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2018年新能源汽車需要降溫了

2018-02-12 13:50:59 新浪財經    作者: 姜伯靜  

毫無疑問,2017年是新能源汽車投資的井噴之年。一批投資額巨大的項目紛紛上馬,一些噱頭十足的新產品面世,繁華程度,讓人目不暇接。

那么,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走向會如何呢?

筆者看來,在火熱的2017年過后,2018年,新能源車可能要降溫,也需要降一下溫了!

我為何要給方興未艾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潑冷水呢?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繁榮可能只是表面的繁華。下面,我們先看一下這幾個問題。

第一,新能源車上馬項目是否產能過剩。

傳統燃油汽車產能過剩,這已經是目前中國汽車行業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所以,轉戰新能源汽車這個新戰場進而擺脫燃油車產能過剩的拖累,是汽車行業關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三大主因之一(另外兩個是環保、能源問題)。

但是,傳統汽車產能過剩的局勢下,新老汽車從業者紛紛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是否會催生下一個產能過剩的領域呢?我認為很有可能。

有研究機構的數據表明,在2017年,全國有超過20個省份上馬了新能源汽車項目,全國累計新能源汽車超過90個,全年總投資超過了5000億元。

而將時間上溯到2015年,從2015年到2017年,已經公布的全國新能源汽車規劃產能已經超過2000萬輛。

如果以上數據完全屬實,那么,這個超過2000萬輛的產能,是否太大了些呢?

產能是否過大,我和幾個數字做對比。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17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1084.67萬輛;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分別銷售484.97萬輛、420.48萬輛、303.95萬輛、114.45萬輛和45.58萬輛。”也就是說,這個數據中,2017年,我國乘用車銷量是兩千多萬輛。

可即便是把這一年的銷量都換成新能源汽車,也不過是和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總產能差不多而已。

而根據新華社的報道,工信部相關領導曾表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計保有量達到18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50%以上。

全球市場保有量也不過如此。那么,新能源車上馬項目是否產能過剩,已經很容易看出了。畢竟,目前以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還沒有出現與這個產能相匹配的需求。

第二,新上馬的新能源車項目真實度究竟如何。

如此大規模、大范圍的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背后的真實目的究竟是什么?

當然,我們不排除傳統汽車產能轉移、互聯網公司爭奪未來高地等因素在發揮作用。但是,更不能排除的因素是,地方政府對政績GDP的需求也在發揮作用。

未來,GDP的算法和標準肯定會發生改變。而做為綠色GDP的代表,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未來會發揮很大的作用。那么,某些新能源汽車項目的上馬,其真實目的值得推敲。

之前,一些有整車資質的“殼資源”成為搶手貨,足以說明問題。

這種追求GDP需求的繁榮,水分太大。

第三,已經上馬的新能源車項目,前景難料。

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今年一月份,國內某老牌新能源汽車企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330輛,時隔7個月后跌破萬輛。 ”可見,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的老牌企業也還處于一個不是十分穩定的進程中。

2017年5月,比亞迪一紙公告揭示了曾經火爆一時的騰勢新能源的經營現狀,公告顯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騰勢新能源資產總額為人民幣3,114,150,932.14元、負債總額為人民幣3,074,949,961.62元、凈資產為39,200,970.52元;2016年度,騰勢新能源的營業收入為人民幣432,059,347.74元,凈利潤為人民幣-1,299,513,619.14元。截止2017年03月31日,騰勢新能源資產總額為人民幣3,087,236,360.41元、負債總額為人民幣3,120,539,372.81元、凈資產為-33,303,012.4元;2017年1月至3月,騰勢新能源的營業收入為人民幣96,377,146.95 元,凈利潤為人民幣-72,503,982.92元。”

而對于相當一部分新能源汽車項目的未來,我也抱一個不太樂觀的態度。

賈躍亭之所以會有今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汽車夢想。因為,新能源汽車,需要技術,更需要資金。

目前已經投產的新能源汽車項目,還有正在建設中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他們的前景難以預料。

資金上,這是個非常燒錢的產業,融資渠道、成本控制、資金流等困難很多,誰能堅持到最后是個未知數。

技術上,從全球角度講,我們也并沒有占據上風。甚至,有些上馬的企業從技術角度看只能算是“湊數”。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的領導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18年度論壇上曾經說過,“從動力電池來看,高端產品與國外的差距不大,但產業整體創新能力還不夠強。在先進技術研發、產品的一致性保障以及國際化發展方面,與跨國企業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從整車來看,真正意義上新一代純電驅動的平臺大多還沒有納入企業的研發計劃,已有的平臺大多是利用原來燃油車進行的改裝性平臺。燃料電池汽車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還在拉大,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還亟待完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也在2018年的一次講話中說:“新能源存在一個艱難的突破口——電池性能的改進,而且新能源汽車未來是否就以電力車為主,都是未知的。”

從以上的言論中可以看出,至少從技術上看,未來的變數還很多。

而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電動汽車研究室主任陳全世所說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將可能大量淘汰,進行兼并重組。”也并非杞人憂天!

第四,新的產業政策面前,有多少新能源汽車企業能夠撐得住。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繁華,有一大部分的推動力是政策的補貼。正是補貼的誘惑,催生了新能源汽車的熱鬧。

而正因為如此,一批車企不惜鋌而走險,騙取補貼。過去一段時間,騙補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而部分車企,也因此而受到處罰。2016年和2017年,先后有蘇州金龍客車、河南少林客車、奇瑞萬達貴州客車、深圳市五洲龍汽車、重慶力帆乘用車、鄭州日產汽車、上海申沃客車、南京特種汽車制配廠、重慶恒通客車等多家企業受到行政處罰。

看趨勢,新能源汽車補貼在未來非常有可能會成為歷史名詞。目前,在補貼逐漸減少的形勢下,已經有企業的利潤受到影響。

比如近日,某上市車企的財報顯示:“預計2017年實現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6.77億元左右,同比減少58%左右,上年同期實現凈利11.62億元。業績預減,主要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乘用車銷量大幅下降、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影響。報告期內,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收入為15.56億元,同比下降6.6%。”

補貼減少如此,假如補貼真的取消,那么有多少新能源汽車企業能夠撐得住呢?

以上四點,是我認為新能源車表面繁華的原因。而正是這幾個原因,我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需要降溫。

當然,新能源汽車的未來還是值得憧憬的。而憧憬的前提是:新能源汽車何時會真正取代傳統燃油汽車的位置,或者,至少能部分的取代傳統燃油車的作用。

那么未來,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汽車還有多長的路要走呢?雖然,有不少國家表態,列出了禁售燃油汽車的時間表。但很顯然,這是個漫長的過程。至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燃油汽車還是汽車市場的主力軍。而從基礎設施以及對電池等如何回收處理等后續工作上看,我們對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準備還遠未做好。

2017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異彩紛呈,異常火爆;而到了2018年,我想,新能源汽車行業需要冷靜一下,需要降降溫了。

(本文作者介紹:專欄作者,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最佳新聞評論獎得主,iDoNews 簽約專欄作者。)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電動車,傳統燃油汽車,補貼退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