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競爭格局
羅蘭貝格和亞琛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通過建立“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比較不同國家的競爭態勢,其研究的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包括三個維度:第一,技術,即本土整車廠生產的汽車的技術發展現狀,以及全國性新能源汽車補貼項目對汽車發展的支持;第二,行業,即汽車行業中,由全國的車輛、系統和零件的生產所創造的區域性價值;第三,市場,即根據現有客戶需求計算的全國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具體衡量如下:
技術層面:法國處于領先地位
從2018年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的技術維度看,排名前三的國家為法國、德國和韓國;中國排名第六。
法國在技術層面仍處于領先地位。法國整車廠提高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量,擴展了過去相對狹窄的產品線,但仍主要關注低成本、高性價比的小型純電動汽車。德國整車廠的產品組合更加豐富,重點轉向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與純電動SUV,導致德國的技術指標得分與去年相比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了第二位。韓國整車廠近年來推出了越來越多高性價比的車型,并反映在了終端零售上,韓國的排名也由此逐漸上升,在技術層面上超過日本,位居第三。日本整車廠在現有的產品組合中增加了電池容量較大的新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量占比有望加大。由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電動續航里程較短、電動最高時速較低,其產量占比的增加將一定程度上拉低日本整體電動汽車的技術能力水平。而且由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池容量較低,大部分車型所配備的充電技術也較為基礎。
行業層面:中國處于領先地位
從2018年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的行業維度看,中國電動汽車與電池生產增長快、預期高,在行業層面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美國居于第二位,純電動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量實現了高達100%左右的增長。德國的增長率與美國持平,但總體而言,德國的電池生產較為欠缺,在行業層面上排名第五,落后于日本和韓國。日本排名第三,但韓國的電池生產占全球的份額高于日本。
中國的地位主要是基于近兩年頒布的多項相關政策,在未來幾年內,中國有望保持總體領先地位。
市場層面:中國處于領先地位
從2018年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的市場維度看,各國電池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都十分可觀,排名前三的國家有中國、法國和德國。中國純電動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新注冊車輛中的占比超過了2%,成為首個超過這一比例的國家;法國相比德國絕對銷量較低,但市場占有率略高;德國純電動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新注冊車輛中的比例約為1.5%,在市場層面位居法國之后,排名第三。
電動汽車行業發展前景
統計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在中國國內市場較好,特斯拉在美國市場較受歡迎。未來,全球電動汽車的銷量預計將大幅提高,其主要動力來自于中國與歐盟28國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而設立的嚴格的法規框架。據羅蘭貝格預測,2021年中國依然保持電動汽車行業的領先地位。2021年,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量為684.3萬輛;美國排名第二位305.8萬輛,產量不到中國的50%;德國排名第三,累計產量為224.7萬輛。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