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進我國新能源科學可持續發展,當前應該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第一,做好頂層設計,優化結構協調發展,優化電源結構,合理布局新能源。在頂層設計中明確新能源在電力生產消費中的定位,統籌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全局性問題,堅持能源系統大范圍配置與就地消納兩條腿走路方針,遠近結合,有序推進,提高增量發展質量,解決存量消納難題,培育和增強新能源長遠發展能力。
加強送出通道建設和管理,擴大新能源配置范圍。2017年和2018年,投產6條特高壓跨區直流輸電工程,并通過加強送、受端電網和提升已投產線路輸電能力,提高新能源大范圍配置水平;構建全國電網互聯平臺,實現跨區域跨流域多能互補,滿足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要求。
第二,加強源網荷系統性消納能力建設,加強系統調峰能力建設。針對火電靈活性改造出現的問題,建議依據電廠所處地區電力、熱力、社會、環境等因素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改造方案,相關部門在政策、市場層面綜合考慮,形成鼓勵和補償機制支持,并且政策保持必要的延續性;研究機構或技術平臺在技術支持和信息聯系方面提供更多技術交流和共享;深入總結經驗和開展研究工作。除此之外,還要加快抽水蓄能和燃氣等調峰電源建設。
電力調度和新能源生產精細化運行。在調度運行管理方面,借鑒歐美電網大比例消納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提高電網適應電力轉型的能力,提高新能源企業發電預測和控制水平。加強運行管理,保證新能源發電出力;加強對新能源功率預測的管理,提高預測精度與分辨率;適應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新要求,推動市場信息公開透明。
加快推進電能替代,開展需求側管理。在負荷側,通過實施電能替代,鼓勵新能源企業就近發展清潔供暖、電力制氫和其他新興產業,增加新能源消納空間。明確對負荷響應的政策支持。出臺促進可中斷負荷、電供熱發展的配套激勵政策,制定合理電價機制,引導用戶參與需求側響應,減少負荷峰谷差,適應消納新能源并網高頻、短時切負荷需求。健全用戶側峰谷電價政策,擴大峰谷電價執行范圍、適當拉大峰谷價差,改善負荷特性,提高用戶消納新能源的積極性。
加強技術創新,突破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后安全運行與穩定控制技術、多能互補技術、精準負荷控制技術、分布式與微網等電網核心技術,提升大電網平衡能力。推廣大規模源網荷友好互動系統應用,加快虛擬同步發電機、微電網儲能、“互聯網+”智慧能源等關鍵技術攻關,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各級電網智能化水平,智能判斷新能源運行工況并實時調節,增強電網適應能力。
第三,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實現低成本消納。加快建設全國范圍的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逐步將發電權交易、直接交易等交易機制納入成熟的電力市場體系中,確保新能源優先消納。
第四,積極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鐕缰薮蠓秶_發清潔能源,需要全球廣泛互聯、覆蓋各清潔能源基地和負荷中心的電力網絡,并以此為平臺形成全球開發、配置、利用清潔能源的能源發展新格局。
電網互聯互通為全局配置新能源提供物理平臺。通過連接具有“時區差”“季節差”的不同地區,在更大范圍內實現互聯互通。其中,通過實現東北亞電網互聯,可以促進中國、蒙古、俄羅斯、日本、韓國之間清潔能源的統籌開發、配置和消納;通過進一步實現亞洲電網互聯,可以在更大范圍促進亞洲主要清潔能源基地的開發建設。
構建全國電網互聯平臺,實現跨區域跨流域多能互補,滿足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最終形成結構合理、網架堅強、廣泛互聯的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平臺,電網綜合平衡能力大幅提升,滿足新能源更大規模開發和消納需要。
第五,還要完善政策標準體系。要完善法律體系;根據新能源不同發展時期制定相應價格政策;綠電交易和碳交易協調實施;加強消納政策協調;規范棄電損失統計方法;規范自備電廠管理;加強行業自律和行業管理。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