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世界油氣發展形勢

2018-11-29 21:49:00 中國能源網

2018年11月28日,由國際能源署、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中國能源網承辦的2018油氣創新發展國際論壇在北京召開。會議討論了當前我國油氣發展面臨的挑戰,探尋未來油氣產業發展的路徑。會上原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做了世界油氣發展形勢的演講報告。中能網根據錄音整理如下:

【張玉清】: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朋友、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應邀來參加本次論壇,根據會議的安排,我發言的題目是:世界油氣發展的形勢,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講兩方面的內容:

一、世界油氣發展形勢

總體來講,全球的石油需求還是在增長的,但是增速緩慢,這是有關研究機構做的一個預測。到2035年有可能達到50億噸左右,49.4億噸,比2015年增加6.8億噸,增幅16%左右。從大部分研究機構來看,2020年后石油需求還是要增長的,但是增速放緩。

世界石油資源豐富,石油產量這些年不斷增長,97年全球石油產量34.6億噸,去年產量達到43.9億噸,同時,剩下的可采儲量也是在逐漸增長的。從97年的1585億噸,增長到2017年底的2315億噸。

從全球石油工業發展來看,走到幾個階段。從陸上的常規油氣走到了海上,從近海走到深海,目前來看,這張圖引用陳衛東先生在西安講的一個圖,國際公司做的。到目前進入了非常規的發展階段。

美國石油自給率不斷上升,頁巖油革命使美國自給率不斷上升。OPEC、俄羅斯等石油生產大國長期主導地位受到挑戰。OPEC、非OPEC、美國日均產量增量對比,美國自給率是逐漸增高的,特別是增量占的比重比較大。

石油市場發生新變化,從供應端來講,美國頁巖油革命,按照BP統計,去年就超過俄羅斯了,至少現在美國的產量已經超過俄羅斯了,我看有資料顯示,已經達到每天1300多萬噸,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從消費端來講,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成為全球石油天然氣消費增長主導力量,石油需求重心向東移,全球買方市場的特點更加突出。

世界石油生產成本降低,由于2014年低油價,石油天然氣生產成本比較低,這是2018年6月份研究成果,當然,總體有所回升。從全球生產成本來看,2017年是42美元/桶,今年降到44美元/桶,比2014年相比降低,2014年平均成本大概是57美元/桶。目前大部分石油生產區成本都在60美元/桶之下,2014年是90美元/桶。一些主要油氣生產國只有中國和加拿大平均成本高于60美元/桶。低油價促使勘探開發成本不斷降低,有人講,包括老外,石油公司,說中國油價回升了,油服的費用是不是要漲,有的外企說我寧愿交不上,好不容易把油氣降下來,不同意漲,所以成本是逐漸降低的。

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不斷下降,在某些領域能源是可以互換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2010年到2015年,光伏降55%,預計到2025年還將下降接近60%。根據IEA做的一些預測,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加上天然氣可能滿足增量的85%。也就是說,這些年可再生能源成本也是在降低的,我們的石油工業也要降本增效。

特朗普上臺以后,美國的能源政策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總體來講,促使能源獨立,到2020年實現能源進出口。通過扶持本國化石能源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減少對中東的依賴,使它能夠有力量有空間,對伊朗等石油輸出國施加更大的壓力。美國的天然氣這幾年發展比較快,通過天然氣出口來縮小貿易逆差。我覺得美國能源政策有可能重塑世界能源供需版圖,對我們來講既有機遇也有挑戰。

對我們的機遇,可能美國的LNG大規模出口,對我們進口是很好的機遇,特別是他的出口目的地和合同條款靈活一些,當然,中美貿易戰希望早日結束,這樣對雙方都是有好處的。前不久我見了美國能源部的大衛,我說想向中國出口LNG的國家有都是,俄羅斯很高興,我說你是天然氣增量最多的國家,我們是消費增量最多的國家,我們兩個國家不合作,你的機會都喪失掉了。在清華大學,我找了兩個教授,和我一塊兒去的,哥倫比亞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和創始人,基本上是美國能源系統前高官比較多,有兩個人我看都是老朋友,在一起開會。

世界石油價格走勢,誰也預測不準,我個人認為油價曾經突破了80美元,美國頁巖油成本逐漸降低,他們生命力是很強的,可能是我們石油生產領域的不倒翁,它很靈活。所以我個人認為,盡管短期內影響因素比較多,從長遠來看,供需決定了油價走勢。我有一年開中美油氣論壇,應該是2015年的時候,一個美國石油公司告訴我,那時候油價比較低,低油價怎么辦,他說我們也要生存。他當時告訴我,在油價40美元的時候,頁巖油后三十年都布置好了,如果高油價可能鋪的面比較大。

能源安全內涵不斷變化,特別是中國國內,十年前講能源安全肯定講石油安全,但現在講能源安全,一個是油,我覺得天然氣比石油更重要,特別是隨著天然氣的普及,到了千家萬戶。

二、世界天然氣發展形勢

世界天然氣需求預測,從這些研究機構來看,在2030年之前有所提升,天然氣在2030年之前處于快速發展期,盡管現在能源轉型,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比較快,天然氣有人說是橋梁作用,有人說比橋梁還要更重要一點,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天然氣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天然氣資源也是比較豐富的,97年天然氣產量只有2.2萬億立方米,去年達到接近3.7萬億立方米。

美國頁巖氣發展速度非常之快,2000年美國頁巖氣只有232億方,05年317億方,2010年到了1530億方,后面每個五年都是大幅提升,我想技術的進步、科技的進步、成本的降低使得頁巖氣的生命力越來越強。

隨著頁巖氣的快速增長,美國LNG液化能力快速提升,美國開始出口LNG是從2016年,當年出口不到380萬噸,去年的出口已經達到了1400多萬噸,有資料顯示,到2020年,美國的LNG液化能力有可能達到6600多萬噸。前不久我看王東全(音)參加中美油氣論壇,回來寫了一個報告,美國六大LNG液化公司,如果這些項目都能夠按期投產,到2025前后有可能達到1.8億噸,屆時將成為全球最大的LNG生產和出口國。

LNG區域價格在逐步縮小,總的趨勢是這么個趨勢。去年中國煤改氣拉動氣價上漲,但總的來講區域價格在縮小。

LNG短期中短期及現貨活躍,時間關系,不詳細介紹。

這些年來,全球的LNG貿易量快速增長。07年,全球天然氣貿易量7700億方,去年到了1.13萬億方,增速3.9%。這里LNG做了大量的貢獻,LNG貿易量從07年的2264億方上升到去年的3934億方,增速5.7%。未來五年LNG貿易量將增長30%,推動形成更具有競爭力、全球化的天然氣市場。

對LNG的長期判斷,我個人認為,未來供需形勢還是比較寬松的,2021年、2020年是否會發生供需反轉,有待觀察。底下是正在生產的,中間是正在建設的,如果沒有新項目投產,新線填不上,供需就要發生了。但是右邊這張圖展示的是有些正在做決策的項目,確確實實和前幾年相比,新建項目比較少。我看今年中石油和殼牌加拿大項目做了投資決策,我想大家忽略了一個問題,我們中國周邊的管道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俄羅斯,目前我們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管道氣,每年投產380億方,有資料顯示,到2035年,對中國的管道氣出口要達到800,甚至要超過1000億方,由此可見,俄羅斯對中國管道氣出口還是有很高積極性的。如果我們在俄羅斯能多增加100億管道氣出口,大概是750億方LNG,我想對LNG市場也是很大的沖擊。遠中鐵管道也正在談,條件一成熟就要簽了,我想這對LNG市場也是很大的沖擊。所以我個人認為,LNG在2021年、2022年會有所反轉,供需都是寬松的,也許明年IEA再預測2024年也是寬松,五年一個周期。所以我個人認為未必就是2023、2021年供需寬松。

中國也在積極發展多式聯運,水路、鐵路、公路網,最近參加一些會收集的材料,在我們國家確實是一個新的業態,特別是集裝箱運輸,但是在國外技術非常的成熟。我原來用的計劃,國外的LNG罐箱發展新業態,這個技術已經很成熟了,搞高壓容器的人,說這個很成熟。在北美罐箱已經得到很廣泛的應用,美國佛羅里達洲有一個公司獲得美國能源部許可,每年可出口23萬噸的LNG,共計25年。同時也設計了一種可以載運100多個LNG罐箱的船型。在歐洲也是。在國外集裝箱運輸不是新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但是在中國是一個新的業態,這幾年剛剛在發展,包括中石油、中海油和其他公司,我個人認為,它對我們中國LNG罐箱肯定有生存空間,是一個有機的補充,否則在國外虧損的買賣是不會有人干的,西方是發展市場空間,它存在肯定有它的必要性,是營利的,但取代管道不可能,可以作為一個有機的補充,包括點狀,既可以作為儲存的裝置使用,在中國引起各個方面的重視,需要制定標準、技術規范,目前來看是制約LNG罐箱運輸最大的問題,我覺得這些問題隨著產業發展,技術標準的出臺,可能這些東西都會得到解決,包括國務院8月3號發布關于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意見,落實到某個部門去研究這些標準規范去。

今年6月份華盛頓召開的第27屆世界天然氣大會,認為天然氣是低碳、清潔、綠色、多元的“三可”能源,可靠的,可承受力的和可持續的,適用于LNG發展,減少碳排放,清潔城市空氣,實現低碳發展。

中國的油氣產業,我也在不斷思考。我覺得要幾個輪子一塊兒走。光要政策不行,我們體制要創新,技術要創新,管理要創新,國家政策的支持,非常規、低滲透、低品位,有3.9萬億可采儲量沒有動,石油儲量也相當可觀,可以靠三個創新和政策支持推動我們油氣產業的發展,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謝謝各位。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