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北京)北京大學“新奧工學大樓”今天在北大舉辦了奠基慶典。對于北大工學院,這是一個蘊藏‘北大夢’、守護‘工學夢’的殿堂。而新奧工學大樓的成功奠基,也是新奧集團和北京大學戰略合作的標志性時刻,雙方將繼續攜手培育中國的技術研發人才、推動中國自主技術研發及技術產業化,將產學研結合推向新的高度。
新奧工學大樓工程總建筑面積 62730 平方米,它的建成將為工學院師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研環境,并極大緩解學院科研辦公空間緊張及分散的問題,也將為學院成為“中國原創技術的發源地、國際工程科學的重鎮、全球工程科學教育的中心和國家級的中心智庫”的遠景提供有力支撐。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副校長王仰麟、工學院院長張東曉、工學院書記孫智利、教育基金會秘書長李宇寧、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新奧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韓瑞改、首席品牌官陳丹青、智數資本創始合伙人朱海等領導、嘉賓以及學生代表出席了慶典,并共同為新奧工學大樓奠基石培土。
新奧集團和北京大學于2015年7月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新奧集團向北京大學進行公益性捐贈,并進行產學研的戰略合作,總額共3億元人民幣,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課題研究、人才培養和技術產業化等。其中,2億元人民幣用于新奧工學大樓的建設,大樓的奠基正是雙方努力改善工學院教學研基礎環境的重要舉措。
兩年多來,除了新奧工學大樓的籌備工作,新奧集團與北大工學院在優秀人才培養、產業技術研究等方面的合作穩步推進。為了激發工程研發與應用人才的創造力,提升工學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雙方通過設立并評選“新奧講席教授”、“新奧工學青年杰出學者”、“新奧工學獎教金”等獎項獎勵支持工學院科研師資團隊。該評獎還將長期持續進行。
在產業科研合作方面,新奧集團旗下的能源研究院和來康生命科學研究院與北大工學院展開了密切的合作,開展了三期共35項的科研項目合作。其中在能源領域,雙方的合作就涉及了石墨烯材料、系統能效、環保等領域,而在生命科學領域,雙方更是在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前沿科技的結合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北京大學副校長王仰麟在致辭中表示:“在科技創新成為時代使命的今天,北大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成果轉化等方面肩負著重責。作為能源環保領域的龍頭企業,新奧集團秉持著創造美好生活的理念。新奧大樓的建設會極大改善學院師生的硬件條件,激勵大家以更大熱情和信念進行教學和科研。希望北大和新奧集團的合作能夠為工學院的發展提供實力,提升創新能力,推動一些學科領域進入世界一流行列。”
新奧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韓瑞改在致辭中表示:“作為一個時刻不忘創新的企業,新奧一方面開展低碳能源、無碳能源、數字能源、生命科學等前沿科技的自主研發,另一方面也對高等院校提供支持。這次新奧對北大工學院的支持在新奧慈善公益史上是極其重要的,這是新奧集團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體現,也是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對支持教育事業情懷的體現,更是創新精神的體現。共同的責任、情懷、精神讓新奧和北大工學院走到了一起,新奧愿做技術創新的推動者、成果應用的實踐者,更愿成為北大科研路上的同行者。”
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張東曉在致辭中表示:“今天是載入工程院院史的重要日子。工學院最寶貴的資源是人才,包括全國國字號比例最高的教授團隊以及一流的學生群體,新奧工學大樓將為他們提供了更大的舞臺,托舉他們向更高遠的目標邁進。未來合作中,工學院和新奧將加大人才培養和資源共享的力度,推動產學研的落地。”
北京大學工學院學生代表陸建洲在致辭中表示,經過十余載春秋,北大工學院已經發展為北大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拼圖,新奧工學大樓的開工建設無疑是工學院發展的里程碑。未來定會不斷挑戰自我,縱橫馳騁,探索前沿科學,接過北大百年工科的接力棒。
支持教育事業一直是新奧公益慈善基金會的使命之一。除了北京大學,新奧公益慈善基金會還和人民大學、同濟大學、中國中醫藥大學等多所高校開展合作,為中國教育事業獻力,大力推進中國教育的產學研結合。
附件:參考資料
新奧集團簡介
新奧集團成立于1989年,以“創建現代能源體系,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為使命,已經形成了貫穿上游生產開采、中游貿易儲運和下游分銷的完整清潔能源產業鏈,以及覆蓋文化、旅游、地產等領域的大健康產業鏈。擁抱數字時代,新奧集團依托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著力打造泛能網絡平臺,引領數字能源發展;著力打造來康健康平臺,構建中國式品質生活方式。
新奧集團業務覆蓋中國20余個省、市、自治區的170多座城市,以及東南亞、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區。集團現有員工近5萬名,年經營收入超過千億元人民幣,旗下擁有新奧能源(02688.HK)、新奧股份(600803.SH)、北部灣旅游(603869.SH)三家上市公司。
新奧公益慈善基金會簡介
新奧公益慈善基金會成立于2005年12月,是由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及所屬企業捐資成立的非公募基金會。
多年來,基金會以“關注節能環保,支持教育事業,推動社會和諧”為使命,堅持“慈心為人,善舉濟世,和諧共生”的價值觀,實施了以綠色工程,建校工程、勵志工程和素質工程為核心的慈善項目,并積極參與賑災救災、扶弱濟困等多領域的公益慈善項目。為推動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力量。
截至2017年底,新奧集團積極參與賑災救災、扶危濟貧、捐資助教,累計投入超過10億元,六次榮膺中華慈善獎。
北京大學工學院簡介
北京大學的工科教育歷史悠久,1910年3月組織了工學院(當時稱工科分科大學),1952年創立了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力學專業,1979年3月24日,北京大學力學系成立。2005年2月,北京大學決定利用自身強大的理科、醫科以及人文科學的綜合學科優勢,重新創建工學院。
工學院從成立開始就從高起點出發,立足于尖端科技、交叉學科,著眼于未來工程科學和新技術的發展方向,面向國家迫切需要及關系國家中長遠經濟發展的科學與技術研發。
學院重建以來,在學科發展、隊伍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合作與發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學院現設有6個系和近20個研究機構,它們中多數已經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有的已經進入世界先進學科的行列。
學院教師實行國際通行的聘任制度(Tenure-Track) ,面向全世界公開招聘優秀人才。目前學院有院士9名,千人計劃、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50余人,并有國家基金委“創新團隊”1 支,教育部“創新群體”2支。他們在多個領域領軍著國家的重大科技攻關工程。學院是北京大學“國家千人計劃”獲得者人數最多的學院,也是北京大學高端人才比例最高的學院之一。
高水平、國際化的教學體系是工學院的教學特色。學院在培養科學家的同時,加大培養科技工程及產業領袖的力度,并通過聯合培養、交流等多種形式,加快教育國際化。目前,學院已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關系,學院也承辦了一系列重大的國際活動,如學院于2011年10月成功主辦了2011全球工程教育領袖峰會即“全球工學院院長大會”, 2013年“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在北京大學的隆重啟動等。
重建以來,工學院共承擔各類項目近800項,其中僅國家級項目就超過216項。目前在研項目340多項,973、863、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工信部重大科技攻關、科技部支撐計劃及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和重大專項等重大項目超過100項,近4年的科研經費均超過億元。
“用世界的智慧與力量辦世界一流工學院”是學院的辦學理念。學院成立了由世界著名科學家組成的指導委員會及國內外大型企業領袖和地方政府領導組成的理事會,為學院的發展戰略、資源拓展獻計出力。產學研結合是學院辦學的重要戰略舉措,學院創新機制,與多個地方或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基地或聯合研究機構,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項目順利完成開發并成功實現了產業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在產學研結合方面闖出了一條新路。為了更好的發揮北大工學院產學研發展的特色,依托北京市的科技資源,由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于2014年8月掛牌成立了,研究院倡導大學與大學協同、大學與產業協同、企業與行業協同、創新與人才培養協同、首都知識經濟與地方產業經濟協同。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