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在革命老區打一場漂亮的光伏扶貧戰

——中電投工程公司山西呂梁臨縣30兆瓦光伏扶貧項目投資建設紀實



2018-12-05 10:32:33 中國電力新聞網   作者: 王怡靈 孫凱豐 張洪星  

11月18日,中電投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電投工程公司”)剛剛過完15歲生日。11月28日,又一喜訊傳來,由該公司投資建設的山西呂梁臨縣30兆瓦光伏扶貧項目正式并網發電。“中電投30兆瓦集中式光伏電站項目正式建成并網,是我縣光伏扶貧項目的一個標志性工程,對全縣脫貧攻堅和經濟轉型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臨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李雙會在出席并網儀式時發表講話。

至此,我們再次回顧和領略了一家著名央企下屬專業化公司的實力:在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中電投工程公司項目團隊克服了工期短,任務重,征地協調量大,設備供貨緊缺,山地施工坡度大,地形地貌復雜,連續降雨,提前降雪等諸多極限困難,使得項目如期并網發電,盡顯了央企的大家風范和責任擔當,為革命老區的人民帶來了溫暖,更為他們“電”亮了希望之光。

這一仗,他們打得非常漂亮!

專業扶貧 把專業化優勢變成扶貧動力

山西臨縣,曾經的紅色樞紐和革命的后方基地,如今卻是國家級貧困縣、山西省1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呂梁市特困地區貧困人口最多、扶貧任務最重的縣。上級下達給臨縣的光伏扶貧指標,占呂梁市光伏扶貧指標的二分之一、山西省的七分之一。打贏臨縣的光伏扶貧攻堅戰,已經擺在了至關重要的位置。

“全縣在建的358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中,這個項目最大,但站址條件是最差的。”臨縣政府扶貧辦公室主任陳順告訴記者,他所指的“這個項目”,就是中電投工程公司控股投資建設的臨縣榆林山林牧場30兆瓦光伏扶貧項目(簡稱“臨縣光伏扶貧項目”)。該項目總體規劃容量為90兆瓦,一期30兆瓦,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建設。據悉,在中電投工程公司決定參與該項目投資建設之前,曾經有兩家企業進行過實地勘察,最后因為地址條件過于惡劣、工程難度大而選擇了放棄。

然而,在中電投工程公司與臨縣當地政府的初次“碰撞”中,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一開始,政府對我們是有疑慮的,磨合困難重重。”臨縣中電投新能源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電投新能源發電公司”)董事長孟長軍告訴記者。該公司是由中電投工程公司(控股)和臨縣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臨縣政府所有)共同出資成立,作為臨縣光伏扶貧項目的業主單位對項目實施管理。

“企業的品牌信譽如何,有什么樣的技術支撐,團隊的專業能力怎么樣?因為不了解,這些都是我們最初猶豫的原因。”分管臨縣光伏扶貧項目的縣委常委高澤榮表示。

為了打消政府疑慮,中電投工程公司在銀行融資遲遲不能解決的狀況下,采取先行墊資建設的方式,首先解決了資金不能到位的難題,不僅展現出了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干好項目的誠意,也為項目按期投產節省了時間。

9月8日,臨縣光伏扶貧項目正式開工。都說臨縣的氣候是十年九旱,但今年九、十月份頻繁的雨水讓項目管理與施工人員措手不及,加之站址所在山體最大坡度可達45度以上,給項目施工帶來了極限挑戰。

“8月底進場的時候,道路還未完全修好,我們徒步了4公里才到施工區,現場沒有水沒有電沒有網,那一陣和家人都‘失聯’了好幾天。”該項目升壓站工程負責人成金義無奈地說。

“在45度以上的山體坡度上建設光伏電站,從未有過,也不敢想象。9月進場勘察碰上雨季,在上山過程中遇到山體滑坡和泥石流,車輛直接被沖到了山側的溝壑中。施工高峰期,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現場有近500人吃住在山上,要從20多公里外的村里引水,再用小罐車拉到山上,每天馬不停蹄,也僅僅只能保障施工和生活用水的最低限度。這是我碰到過的施工條件最艱苦的一個工程項目。”該項目施工負責人周武斌記憶猶新。

據項目部項目經理張洪星介紹,臨縣光伏扶貧項目的主體施工期正值雨季,下一場雨停兩天工,9月累計只有10天的有效施工期。“由于山體坡度大,現場有三分之一的樁基需要進行人工打樁,一臺履帶自動打樁機,一天可以完成三百多根樁,而人工打樁,一天只能完成五十多根,光是打樁的工期,我們就多花了一個月時間。”張洪星深有感觸,“由于山體溝壑縱橫,為了保證光伏板的最佳傾角,現場有一半的支架孔位對不上,需要現場另外打孔,增加的工程量非常大。”

由于工期緊,材料供應和安全運輸也是很大的難題。項目部便派專人赴各個廠家定點催貨,用“貨到人回”的模式保證了工程進度。另外,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砂石料、水泥、石灰等原材料價格呈現翻倍上漲的態勢,加之項目現場及周邊環保要求高,這些基礎材料在當地基本屬于禁采狀態,項目部只能從幾十公里外的地方采購材料,使用車輛牽引材料車的方式,通過二次倒運,將材料運上陡峭的山坡。上山道路狹窄陡峭,給運輸安全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一天中經常能看見綿延數公里的運輸車隊在不停轉運。

“我們前后兩次在沒有提前告知項目部的情況下到過現場,第一次下著小雨,我們發現施工現場井然有序,小雨天氣并沒有對作業人員造成任何影響;第二次是中秋和國慶節期間,項目現場的人員依然在正常作業。”陳順說,“這種精神讓我們非常感動,我們向中電投工程公司上海本部寄送了嘉獎令,表達了縣委縣政府誠摯的謝意。”他們的實際行動也感染了政府,在送出線路和進場道路征地等一系列問題上,很多工作都是臨縣縣長和縣委書記親自出面協調。

從第一根樁基打樁到項目竣工,歷時81天,中電投工程公司項目團隊完成了正常工期6個月的工程建設任務,而且沒有發生任何安全環境和質量工藝問題,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創造了山地光伏建設的奇跡。高澤榮表示,“在接觸過程中發現,中電投工程公司是一家專業性很強的公司,管理流程和體系規范,技術過硬,人員素質高,工作作風嚴謹,非常值得信賴。”

10月23日,在呂梁市政府召開的臨縣光伏扶貧項目建設推進會上,中電投新能源發電公司作為臨縣政府指定的正面典型企業代表發言,贏得陣陣掌聲,這是對政企良好合作的最好注釋。

以專業扶貧,在臨縣光伏扶貧項目上,中電投工程公司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展示了一家集“科技創新、資源開發、工程管理、投資運營”于一體的綜合性能源服務商的實力與形象。

行業扶貧 讓光和電傳遞央企責任

在山西,流行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山西脫貧看呂梁,呂梁脫貧看臨縣”。山西省呂梁市臨縣,這個在戰爭年代被譽為晉綏邊區“烏克蘭”的偉大革命之鄉,因地處山區、耕地面積少、生存條件差,長期制約著當地經濟和民生的發展。

貧困村246個、貧困戶39168戶、貧困人口90607人,貧困發生率達15.77%,這是截至2017年底,數據統計的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的貧困狀況。

2017年底,光伏業界熱議許久的補貼下調方案終于塵埃落定。作為國家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光伏扶貧的價格不降,凸顯了政策傾斜,也可以看出國家打贏精準扶貧這場攻堅戰的決心。

歷史的車輪碾過歲月的塵土,沿著老一輩革命家光輝的足跡,中電投工程公司踏上扶貧攻堅之路。2018年,他們承載著央企的責任駐足這里,帶著強大的實力和十足的誠意,憑借在業內累積的業績和口碑、以科技創新作為強力支撐,通過投資建設高端光伏電站,在革命老區為扶貧攻堅作貢獻。

作為國家電投集團工程服務平臺,中電投工程公司全面承擔著國家電投電源建設管理任務,同時擁有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科技創新能力和專業化管理能力,幾年來承擔了大量的光伏“6·30”建設任務,包攬2018年約80%的光伏領跑者項目建設任務。在馬來西亞承擔并完成了50兆瓦光伏電站總承包項目,光伏建設規模超過120萬千瓦。同時,自主投資開發建設超過100萬千瓦風電場和光伏電站。

黃土高原東部光照資源充足的先天優勢,賦予了臨縣光伏發展得天獨厚的條件。于是,在發展光伏產業與破解深度貧困難題上,臨縣政府與中電投工程公司找到了新的契合點。

“為什么做這個項目,首先扶貧是一個大事,是央企責任的較好呈現。通過光伏扶貧,把我們的先進技術應用到這個項目上,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效益,這是行業扶貧優勢的有力體現。”中電投工程公司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楊永鋒說,“我們的新能源大數據中心對山西全省的新能源資源進行過普查,也與當地政府有了較好的互信和默契。目前,在山西,我們有300兆瓦已投產的新能源項目和650兆瓦已核準項目,另外還有1500兆瓦左右的項目儲備。”

這些年,憑借一手漂亮的“技術牌”,中電投工程公司的新能源項目投資開發建設高歌猛進,完成好臨縣光伏扶貧項目,中電投工程公司是自信的。然而真正的原因,是作為央企踐行國家電投精準扶貧的優良傳統、積極參與國家扶貧戰略實施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通過努力讓革命老區一部分百姓早日脫貧的堅定信念。

據初步統計,臨縣光伏扶貧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可達4236.38萬千瓦時,年均有效可利用小時數1275.46小時。以供電標煤耗0.315千克/千瓦時為基準,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3344.6噸,減排二氧化硫約97.44噸,二氧化碳約388.48萬噸。在增加發電量的同時,對當地大氣環境質量不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光伏扶貧具有見效快、穩定性高、收益期長、貧困戶投入少等特點,近年來,已成為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該項目每年可為臨縣帶來收入1453.1萬元,除49.6%的運營成本外,其余全部用于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村公益事業、公益崗位、公益獎補。此外,在項目運營的前三年,將每年從項目收益中拿出3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扶貧,使臨縣1000戶貧困戶每戶年可增收3000元。

一種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效益正在逐漸顯現。

以行業扶貧,中電投工程公司走在了前列,不僅以高品質電站,在臨縣打造了一個引領和示范效應的標桿項目,也以專業化的管理、強大的技術、先進的文化理念,為臨縣當地帶來了亮眼的社會效益。

產業扶貧 為貧困村搭建“綠色銀行”

在臨縣,中電投工程公司想通過光伏扶貧電站投資建設,打通一個可持續解決貧困問題的扶貧產業鏈。

如今,一塊塊藍色單晶硅整整齊齊地匍匐在山體,在源源不斷地吸收陽光、將涓涓細流傳輸到電網、讓貧困戶獲得”陽光收入”的同時,也為從“輸血”到“造血”的產業扶貧找到了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出路。

“在攻堅深度貧困上,我們的決心非常大,這個項目是臨縣第一個、也是呂梁市大型光伏扶貧項目,為臨縣脫貧攻堅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它也是推動臨縣經濟轉型發展的第一批清潔能源項目,對于臨縣轉型跨越的意義非常重大。”高澤榮表示。

政府利用少量資金聯合央企解決當地貧困問題,帶動產業聯動發展;企業利用光伏扶貧工程項目履行社會責任,展示企業文化和形象;貧困戶獲得收入的同時,也促進了與外界交流和觀念的轉變,還能獲得就業和提高工作技能的機會。

一種三贏格局的輪廓,正在臨縣當地日漸清晰。

記者從賀東紅處獲悉,臨縣光伏扶貧項目在施工高峰期,直接安排當地勞動力1000余人參與現場施工,共支付勞務費5888.92萬元。

在拓展就業方面,中電投工程公司項目部大膽吸收、培養和使用當地雇員,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大大提高了當地雇員的專業技能和對光伏項目的認識水平,有效實現了屬地化管理。

同時,該項目的開發建設,也帶動了當地相關產業如建材、交通運輸業,擴大就業、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據估計,該項目將為貧困農民帶來每年38萬元的荒地租賃收入,25年將累計為貧困戶創收950萬元;帶動當地建材和運輸業收益2400多萬元,為地方財政創收利稅每年近600萬。

在業界關心的環保問題上,記者得知,臨縣光伏扶貧項目所處的站址地貌為中山區,地形起伏較大,屬于生態脆弱區,植被覆蓋率約為40%~50%,項目用地性質大部分為荒地、未利用地。在該項目策劃與設計過程中,中電投工程公司把環保和水土保持放在首位,堅持不動用機械進行場平施工,小心翼翼人工鏟除灌木荒草,不動地表土,留下寶貴的植被根系,為植被盡快復原打下了基礎。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為了方便村民出入,項目部義務為當地村民修建了8條田間道路,這是作為央企,通過光伏扶貧項目投資建設履行社會責任的又一成果。

以光伏電站建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中電投工程公司的這一扶貧模式,為臨縣地方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造血”功能。更重要的是,臨縣光伏扶貧項目的成功建設,也為臨縣向清潔能源轉型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增強了信心和動力。“目前,我們在項目現場設計了一個觀景平臺,等項目真正投產運營后,將開發光伏電站旅游觀光業務,打造拉動臨縣旅游業發展的新亮點。”賀東紅如是說。

拾伍芳華,砥礪前行。來路跌宕起伏,去處藍圖繪就。作為這一場脫貧攻堅行動的積極踐行者,中電投工程公司肩負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充分發揮央企專業化公司的技術優勢、管理優勢和資本優勢,參與到國家扶貧脫貧的宏偉事業中來,為革命老區書寫了共同致富的美麗新畫卷。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革命老區,光伏扶貧,中電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