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晚間,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及西雅特在西班牙馬德里簽署新協議。根據協議,合作方將基于各自的技術實力和產品儲備,共同開發一款電動汽車平臺,用于生產江淮大眾車型。
協議指出,江淮大眾將于2021年前引進西雅特品牌,并共同進行電動化開發。江淮大眾研發中心將于2018年底前開工建設,該中心將關注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核心領域以及其他以未來為導向的戰略。
今年7月9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西雅特在德國柏林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協議顯示,三方將共同投資在中國建立一家研發中心,并計劃于2021年建成。同時,西雅特將成為大眾在華合資公司——江淮大眾的新股東,具體將通過增資江淮大眾或者大眾中國轉讓股權達成。而作為必然的結果,西雅特品牌將在2020-2021年重返中國內地市場。
西雅特曾是西班牙最大的汽車公司,由于虧損嚴重,1983年德國大眾汽車公司買下了西雅特的大部分股份,與西班牙政府共同經營西雅特汽車公司,使西雅特成為大眾汽車公司的子公司。1990年大眾汽車獲得西雅特汽車全部股權。
成為大眾汽車公司子公司后,西雅特也走過一段輝煌路程,1985-1988年,西雅特進入中國臺灣地區,共輸入2.16萬輛,全部售完,創造了進口車空前的業績。2007年,西雅特取得了超過1.69億歐元的稅后利潤,但是轉年僅實現0.44億歐元的微利,自此陷入低迷。
2011年的上海車展,西雅特首次走進中國內地消費者的視野,大眾汽車在隨后的2012年3月將西雅特正式引入內地市場,意圖通過中國內地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興汽車市場來推廣西雅特品牌。然后,進入內地后,西雅特開始主攻二三線城市,但由于進口原因,西雅特車型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銷路并未打開。
數據顯示,2012年西雅特全球銷量32.1萬輛,同比下滑8%。其中,西亞特在中國內地市場只售出2200輛;2013年,情況變得更加慘淡,全年僅銷售1100輛。由此,西雅特在2014年初悄然退出內地市場,這也讓西雅特成了在內地市場最短命的外來品牌。
此次三方合作協議的簽署,將使西雅特借助電動汽車平臺重回中國內地市場。此外,諒解備忘錄所涉及的發展項目是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在電動出行領域所實施的綜合性舉措的組成部分。在這一領域,大眾集團與合資企業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也有多種合作。
未來兩年,該集團將新增30款新能源車型,其中50%的車型將會進行本土化生產。到2020年,大眾集團計劃在內地市場交付約4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交付約150萬輛。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