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扎堆新能源車?查完騙補再查產能過剩
寬進嚴出 新能源車誰將被OUT?
在國內主要城市,越來越多帶有“EV”或“Plug-in”符號的車輛出現在公路上。在業內,新能源“造車”正如火如荼,各方新老資本紛紛涌入。據財新網報道,近日,國家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等五部委聯合組織召開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宣貫會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表示,政府正在著手排查新能源汽車產能,以確認是否存在過剩。盡管會上并未透露,如果企業確實存在產能過剩,將采取何種措施。不過,在我國新能源(7.780, -0.01, -0.13%)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后,從新能源汽車嚴查騙補到如今產能排查,扎堆造新能源汽車已是一場風險極大的造車豪賭,那么誰將在這場排查中出局?
現狀分析
嚴格意義獲得生產資質企業有四家
不少企業規劃產能為吸引資本注意
全媒體記者留意到,此前因新能源資質審批數量相對較多,門檻不夠高,致資質審批速度過快過多,曾引發行內外多次熱議。新能源汽車“準生證”過熱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產能過剩。為此,今年6月發改委批復江淮大眾合資新能源項目后,便將審批大門暫時關閉。今年三季度開始,相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始重新審視,已經暫緩了批復新能源生產企業的速度,與今年上半年快速發放牌照形成了鮮明對比。
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表示,發改委開始針對新能源車企實行“計劃生育”,嚴格把關新的新能源生產資質的審批,并試圖提升新能源新增生產資質的申報門檻,原則上做到不浪費。
全媒體記者留意到,在新建新能源汽車產能方面,國家發改委已批復的15家新能源車生產企業中,總產能已經超過80萬輛,總投資達到270億元,這些準入資質涉及全國各個省市。在批復項目之外,各地在建的新能源汽車項目超過30個。按照現有的產能規劃估算,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到500萬輛,遠超國家規劃的200萬輛目標。
不過,全國乘聯會解讀表示,雖然獲得發改委新建新能源乘用車批復的有15家企業,但產品進入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目前只有四家:知豆、江鈴新能源、云度新能源和北汽新能源,也即嚴格意義上獲得生產資質的只有以上四家。
當前政府對新能源生產資質采取“寬進嚴出”的政策。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業內眾多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的規劃產能并不等于實際產能,很多企業拿出數字只是為吸引資本。因此很難以此判斷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是否會存在過剩,最終要看這些項目能否落地。
配套設施
動力電池項目也過熱
除了新能源整車規劃產能或存在過剩外,配套新能源整車的動力電池也同樣存在產能規劃過剩問題。
今年年初,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公開表示,就目前動力電池企業擴產計劃來看,合計產能超過170Gwh/年,產能已是需求7倍以上。170Gwh大約可滿足年產50萬輛電動大客車和500萬輛電動乘用車總需求,根據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測算,這已是我國2025年后的目標。記者留意到,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已超過200余家。從投資規劃的產能來看,預計今年年底規劃總產能將超過200Gwh。
天津力神電池研究院院長周江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規劃產能并不代表優質產能。”他表示,千億資本涌入到動力電池行業,存在著非理性因素。
“雖然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在不斷增加,但是新能源電池領域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勢頭已經顯現。”比克電池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動力電池領域存在結構性產能過剩,特別是低端產品過剩,中高端產品稀缺。”
車企聲音
傳統車企:新進入項目被嚴格摸底
長安、比亞迪(64.250, 0.93, 1.47%)和上汽等傳統車企相關新能源板塊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從企業當前的產能規劃來看,他們并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以上汽為例,多個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型,仍與傳統汽車并線生產,不存在新增產能。甚至于上汽等企業一度因當前生產線的產能不足而發愁。那么,哪些企業才是導致行業“產能過剩”的源頭,排查的重點對象?
“當前存在部分已經拿到資質,有產能但是不去做研發、不去投入生產的企業,如此前一些生產客車、專用車、物流車或是改裝車的企業,他們并沒有打算在新能源行業進行投入,而是希望通過轉賣賺錢,將是此次產能排查的重點。”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透露,政府相關部門此前已經對現有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做出過摸底調查。全媒體記者留意到,王秉剛提到的企業,在去年政府徹查新能源汽車騙補的過程中,已經有部分受到處罰。如被重罰2.6億元和取消生產資質的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通過重組此前已經瀕于退市的蘇州客車廠而來,并以此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但該企業并不具備研發、生產以及制造新能源汽車的能力。
此外,一些新投資項目也在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將是重點關注目標。中國流通協會相關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國內共有超過200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落地,涉及投資金額為超10000億人民幣,已公開的產能規劃超2000萬輛。
專家意見
全媒體記者留意到,在補貼及配套政策推動下,截至2016年年末,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超過100萬輛,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
全國乘聯會相關專家表示,新能源汽車雖是大勢所趨,然而新能源汽車相關技術成本頗高,產業鏈稍顯稚嫩,市場需求仍未徹底打開。所以,政策引導、政府補助、定期排查將是維持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重要的部分。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陳清泰表示:“最擔心部分企業只關注了量的上漲而忽略了技術的進步。如果把所有資源都用在產能擴張上,前景并不會好。”
記者觀察
“寬進嚴出”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方案,讓有實力的車企更有造車熱情,也令無造車經驗的企業望而生畏。汽車電動化已經成為全球高調一致的目標,部分企業心懷不軌想趁這波大浪順勢“撈金”的行為,無疑是拖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后腿。近期,在我國對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新調整中,重點強調了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動力電池等安全問題,還強調企業的售后服務水平。同時在審核時,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以及市場競爭力、消費者滿意度也成為審核內容。
造車難,有技術、人才、設備的投入,還要有長遠規劃,保證產品的持續性、一致性,還有保證產品安全。對此,工信部所把關的“嚴”,正如大海航行中,掌握方向的舵手。目前,國內電動車主要以自主品牌為主,而自主品牌的優勢恰恰需要依靠政府補貼來維持,所以立足整個行業以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來看的話,政策的調整起到了一個良性調節完善的作用。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