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24日,“2017全國大型風能設備行業年會暨產業發展論壇” 在浙江杭州市召開,本屆年會以“綠色制造 綠色發展 綠色未來”為主題。大會設:主題報告、主題對話、專題論壇等;共邀請來自業內的四十余位專家、主題對話與分享,參會人數超500人。
在主題報告環節,世界風能協會副主席、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秦海巖秘書長做主題報告,他發言的題目是《風電行業所面臨的問題和機遇》。
秦秘書長指出由于棄風限電影響,西部可能下降為去年裝機量一半,2017年全國總裝機或不足2000萬千瓦。此外針對今年開始的綠色證書自愿認購,秦秘書長表示“不要對綠色證書交易制度產生更多的恐懼,或者認為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還是要通過政策的措施、限價比例保證發展。”。澳大利亞以前配額指標低,綠證價格下降,但是現在配額比例高,證書價格非常高。同時表示分散式風電前景非常光明。
世界風能協會副主席、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
以下為演講內容:
秦海巖:各位領導,各位來賓,風能行業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現在風電發展進入了新的時期,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到今年裝機1.7億千瓦,國家的“十三五”規劃是2.1億,現在看實現2.1億沒有大問題。原來提的目標是2020年是2.5億,現在出現了2.1億之后,說行業目標低了。如果按照現在的發展態勢看,真的可能到2020年不能實現2.5億的裝機。我認為今年的裝機會降下來,今年2000萬千瓦就不錯了,有可能是1800萬千瓦到1900萬千瓦,去年是2300萬千瓦。下降很大的原因是西部裝機受到棄風限電的影響,今年下降比較快,西部可能只有去年的一半,去年是600萬千瓦,今年有300萬千瓦就不錯。但裝機難度的速度還不能彌補西部減緩的速度,中部難度也在增長,但中南部還有很多現實問題:一是開發周期比較長,二是從西部向中南部市場轉移過程中,也存在認識的問題和因為開發模式轉變不適應的問題。未來真的要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整個行業應該有新的認識、新的思路。
有些風電的問題是老生常談了,首先是棄風限電。我認為棄風限電不是根本上解決不了的問題,首先它不是技術上的制約。但今年的棄風限電有所好轉,和政府出臺了很多措施,領導的重視,國網也想了很多辦法,今年棄風率大規模下降。但現在量上去了,另一個問題出現了,就是價格無法保證。現在寧夏、新疆等地方,要上網可以,但價格要降低,甚至有的地方是零電價。零電價是火電從電網拿的標桿電價,有的是兩毛多,有的是三毛多,現在讓降到零。保障小時數可以有效的降低棄風限電,但現在不給價格了,甚至在有些地方最低保證小時數成為了最高保障小時數。歸根到底,這是利益的博弈問題。
為什么降了電價,電就可以發了,要求維持標桿就不能發?這是利益問題還是技術問題?我認為,隨著電力市場化的改革,棄風限電問題不是根本上的制約。現在有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就是補貼,可再生能源附加嚴重不夠了,今年缺口有600多億,如果到2020年,還是維持電力附加1分9,當年就要近千億,累計下來會有兩三千億的缺口。所以,國家也在想辦法用綠色證書交易的方式,代替補貼,走市場化形式。綠證還取決于強制性交易政策能不能出臺呢。現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強制性措施沒有出臺。
但上周兩部委已經發文,列了很多條,就是把里面的措施進行了總結和匯總,里面關鍵就是要啟動配額制。配額制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驅動綠色售電交易,提到了要售電公司配額。這個政策出來以后,配額制馬上就要實行了。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未來就不是固定的電價的交易,而是考慮如何出售綠色證書,這是對財務模式是很大的挑戰。綠色證書會不會影響收益?確實,這種方式沒有固定電價,它提高了不確定性,因為拿到市場上賣,不知道賣多少錢。未來如果額度控制得好,可再生能源的收益有保障。
現在的綠證交是為了促進更多人自愿消納綠色電力,購買綠色電力證書,為了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利益,會給最低的定價。所以,不要對綠色證書交易制度產生更多的恐懼,或者認為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還是要通過政策的措施、限價比例保證發展。澳大利亞也是如此,前幾年配額指標比較低,裝機比較多,導致綠證價格大幅度下降。但現在由于配額的比例高了,證書的價格非常高。現在零電價只要賣證書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收益。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可再生能源就到了新的發展時期,到了怎么提高整個能源系統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現在已經不是結構的改變,而是生活方式和認識的改變。這時候要凝聚共識,讓全社會共同認識為什么要每年可再生能源、為什么要消費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消費更多的綠色可再生能源。我們希望社會上都可以凝聚共識,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否則這條路很難走通。
本來綠色電力證書是虛擬經濟,本來就是榮譽證書,這樣虛擬的東西為什么有價值?實際上國家做背書,證明綠色證書有價值,是一種環保象征。我們就要通過環保行業的營銷手段,讓消費者去買。但在營銷上,它是一個新的商品。要通過綠色證書的營銷,讓消費者接受綠色證書,消費綠色證書。全行業要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希望全社會接受綠色證書,讓更多的人來消費。
還有未來發展空間的問題。未來五到八年,西部的發展間絕對受到限制,因為那個地方的火電裝機很多,用電負荷很少。不是說西部沒有潛力了,西部照樣有潛力,最多就是20%,新疆是10%左右,但遠遠比丹麥42%、德國43%的可再生能源差得遠。但西部的火電太多了,火電已經到4000小時了,讓它發到3000小時,這是巨大的差距。所以,未來不能只盯著西部,一定要把東、中、南部的市場建設起來。為什么說現在中西部可以呢?因為技術有很大的進步。
三四年前,我說中國的風電可以到5米/秒的時候,很多人質疑,很多人說我被企業騙了。前不久,我們和氣象局做了中東南部,算上山東,進行了風資源詳查,比如說不能裝機的地方湖泊、保護區都去除。我們算的是90米高度風速達到5米/秒以上,按照這個考察,中東南部的開發達到了10億千瓦。中東南部工業聚集,是不是有巨大的開發空間?我說這又是認識上的誤區,去德國,德國沒有像這樣五萬、十萬的集中風電場,都是三臺、兩臺,去德國也看到三五臺裝機在農田、在路邊。德國風電裝機是134千瓦/平方公里,很多地方達到了200千瓦/平方公里,而我們的湖北這樣的地區基本上都是20千瓦/平方公里,比人家差10倍。所以,不要認為沒有發展空間,發展空間巨大。
一定要改變思路,一定要像德國一樣做分散式,分散式一定是下一個希望。兩個月前能源局發了風電的實施意見,發了以后,我們一直希望可以掀起開發者的熱潮。最近,為了解決分散式風電的問題,已經起草了開發方案。核心就是要減少審批和流程程序,比如說我們希望省里放到地市縣局,把省里的核準變成備案,就是一個縣可以做一百來臺、幾十臺,打包核準,減少審批核程序。
人類總是會對現實的誤判,現在我們裝機1.7億了,在一些區域完全可以和火電競爭了,還有很多人阻撓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但這是技術的潮流,是不能阻擋的。唯一的出路就是順應潮流,如果不順應潮流一定會被淘汰。去年到今年我們去國外參加會議,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都在討論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展成本怎么辦等等,現在討論的問題是肯定能實現100%的可再生能源,但實現100%可再生能源要解決什么問題。我認為,現在實現100%的可再生能源已經不是天方夜譚,事實已經擺在面前了,要突破知識結構和信念體系才能看到未來,才能發財,才能抓住機會。
所以,未來已經到來了,只是未流行,希望在座的風能行業同仁大家堅定信心,風電和可再生能源一定有美好的未來,我們一定可以實現100%可再生能源。謝謝!
(本文根據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