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廣東電力市場進入長協廝殺階段。規模上限1100億千瓦時的年度雙邊協商交易,是年度大戲。對發電企業而言,拿下長協,意味著一年的大頭,穩了——如果價格不美好,也只有含著淚走下去。
出人意料的是,首先完成雙邊協商交易的,是核電。知情人士透露,核電首戰降幅約每千瓦時7分出頭,完成交易量上限92億千瓦時。手起刀落,利落得不像第一次進場的。
7分的概念
降幅7分,之于廣東電力市場是什么概念呢?
我們可以對比2017年數據。根據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年初發布的《關于2017年雙邊協商交易成交情況的通告》,2017年雙邊協商交易最終成交電量837.05億千萬時,平均降價6.45分/每千瓦時。
而根據公眾號“晶見”對2017年2到11月廣東月度競爭交易統一出清價差的統計發現:“月度競價的出清價差波動越來越小,價差也趨向于-40厘/千瓦時”。
降幅7分,之于市場競爭對手又是什么概念呢?
在廣東電力市場上,核電的主要競爭對手是燃煤發電企業。上周,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發布了《廣東省燃煤發電企業發電成本分析》,根據測算,扣除燃煤機組單位固定成本,執行標桿上網電價453厘/千瓦時的燃煤機組全電量可讓利空間是23-43厘/千瓦時,按照2018年省內燃煤機組市場電占比60%測算,沿海60萬千瓦級以上等級燃煤機組折算至市場電量可讓利空間預計為40-70厘/千瓦時。
降幅7分,之于其他省份電力市場的核電電價降幅是什么概念呢?
過去兩年,浙江、江蘇、福建、廣西等省份的核電機組均不同程度參與了電力市場交易,但是交易品種不一,電量參差,電價多數也未公開。在這里,我們僅以廣西為例。2016年年中,防城港核電站參與了廣西市場的用電增量交易,降價幅度為1毛5分錢。
最聰明的選擇
根據上文,我們可以看到,降幅7分之于核電有以下特征:1、比去年廣東電力市場平均降幅多;2、是一般競爭對手的最低價;3、并非核電歷史最低讓價。
這些特征所指向的,無非是一個目的:穩穩拿下雙邊。現實也如此,在這個降幅下,中廣核8臺核電機組的市場電大頭盡數賣出。
這種保守的選擇,與核電自身屬性相關。跟其他能源相比,核電尤其重視安全。拿下更多電量,意味著電站在運維管理上有更多主動權,從而更好保障安全運營。而從核燃料使用效率上看,不同于燃煤,核燃料一次性裝入,如能保證電站發電越穩定發電量越高,燃料利用效率越高。
“核電最擔心的是風險,反映到市場上,就是希望盡快鎖定,落袋為安。”知情人士告訴eo。
降幅7分,是一般對手能給出的最低價。核電自然先干為敬,畢竟,變數頗多的月度市場,意味著更多風險。拿下長協大頭,是核電最聰明的選擇。
2018年度雙邊協商交易完成后,2018年年度合同集中交易也將隨之展開。年度合同交易的交易結果將與年度雙邊協商交易電量共同構成市場主體的年度合同總電量。核電將有多少電量參與還沒確定,但鑒于這同樣是個“低風險”的交易品種,相信核電的策略仍趨向保守。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