山煤矸石發電廠和吉林國電投白城發電廠等5家。

由于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成本高,部分企業希望政府出臺補貼等優惠政策;同時,華北、西北地區缺少市場化輔助服務補償機制,部分火電企業處于觀望狀態,火電機組改造積極性不高。截至6月底,火電靈活性改造僅完成年度計劃的40%。其一,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的積極性需要進一步調動起來。東北是全國最早建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也是一個相對成熟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但其補償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當電力需求上來后,發電收益更大的話,勢必影響機組改造的積極性。其二,考核制度設計上也有些障礙。發電企業內部考核偏重于發電量,即便是利潤指標上來了,如果發電量沒有完成計劃指標數,在業績考核中會非常被動。其三,靈活性改造的配套能力跟不上市場需求。當前,加強火電機組運行靈活性改造,主要還是從政策、市場層面綜合考慮,進一步完善鼓勵和補償機制支持。

9月5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關于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選擇廣東、浙江、蒙西等8個地區作為第一批試點。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梁昌新指出建立電力現貨市場有利于可再生能源消納。您認為當前風電和光伏發電的市場化交易存在哪些困難?新能源市場化交易的路徑應如何設計?

現在關于風電和光伏發電要不要進入市場,業內有不同的觀點。從國家電改9號文和6個電改配套文件看,出于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保護,原則上新能源不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近些年來,國家密集出臺了系列支持新能源發展的政策。其中,《關于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的實施意見》提出:“建立優先發電制度,優先安排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保障性發電,優先發電容量通過充分安排發電量計劃并嚴格執行予以保障。”隨后,又出臺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碰到了許多困難。比如說“優先發電權”如何落地?對傳統火電機組來說,可以通過發電小時數來保證。而新能源出力具有不可控性,有的地區雖然給了比較高的保障發電小時數,但是實際上又達不到。國家能源局規定,達不到規定保障發電小時數的區域則限批新項目。這樣一來,有的地方又反過來主動要求降低新能源保障發電小時數指標。可見,優先消納好是好,但實際中很難落實。

從國際新能源發展趨勢看,新能源進入市場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歐洲模式,給予固定補貼。歐洲因為有比較成熟的電力市場體系,新能源是進入電力市場的,但不是“裸進”。比如,德國對新能源進入市場有固定補貼電價或固定電價補貼。這樣一來,大規模新能源發電進入市場就有可能拉低整個電力市場的價格,如果沒有其他配套政策,會導致有的火電機組直接退出運行。為此,英國又出臺了容量市場政策,以確保備用調峰機組不退市。另一種是美國模式,實行配額交易制,并配套生產稅減免等優惠政策。總的來看,國際新能源發展的路徑與模式也還在探索之中,也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成功經驗與政策體系。

從新能源的特性看,風電、光伏的邊際成本很低,如果進入電力市場,其是有競爭優勢的。同時隨著風電、光伏建設成本的不斷下降,其市場競爭力也會進一步提升。但是,由于其出力的特性決定,即使同價上網,也不具備與常規電源的競爭力,從全球范圍看也還沒有哪個區域的新能源能目前完全取消補貼,真正平價參與市場競爭。我個人的觀點是,新能源可以進入市場,但是不能“裸進”,需要有一個帶補貼進入電力市場的過渡。

《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及風電、太陽能和生物質發展“十三五”規劃相繼出臺,今后風電和光伏發電將是集中與分布式發展相結合的發展路徑。您認為分布式發展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如何確保分布式發展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對于分布式新能源發展,我們的認識是有局限的。過去認為,分布式可以自由發展,可以不受規劃限制。但實際上,分布式能源由于能源密度低,對于場地資源以及電網通道同樣有要求,只能是因地制宜發展。只有在具備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分布式能源能效的最大化利用。國家在“十三五”電力規劃中提出,風電、光伏發展要逐步向中東部負荷中心轉移,積極發展分布式能源,這也只是一個過渡性的政策措施。由于中東部的資源稟賦所決定,并不適宜長期大規模地發展新能源。從長遠看,新能源,特別是風電的發展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西部和西北部資源富集區域。

對于分布式能源的發展,我們不要片面強調單個電站項目的效益最大化,而是要追求整個電力系統的效益最大化和社會綜合成本的最優化,應強調因地制宜。在大城市已建成的中心區域,不宜過多提倡發展分布式能源。這些中心城區,本是電力負荷中心區域,為保供電已經留有相當大的裕度。如果再上分布式項目,勢必造成原有電力資產的浪費,同時中心城區的屋頂資源也非常受限。而城市新增的工業園區,由于原有電網沒有覆蓋,當然可以因地制宜地發展分布式能源。我個人認為,分布式新能源在新農村、新城鎮建設中將大有作為。國家應該制定出臺一些鼓勵支持性政策,尤其是要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幫助新農村、新城鎮大力發展分布式能源,提高其電氣化水平和能效水平。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新能源,分布式能源,李瓊慧,棄風棄光,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