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日,《關于促進儲能產業與技術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指導意見是我國大規模儲能技術及應用發展的首個指導性政策。指導意見的編制工作自2016年初啟動,歷時一年半多時間,由國家能源局科技司牽頭,電力司、新能源司、市場監管司參加的起草工作小組和20位專家組成的專家咨詢組,委托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牽頭,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中科院物理所、中國電科院、清華大學等具體負責相關研究工作。歷經前期課題研究、指導意見編寫、修改完善、征求意見等各個階段至2017年5月形成送審稿、9月份五部委聯合簽發,直至我國第一個儲能產業政策文件正式發布。
《意見》從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三個方面提出了指導性意見,為全面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
儲能技術,作為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統、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支撐技術,可廣泛地應用于電力系統的不同環節,承擔不同的角色和作用。同一個儲能系統,也可通過合理的功率和能量分配,發揮多種用途。以下將從“推進儲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應用示范”、“推進儲能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穩定性應用示范”、“推進儲能提升用能智能化水平應用示范”這三大應用場景著眼,總結儲能技術已有的應用及相關前景,分析促進儲能技術發展對于電力乃至整個能源行業的重大意義。
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
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的迅猛增長,風力、太陽能發電出力的隨機性和波動性給電力系統運行帶來了新的挑戰。此外,由于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預測誤差相對較大,可再生能源發電場站的經濟效益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電力系統中將會受到明顯的影響。電池、超級電容、飛輪、新型壓縮空氣等儲能系統具有快速調節的性能,可以安裝在可再生能源發電場站側,起到平滑可再生能源發電出力、提高發電出力的可控性、增強可再生能源市場競爭力等作用。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因為調峰容量不足、輸電通道擁塞等原因,造成了大量棄風、棄光問題。如果在可再生能源發電場站側安裝儲能系統,則可以通過儲能充放電的優化控制,緩解輸電阻塞和電網調峰能力限制,提高可再生能源場站的上網電量。下表對儲能在可再生能源發電側的典型應用和要求進行了總結。
表1儲能與可再生發電配合的典型應用和要求
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與穩定性
儲能系統在輸電網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作為輸電網投資升級的替代方案(延緩輸電網的升級與增容),提高關鍵輸電通道、斷面的輸送容量或提高電網運行的穩定水平。在輸電網中,負荷的增長和電源的接入(特別是大容量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接入)都需要新增輸變電設備、提高電網的輸電能力。然而,受用地、環境等問題的制約,輸電走廊日趨緊張,輸變電設備的投資大、建設周期長,難以滿足可再生能源發電快速發展和負荷增長的需求。大規模儲能系統可以作為新的手段,安裝在輸電網中以提升電網的輸送能力,降低對輸變電設備的投資。
作為系統級的應用,通過優化運行控制,為大電網提供調頻、備用、無功/電壓、黑啟動等類型的輔助服務。在這些輔助服務中,目前投入商業化運行的只有調頻服務(二次調頻,即參與大電網的自動發電控制)。與傳統機組相比,電池儲能、飛輪儲能等新興儲能資源具有爬坡能力強、響應速度快的優勢,可以快速跟隨系統負荷與間歇性可再生能源出力的變化。雖然儲能系統的容量、總電量相對較小,但由于其在調頻應用中跟蹤的是波動快、幅度小、均值接近0的信號,這種缺點并不突出。這些特點使得儲能資源在調頻應用中具有天然的性能優勢,在調頻服務市場中具有一定競爭力,有助于緩解可再生能源發電大規模接入電網帶來的調頻壓力。在美國的區域電力市場中,儲能系統參與二次調頻的容量已占相當的份額。在我國也有電池儲能系統參與大電網二次調頻應用的探索和實踐。
儲能系統在配電網中的作用更加多樣化。與在輸電網的應用類似,儲能接入配電網可以減少或延緩配電網升級投資。分布在配網中的儲能也可以在相關政策和市場規則允許的條件下為大電網提供調頻、備用等輔助服務。除此之外,儲能的配置還可提高配電網運行的安全性、經濟性、可靠性和接納分布式電源的能力等。
考慮到大規模儲能一次性的投資成本較高,其參與電網調控獲得輔助服務市場補償或通過價格套利獲得的收益可能難以回收其投資成本。借鑒國外電力市場的成果經驗,并結合我國的電力體制改革,儲能參與容量市場可能會成為儲能未來在電網中較有前景的應用之一。目前可探索建立儲能參與容量市場的規則與監管機制,對滿足條件的大規模儲能系統給予容量補償,提高企業投資儲能系統的積極性。
提升用能智能化水平
過去,一些重要用戶或設備通常會配置不間斷電源(UPS)。在電網停電的情況下,UPS仍然能夠持續工作一段時間,可大幅度減小停電損失。近年來隨著儲能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支持,儲能將在用戶側獲得越來越多的應用,其作用包括提高供電可靠性、降低用電成本(價格套利)、提高新能源發電的消納比例、參與需求側響應、提高電能質量等。
工商業用戶可通過配置儲能降低成本和提高供電可靠性。工商業用戶可以配置的儲能包括化學電池、蓄冷、儲熱等類型。價格套利和參加需求側響應是主要的應用類型。對于價格套利,需要有較大的電價差,通過儲能實現部分電能消耗由高峰到低谷時段的轉移。對于需求側響應,通過控制儲能的充放電響應電網的調峰要求,從而獲取收益。若希望提升用戶供電的可靠性,則可以配置電池儲能系統,起到類似UPS的作用。
工商業用戶還可通過投資儲能提升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可控性。對于工商業用戶,在其廠房、辦公樓的屋頂或園區內安裝可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可以減小其向電網購電的成本甚至向電網賣電。通過投資儲能系統,則能夠平抑可再生能源發電出力的波動性、提高電能質量,并實施價格套利。由于需要靈活的功率控制,所配置的儲能類型一般為電池儲能系統。
居民用戶可通過配置儲能消納新能源和提高供電可靠性。與歐美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光伏發電相比,目前我國的居民光伏發電正處于初步發展階段。考慮到光伏在白天發電,而居民用戶一般在夜間的負荷較高,因此可通過配置家庭儲能,更多地利用光伏發電,甚至實現電能的自給自足。除此之外,在配電網故障的情況下,家庭儲能還可繼續提供電力,從而有效地降低電網停電的影響、提高供電的可靠性。目前在市場上,已有越來越多針對家庭儲能的產品推出(比如特斯拉的Power Wall)。
以上從發電、輸配電網、用電三個方面分析了儲能在電力系統中的主要應用。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一些類型的應用,儲能可以安裝在發電側、輸電側或配電側。根據美國能源部的報告[1],下表列出了儲能典型的應用類型和幾種常見儲能技術適合的應用。可以看出,電池儲能系統幾乎適用所有列出的儲能應用類型,而壓縮空氣儲能和抽水蓄能則主要適用于規模較大的“能量型”應用。
表2不同儲能技術適合的應用類型
尾聲
總之,儲能能夠為電網運行提供調峰、調頻、備用、黑啟動、需求響應支撐等多種服務,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經濟性和安全性;在新能源與多能協同方面,儲能技術能夠有效提高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支撐分布式電源與微網的安全運行,并促進能源生產消費開放共享和靈活交易。
《意見》肯定了儲能的應用價值,明確了儲能技術在各個應用領域中的身份與定位,并指出了儲能在下一階段應受支持與引導的發展方向。隨著《意見》的頒發與落實,以及儲能技術的迅猛發展、成本不斷下降、電力市場改革的推進,儲能技術與產業應用未來的前景無疑將越來越廣闊。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