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國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出臺。其中明確,要“提高純電動乘用車續駛里程門檻要求”,并“降低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新能源貨車補貼標準,促進產業優勝劣汰,防止市場大起大落”。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27萬輛和125.6萬輛,同比均增六成;其中,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大漲。在幾乎不可遏制的下行汽車消費大環境下,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出了漂亮的增長弧線。那么,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新政出臺,對行業影響幾何?
新能源引領中國汽車產業“換道超車”
2013年以來,中國啟動了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支持措施逐年豐富。各大部委先后推出數十項政策措施,涵蓋技術創新、研發生產、購置補貼、稅收優惠、推廣使用、準入監督、安全監督等各個方面,涉及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充電設施等全產業鏈環節。國家形成扶優扶強的政策導向,持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此外,主管部門還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擴大開放,取消純電動汽車合資家數限制,在自貿試驗區開展放開新能源汽車合資股比限制試點工作。
放眼全球,受益于連續多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的明確以及產業規劃、配套政策的系統出臺,中國在新一輪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中搶占了先機。近三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增長勢頭迅猛。
“后補貼時代”挑戰中蘊藏機遇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的增大,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新政的出臺已在業內預計之中。有分析認為,補貼退坡是合理的,但會給產業帶來一定壓力,需要新能源車整車、電池、材料等全產業鏈共同降本增效,應對補貼退坡影響。在補貼退坡的同時,應繼續加強對使用端的支持力度,如差異化交通管理、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二手車等,并盡可能明確“后補貼時代”的扶持政策,包括延長免征購置稅、雙積分等,給行業明確預期。
當然更要看到,國家補貼的退坡、非限購城市銷量占比的提升以及優質車型的不斷涌現,將促使政策對銷量的影響減弱,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將過渡到“消費驅動”。
如何看待進入“后補貼時代”的機遇?一些前景已經可以描摹。
首先,電池技術會更為成熟、成本會更低。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表示,新能源汽車代表了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而純電動是未來的推廣趨勢。估計電池系統價格在5年之內會降低至每千瓦時100美元左右,在這一水平上,新能源車跟傳統車的性價比就可以競爭了,“預計在2025年之后會形成爆發式大發展”。
其次,要加強儲備和市場培育。特別是加強核心和前瞻技術儲備,以及私人消費市場培育。
第三,新能源汽車會更加智能化。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認為,目前中國的人工智能、移動通信網絡、動力電池等技術的結合,可以推動智能汽車發展走在前列。以后汽車將不僅是代步工具,更是智能助手,會延伸為人離不開的一部分。
歐陽明高也認為,面向2035,我們將迎來新能源智能化電動汽車新時代。現在的新能源汽車處在初級的“電動汽車”階段,經歷新能源和智能化并行發展,將會進入新能源、智能化、電動汽車新時代。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