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嘉賓:張傳衛,全國人大代表、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兼CEO
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新能源產業如何才能在未來實現高質量發展?對此,張傳衛在提交給今年全國兩會的建議中認為,新能源服務新時代、貢獻新時代,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讓新能源成為全民共享,真正做到普惠。
《風能》:提升發展質量是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您認為我國新能源產業要在下一階段實現更有質量發展的關鍵在哪里?
張傳衛:我認為還是要從推進新能源普惠制的角度著手。因為目前我國新能源產業進入到新一輪發展周期,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成為開發重點。這里必須突出一個重要思想:如果在開發中不能解決好以人民為中心的問題,不能為人民謀福祉,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就很難發展好。
近些年來,中央積極推進脫貧攻堅戰、鄉村振興戰略、新型城鎮化建設,新能源在其中可以大有作為。這個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是,如何通過利用老百姓手中的房頂、空地、荒山等閑置資源,將人民的利益與新能源開發捆綁起來。這其實也是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核心內容,讓能源供應從過去單一、壟斷的模式變為全民參與,每個人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他們將從中廣泛受益。
所以說,進入新時代,要保障新能源的健康發展,必須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開發模式,在各方面做出大膽創新,解決好老百姓的關切。我始終堅信,新能源只有走入尋常百姓家,才會有生命力。
明陽智能對此做了一些探索。2016年12月,我們在廣東始興縣紅梨村建設的“光伏發電扶貧示范項目”并網發電,按照25年的壽命設計,可創造70余萬元的發電收入,幫助近30個貧困農民家庭實現長久脫貧,并改變他們延續千年的燃柴、燃煤生活方式。我們還在西藏林芝、青海格爾木等少數民族聚集區進行了同類項目的示范,使上千名貧困農牧民享受到新能源的福利。
《風能》:你認為目前全面實現新能源普惠制的條件是否已經成熟?
張傳衛:應該說,隨著價格的下降以及使用的便捷,新能源普惠制正向普通百姓快速走來,我們開始步入新能源開發的共享和普惠時代。
當然,我們必須保持清醒,在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全面落實普惠制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我建議:
首先,應進一步提高新能源開發在國家整體發展戰略中的地位。目前,世界各國紛紛加大對發展新能源的支持力度,新能源成為經濟社會轉型的重要支撐,全球能源格局由此也處于重構中,這為中國領導全球新能源發展帶來了契機。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這次難得的機遇,將發展新能源上升到關乎我國未來命運的高度,在制定國家中長期規劃時將其作為絕對主力能源,綜合運用政策、資金等手段加快產業發展。同時,國家還應推動新能源裝備出口,實現技術和標準的輸出,提高中國在全球的話語權。
其次,要多措并舉降低開發的風險。目前,我國新能源開發的投資主體單一,其根源在于電價下調、補貼拖欠、棄風棄光等導致投資風險不透明。因此,應該盡快出臺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的電價政策,通過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破解棄風棄光難題,并運用配額制和綠證交易解決補貼來源問題,以清晰的預期撬動社會資本大量進入新能源開發。
再次,在全社會形成爭相使用新能源的良好氛圍。觀念決定著行動,必須盡快引導全社會轉變生產、生活方式,鼓勵大家在日常的起居、出行、生產中使用新能源,并從政策層面給予一定的獎勵。媒體也應該倡導各方廣泛使用新能源。
《風能》:您還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了有關通過海上風電開發來打造中國經濟發展新引擎的建議,這是基于怎樣的考慮?
張傳衛:我國沿海風能資源豐富,并且靠近全國負荷中心,便于電網消納。而經過多年的示范和探索,整機制造、施工、運維等環節已經取得長足進步,海上風電初步具備了大規模開發的條件。
與此同時,國外的經驗表明,海上風電開發會釋放出巨大的社會、經濟、環境價值,能夠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的活力,成為一個強勁的新引擎。
一方面,與海上風電關聯的產業眾多,比如整機裝配涉及到的大部件和零部件制造、電纜和基礎生產,項目開發中涉及到的專用船舶、港口服務、大數據應用、教育與培訓等。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可以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在產業鏈上下游形成數百個高度一體化的產業集群。
另一方面,海上自然條件惡劣,開發難度大,對各項技術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海上風電開發中應用了高端軸承、高端齒輪箱、大型發電機等眾多當代高端裝備制造技術。通過在海上的大規模投運,接受嚴苛環境的檢驗,可以顯著加快這些前沿技術創新的迭代速度。這勢必又會拉動軍民領域相關產業的發展,對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安全的貢獻難以估量。
《風能》:要實現海上風電的規模化開發,您認為還需要重點做好哪些工作?
張傳衛:我們應該從國家能源戰略的高度來規劃海上風電開發:
一是將海上風電開發列入為國家重大戰略。今年,廣東省要求把海上風電高端裝備制造打造為全省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作為海洋經濟開發的支柱產業。我們會全力以赴,在珠江西岸打造世界級最大的海上風電產業集群。國家應對廣東海上風電產業集群的建設給予金融、稅收、出口、財政資金支持。
二是加大對前沿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海上風電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技術層面的比拼。我國海上風電開發起步晚,在一些核心技術能力的掌握上還有所欠缺。同時,我國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的利潤微薄,企業難以在重大科研上投入大量資金。這就需要國家進行兜底,通過在科研規劃中增加海上風電的課題、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培養、組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方式,扶持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
三是依托“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企業走出去。“一帶一路”倡議被提出四年多來,已經顯現出良好的輻射效應,一大批國內產業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一帶一路”,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海上風能資源豐富,且電力需求旺盛,海上風電發展潛力巨大。國家應該在“一帶一路”貿易清單中涵蓋更多與海上風電相關的技術和產品,絲路基金等也需要加大對海上風電的資本支持,助力國內企業走出去。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