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追蹤計劃(Carbon Tracker Initiative)10月29日發布的新報告顯示,到2027年印尼和越南新建光伏電站的發電成本將低于燃煤電站;到2028年,越南新建陸上風電站成本將低于燃煤電站。
碳追蹤計劃分析了在符合《巴黎協定》的情景下,氣候目標對印尼、越南和菲律賓三國燃煤電站的影響。隨著政府政策、市場自由化和可再生能源技術不斷推進,這三個國家的煤電業主面臨總計600億美元擱淺資產的風險。
碳追蹤計劃電力和公用事業組主管馬特·格雷(Matt Gray)說:“由于電力行業的投資周期往往橫跨數十年,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現在就采取措施已避免擱淺資產,避免造成高成本的能源鎖定。”
這份研究顯示,印尼國家電力公司(PT PLN Persero)、菲律賓生力集團(San Miguel Corporation)和越南電力集團(EVN)都面臨著巨大的擱淺資產風險(分別為150億英鎊、33億美元和61億美元,詳見下表)。
擱淺資產風險一覽表——細分情況請參見單個公司分析報告
此外,碳追蹤計劃的研究人員還發現:在2010-2017年,越南、菲律賓和印尼的燃煤發電分別增長了72%、50%和53%。但由于可再生能源成本迅速下降,三國的普通燃煤電站的服役期僅為15年。
馬特·格雷說:“越南、菲律賓和印尼目前在建和計劃新建煤電產能總資產分別為400億、300億和500億美元。在消費者和納稅人不斷要求最低成本方案的背景下,我們的分析揭示了煤電新投資的可行性以及現有燃煤電站的長期趨勢。”
“由于可再生能源成本大幅下降,在2040年前完全淘汰煤電很可能成為東南亞國家的最低成本方案。投資者正在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能源轉型的速度。“
新煤炭投資的機會窗口正在迅速關閉
世界正迅速向低碳經濟轉型,投資者越來越擔憂可再生能源會取代燃煤發電,因此不斷撤離投資。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1]、蘇格蘭皇家銀行(RBS)[2]和日本生命保險(Nippon Life)[3]均宣布將完全退出東南亞煤炭市場。花旗銀行(Citi)分析師指出, 2010年至2018年,煤炭相關項目融資減少了80%,而新項目吸引資金的難度也在不斷加大,這將推高煤炭價格,從而加重消費者和電廠的負擔。
研究方法
碳追蹤計劃采用資產層面的經濟模型對每個國家進行分析,為研究結果提供參考。同時,該組織利用資產庫存數據、資產績效數據以及全面的技術、市場和監管假設為研究提供支持。
[1] https://www.telegraph.co.uk/business/2018/09/25/stat-becomes-latest-bank-pull-funding-new-coal-power-plants/
[2]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japan-coal-divestment/japans-nippon-life-to-stop-financing-coal-fired-power-idUSKBN1KD08P
[3] https://www.ft.com/content/1a14b070-ca83-11e8-b276-b9069bde0956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