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秸稈“變身”生物炭 空殼村走上逆襲路

2019-04-24 10:40:02 四川日報

4月19日一大早,一輛載著9噸廢木料和秸稈的貨車,停在了平昌縣白衣鎮黃鶴村村口。這些過去難以消化的農業廢棄物如今成了黃鶴村脫貧致富的寶貝。

從2017年起,平昌縣引入科技企業發展秸稈能源化利用綜合開發項目,并在鄉村試點建設炭化合作社,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扶貧模式,讓昔日的空殼村實現了從依靠“輸血”到自我“造血”的轉型。

生態循環產業帶動村集體增收

記者走進黃鶴村一間600平方米的秸稈炭化生產車間,兩臺高大的圓柱形設備正在運轉,一旁連接著煙道,經過冷凝、洗滌、過濾等工藝,褐色的木醋液被分離出來,而在圓柱形設備底部,經過6個小時700攝氏度的熱裂解過程,原來的秸稈變成了黑色的生物炭。

“整個過程可以做到上不跑冒、下不滴漏。”黃鶴村駐村第一書記王照明指著這套設備說,生產過程無污染、噪音小。

車間一旁堆放著剛剛出產的黑色生物炭,“這些炭一噸可以賣到2000元,我們從外面收購的秸稈廢料是240元/噸,價值翻了7倍多。”王照明說。

生產出來的生物炭、木醋液等初級炭制品由縣上引進的一家科技公司統一收購。王照明介紹,每噸生物炭的賣價是2000元,每噸木醋液的賣價是800元,車間每天能生產1.5噸生物炭和1.5噸醋液,除去原料費、人工費、水電費等成本,每天能有1500元的利潤,年收入能達50萬元左右。

“過去,地里的秸稈都是直接點把火燒了,現在村民把秸稈賣到合作社,不僅保護了環境,還有收益。”王照明說,黃鶴村還與周邊3個木料加工廠簽了協議,“他們每天都會拉一車廢木料來,保證車間24小時不停運轉,前幾天我們剛賣了一批生物炭,收入7萬多元。”

這項“變廢為寶”的產業改變了黃鶴村空殼村的歷史。“我們村是建檔立卡貧困村。”王照明說,2016年前,村里集體經濟收入為零,2017年靠出租塘庫收入也僅有1萬元。去年,秸稈炭化車間試運行雖不足半年,已為村集體帶來11.7萬元的收入。

扶貧新模式讓村民變股東

李金貴是村里的貧困戶,由于缺乏技能,過去只能在家里種點糧,勉強維持生活。去年開始,他成了秸稈炭化車間的一名工人。“在這里一天能掙120元。”李金貴說。

村民不僅能在車間獲得務工收入,還能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扶貧模式參與分紅。

“我們村成立了炭化合作社,整合了產業扶持資金、貧困戶項目增收資金、上級安排到村的資產收益試點資金等50余萬元投入到合作社,再以股權方式量化給村民。”王照明說,全村88戶貧困戶全部加入合作社,非貧困戶則自愿以現金入股,年底按照實際收益分紅。

由于去年合作社的利潤未達到3萬元,按照年收益5%進行保底分紅,一個貧困戶共分得75元。“今年車間運轉,預計每個貧困人口能夠分紅500元左右。”王照明說。

“秸稈炭化車間廠房占地少,建設成本較低,生產工藝簡單,村民稍加培訓即可上手。”平昌縣扶貧開發局局長何修德介紹,全縣按照統一設計、統一培訓、統一管理、統一定價、統一回收,分村建設、分村經營、分社核算的“五統三分”原則建設炭化合作社,產品由企業統一回收,避免合作社之間不良競爭。目前,該縣已有13個村成立了炭化合作社,有3家秸稈炭化車間已投運。

目前,該縣正在籌備建設生物質能源產品深加工廠,最快今年5月,深加工生產線就將投入運行。(□本報記者史曉露)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