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麥肯錫咨詢公司發布文章《海上風電產業的清算時刻》,在此小編進行了翻譯,與大家分享。
海上風電公司能在歐洲賺錢嗎?答案并不像過去那樣簡單。十年來,海上風力發電設施的開發商和擁有者,以實現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為目的,從歐洲政府獲得了穩定的補貼。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政府正在采取更為有效的方式來支持海上風電的發展。海上風電項目通過反向投標來進行中標公示已經司空見慣,投標者通過提供接受更低的補貼來進行競爭。最近的一些拍賣結束后,贏得競價的投標者報價均為“零補貼”。
不可避免的是,縮減補貼將使海上風電公司更難盈利。令人驚訝的是,最近通過招標所獲得的海上風電項目的利潤率究竟有多低?麥肯錫咨詢公司研究了16個中標案例,并在進行調整(調整考慮了它們補貼期限的差異,每個海上風電項目開始安裝運營的年份,海上風電項目的預期服役年限,包括輸電資產的范圍,通貨膨脹的成本,以及與地點相關的因素,如離岸距離、風速和水深)后對它們的預期收入進行了比較。
這一比較表明,即將未來投運的海上風電設施的利潤是不確定的。在2018年和2019并網的海上風電公園(加上Triton Knoll項目,該項目利用英國特定的招標規則)在它們的生命周期內,應產生收入(調整后的)超過75歐元/兆瓦時。更新的公園預計在2019年后并網,似乎利潤較低。像德國和荷蘭的某些零補貼項目的盈利能力,取決于這些項目在生命周期中的平均電力批發價格。如果電力批發價格增至50歐元/兆瓦時左右,它們就能獲得健康的回報。如果批發價格平均30歐元/兆瓦時左右,這些項目可能會虧損。
開發商確實有理由抱有希望,因為海上風電項目的成本正在急劇下降。外部因素,諸如鋼材價格下跌和技術改進可能導致成本節約45%以上。大多數因素都超出了開發人員的控制范圍,其中有1個重要的例外:開發商可以與渦輪制造商密切合作,以最大的成本節約獲得更大、更長壽命的渦輪機,而新的渦輪機可以比目前的模型利用更多的風能。
然而,即使外部趨勢預計成本會出現大幅下降,也遠遠不能使開發商在最具競爭性的海上風電項目上獲利。幸運的是,麥肯錫咨詢公司的分析表明,許多開發商在它們可以直接影響的范疇存在4方面的改進余地:
1.采用高效的EPC(工程、采購、施工)實踐,包括盡量減少試運行時產生的損失;
2.精簡運營和維護,降低成本,防止收入流失;
3.用新的融資結構降低資本成本;
4.通過重新談判合同以確保風險由其合法所有者承擔,從而降低市場準入成本。
麥肯錫咨詢公司估計在上述領域實現最佳表現可以節省20%或更多的成本,而這取決于開發商—它們足以使海上風電項目成為歐洲清潔能源未來有利可圖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