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發改委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未來一段時間內,儲能項目將逐步廣泛應用,并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能源領域經濟新增長點。
我國儲能產業發展迎來重大利好。歷時近兩年時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下文簡稱《指導意見》),明確了促進我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指導意見》首次明確儲能戰略定位,提出了未來10年我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目標,即第一階段實現儲能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過渡;第二階段實現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其中,到“十四五”期間,儲能項目廣泛應用,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能源領域經濟新增長點。
據上海證券報10月12日報道,《指導意見》部署了促進儲能發展的五大重點任務,即推進儲能技術裝備研發示范、推進儲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應用示范、推進儲能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穩定性應用示范、推進儲能提升用能智能化水平應用示范和推進儲能多元化應用支撐能源互聯網應用示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底,我國電力儲能裝機總規模超過23.5GW,占電力總裝機態勢呈上升趨勢。
《指導意見》指出,作為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統、“互聯網+”智慧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支撐技術,儲能能顯著提高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水平,支撐分布式電力及微網。無論風能還是太陽能這些離散的能源都可以聚沙成塔,轉化成高密度的電能,聚集變得簡單,使用起來也簡單。資料顯示,儲能已被驗證的應用主要包括解決棄風、棄光,跟蹤計劃出力、平滑輸出和參與調峰調頻輔助服務。
《指導意見》要求,各有關單位要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創新引領,示范先行”、“市場主導,改革助推”、“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的基本原則。據國家能源局網站近日報道,“十三五”期間,將研發一批重大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形成一批重點儲能技術規范和標準,探索一批可推廣的商業模式,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推動儲能產業發展進入商業化初期,儲能對于能源體系轉型的關鍵作用初步顯現。
近年來,我國儲能呈現多元發展的良好態勢,總體上已經初步具備了產業化的基礎。盡管儲能技術,特別是儲電技術已經逐步進入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過渡的階段。但目前在儲能的主要應用領域中,仍未建立成熟、可持續發展的盈利模式。為此,《指導意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儲能領域。結合電力體制改革進程,逐步建立完善電力市場化交易和靈活性資源的價格形成機制,還原能源商品屬性,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
在典型企業和投資人的帶動下,2016年的儲能市場備受關注,成為輿論的焦點。儲能產業規模化發展,儲能在推動能源變革和能源互聯網發展中的作用全面展現。可以看出,《指導意見》對推進儲能技術裝備研發示范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也意味著我國儲能行業正在迎接其發展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契機。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