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74萬臺,同比下降12.1%。這是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的同比最小降幅,說明近幾個月汽車市場呈現出逐步回升復蘇的較好態勢。與此同時,3月零售銷量環比2月增加48.2%,為近期最強。”近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乘聯會汽車市場研討會上表示,今年3月的汽車市場除了呈現“穩中有升”的趨勢,還表現出了“兩極分化”的特點。
其中,各大類車型的增速分化比較明顯。轎車零售同比下降12.0%,SUV零售同比下降10.7%, MPV零售同比下降20.2%。此外,各類品牌的銷量也呈現出持續分化的態勢,其中豪華車銷量同比增加7.5%,主流合資品牌銷量同比下降12.3%,自主品牌銷量同比下降15.7%。崔東樹直言:“目前來看,日系和德系市場表現較強,自主品牌壓力仍然不小。”
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車市場大多數車型和品牌銷量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逆勢增長,延續了穩定的上升態勢。據崔東樹介紹,依托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延續期的利好,3月新能源銷量11.1萬臺,同比增速100.9%。
今年一季度累計批發新能源車25.4萬臺,累計增量13.7萬臺,批發累計增速達到了117.8%。“今年新能源汽車的表現可以用‘開門紅’來形容。”除了增速驚人外,崔東樹還特別指出,3月A級電動車占純電動車銷量的55.0%。在他看來,這是新能源汽車實現更高質量增長的一個好信號。
3月26日,2019年新能源補貼政策正式發布,雖然補貼的金額減少,門檻提高,但在崔東樹看來,這樣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符合從補貼推動轉向市場選擇的動力轉換趨勢,補貼政策變化基本符合近期預期。
此外,原有的補貼政策延續期近兩個月,這也讓今年的補貼調整過渡期減少。他向記者坦言:“這樣的政策的補貼時間段安排是重大的利好拉動,對車市的新能源車增長帶來很好的增量效果。”
在市場信心充足和補貼政策落地到位的雙重利好下,2019年國內新能源車發展好于預期。崔東樹表示:“按照2018年新能源車120萬臺基礎,原預測2019年新能源車160萬臺,目前應調整10萬臺增量,預計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70萬臺。”
雖然新能源汽車在車市寒冬中扮演了“火車頭”的角色,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但崔東樹同時提醒,各大車企仍需“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兩手抓”。他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石油開采水平和轉化率也有很大提高,未來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供給或許會比預期更久遠、更穩定。
“目前傳統車企的核心技術優勢仍在發動機、車身、底盤等,這些核心技術能帶來較高的盈利。而電動車的電池、電機尚不能取代發動機的盈利效果。”崔東樹說。
正如他所言,目前汽車企業的普遍情況是“傳統燃油車業務掙錢,新能源汽車業務虧錢”。因此,在新能源汽車資金壓力巨大的情況下,簡單鼓勵企業放棄掙錢的業務,全力做虧錢的事,并不符合商業邏輯和市場規律。他說:“通過雙積分政策鼓勵車企將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優勢互補,實現新能源車與傳統車的合理比例結構,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協同發展是現階段的主流車企的必然選擇。” 崔東樹指出,尤其在不同使用場景下,燃油車與電動車各有優勢,短期內不能等效替代。
自4月1日起,我國制造業增值稅下調3個百分點,在崔東樹看來,這將成為車市的重大利好消息,4月乘用車零售也因此有所改善。“目前制造業各行業的價格相對穩定,進口和高端汽車官宣降價較快,有利于消費觀望心態的改善,幫助高端豪華車持續走強。”
崔東樹還指出,目前金融條件改善、中美貿易摩擦邊際緩和、基建投資預期升溫等因素有利于卡車市場改善。同時,大中型客車市場受新能源補貼政策促進,也實現了大幅增長。“一般來說,消費者的購買力是緩慢釋放的,因此車市走出寒冬需要時間。相信今年推出的各項利好政策將溫和推動乘用車市場的回暖。”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