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監管局發布《南方區域電化學儲能電站并網運行管理及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簡稱《細則》),細則首次對提供輔助服務的儲能電站容量、運行、調度、并網、補償等技術標準提出要求。與此同時,1月18日,我國儲能權威行業組織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發布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無論從國家政策環境,還是國內外儲能項目增長態勢,商業化運行在儲能穩步推進的第八個年頭已然明朗化,儲能市場釋放出積極信號。
政策頻出提振行業信心
上述細則適用于南方五省區地市級及以上電力調度機構直接調度的并與電力調度機構簽訂并網調度協議的容量為2兆瓦/0.5小時及以上的儲能電站。《細則》指出,儲能電站根據電力調度機構指令進入充電狀態的,按其提供充電調峰服務統計,對充電電量進行補償,具體補償標準為0.05萬元/兆瓦時。
去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聯合下發《關于促進我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繼第一個產業指導性政策后,《細則》的出臺給儲能項目商業化落地提供土壤。
據了解,目前國內各大儲能系統服務集成商陽光三星儲能電源有限公司、北京雙登慧峰聚能有限公司、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正就《細則》條款進行技術評估。
國內外儲能裝機持續增加
在政策頻出的影響下,全球儲能市場火熱。以規模大、速度快的特點定義近兩年全球儲能市場的發展不為夸張。據CNESA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球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為17540萬千瓦,年增長率3.9%,增速平穩。
然而在諸多技術類型中,電化學儲能項目增長速度首當其沖。這其中有來自各個國家對能源需求的特性,也有寄予能源存儲與管理水平在未來能源變革中舉足輕重戰略地位的考量。據統計,全球電化學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為292.66萬千瓦,年增長率45%,占比1.7%,較上一年增長0.5個百分點。2017年新增投運規模91.41萬千瓦。
據CNESA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為2890萬千瓦,年增長率18.9%,增速是全球的近5倍。其中電化學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為38.98萬千瓦,年增長率45%,占比1.3%,較上一年增長0.2個百分點。2017年新增投運規模12.1萬千瓦。
根據CNESA對2017年中國儲能行業的盤點,地方性產業及技術支持政策、關鍵商業模式及成本的突破成為了引領了行業進步的核心。技術進步、制造規模、電池及PCS制造商之間的競爭、交鑰匙解決方案的產品化,以及整體行業技術的提升,帶來了儲能全系統造價的持續下降,在一些細分領域成本收益開始接近平衡點。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劉為表示,北京、廣東、江蘇等省市,正在利用當地峰谷電價差的優勢,努力推動實現無補貼的儲能商業化。青海、山西等省份則在發電側光儲項目、火電聯合調頻項目上開始實現儲能的規模化突破。以大連、宜春、邯鄲、北京為代表的省市積極構建儲能產業高地,其中大連借助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全釩液流電池的產業化,帶動了上下游新材料、裝備的產業化,形成了從技術研發、到基礎材料制備,再到系統集成的全產業鏈儲能發展格局。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