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發改委、能源局正式印發《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下稱“方案”),特別提到《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及考核辦法》(下稱“辦法”)另行發布,博弈多年的“配額制”政策隨著2018年出臺似乎指日可待。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目前上述辦法正在組織研究和討論。對此,今年全國工商聯提案建議,在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指標體系中明確每年新增裝機容量中來自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高于80%,同時將省級政府列為考核對象,并建立地域間可再生能源差異配額標準。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作為推動電力結構性改革的有效政策工具,是能源結構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國工商聯關于強化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的提案指出,近年來國家就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做了有益探索,但在制度設計、落地實施等方面還有較大不足。
據了解,2012年《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首次提出了“實施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度”,但截至2017年12月尚未出臺實施。
2016年2月,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提出“2020年,除專門的非化石能源生產企業外,各發電企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應達到全部發電量的9%以上”,并提出了2020年各省全社會用電量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比重指標,其中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上海等經濟發達省份適用7%或5%的低標準。
“由于沒有配套考核機制,未能得到有效執行。”全國工商聯關于著力解決光伏產業發展突出問題的提案指出,之后2016年4月,國家能源局又發布《關于征求建立燃煤火電機組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考核制度有關要求通知意見的函》,提出“2020年各燃煤發電企業承擔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配額,與火電發電量的比重應在15%以上”,但尚未正式發布執行。
在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遲遲難以落地的同時,一直困擾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三棄”問題——棄水、棄風、棄光依然未消除。
在此之下,方案要求,要確保棄水棄風棄光電量和限電比例逐年下降,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有效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提出實行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各省級電網企業及其他地方電網企業、配售電企業負責完成本供電區域內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電力生產企業的發電裝機和年發電量構成應達到規定的可再生能源比重要求。
“但該方案仍存在一些重要問題,比如:是否將配額完成情況納入省級政府績效考核體系、經濟發達省份是否應承擔更高的配額標準、配額比例如何設計才可以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50%的目標。”關于強化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的提案指出。
關于著力解決光伏產業發展突出問題的提案也建議出臺強有力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并有效實施。配額指標體系中應包含每年新增裝機中來自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指標。要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非化石能源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達到50%”的目標,該比重應高于80%。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