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傳媒: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發布的 《中國可再生能源展望2018》報告中,亮點有哪些方面?
韓文科:這是一份關于中國能源轉型前景和路徑的報告,提出了幾個主要的看點。
第一,展望至2050,中國能源消費將呈倒U型或馬鞍形,總能耗降幅很大,能源需求峰值將提前到2020~2025年。
第二,中國未來的能源供應將由以化石能源特別是煤炭、石油為主,轉到以非化石能源或天然氣為主。
第三,清潔能源“主力”為風能和太陽能。
這個路徑符合中國能源轉型趨勢。從2012~2017年,中國煤炭消費年均下降1.3%,5年累計下降近8個百分點。展望至2050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自然是下降態勢。
中電傳媒:近5年,我國清潔能源消費比重上升、煤炭消費比重下降的主要推動因素是什么?
韓文科:發生這些變化,主要因素是中國在這5年來出臺了一系列能源轉型的政策,帶來了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發展的動力。
事實上,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家就想調整能源結構。當時的煤炭消費比重長期占據70%左右,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強勁,煤炭以外的能源供應跟不上,直到2000年以后可再生能源開啟規模化發展,才令能源轉型有了基礎。
從體制機制上講,我國出臺了《可再生能源法》作為法定政策,同時采取了補貼等激勵措施。近5年,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對能源需求形成抑制,再加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源“雙控”等制度,多重因素降低了能源需求。在需求下降的同時,國家對清潔能源加大了刺激力度,出臺了環保政策、大氣污染防治等措施,使中國形成了能源結構變化的明顯通道,延續下去能源結構會進一步變化,清潔能源比重會進一步上升。
中電傳媒:可再生能源平價發展,需要體制機制如何轉換?
韓文科:以風能和太陽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正處于平價的初級階段。從國際上看,風能、太陽能發電的平均成本已接近于常規電價。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近幾年的降速也非常快,逐步接近燃煤、核電的發電電價。這就需要及時將政策進行轉化,及時出臺平價上網政策。
現在,能源電力需求還有一定的剛性,2017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6.6%。雖然煤炭消費占比在逐步壓縮,但燃煤發電依然有剛性上漲的因素。平價上網政策就需要在這些方面做一些轉換。所謂平價政策,不是說不給可再生能源優惠,而是可以從土地、項目立項等方面享有優先權、發展的便利性,但同時也要提供一定的競爭性。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