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未知因素太多,產業化前景渺茫。所以,未來10年電動汽車僅適用于城市內交通出行。
從短期來看,到2020年,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有望超過300Wh/kg;從中期來看,2025~2030年,能量密度有可能突破400Wh/kg,但目前這一數值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2025年產業化無望;從長期來看,即2030年之后,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等新技術的發展有望將能量密度推高至500Wh/kg以上,但目前來看未知因素太多,產業化前景渺茫。所以,未來10年電動汽車僅適用于城市內交通出行。
今年9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完成了世界首個汽車“生命周期溫室氣體及大氣污染物排放評價方法”團體標準與2018年評價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汽油乘用車平均油耗6.7 L/100km,純電動乘用車平均電耗16.2 kWh/100km,燃料周期內純電動乘用車的平均溫室氣體排放比汽油乘用車低35%,對減少碳排放有顯著效果。
補貼退坡后,要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項目,制定新的汽車工業投資管理辦法,將推廣新能源汽車與藍天保衛戰的任務緊密聯系起來,各城市制定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時間表,擴大實行新能源汽車不限行不限購政策,建設零排放示范區等。此外,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是大勢所趨,包括公交車、出租車、物流車、共享租車、環衛車等。治理大氣環境,公共領域車輛責無旁貸。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