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靈活的市場機制緩解消納壓力
進一步完善西北新能源跨省跨區交易機制
著力提升能源協調發展水平,進一步做好清潔能源消納工作,是2019年能源領域重點任務之一。在可再生資源豐富的西北地區,如何通過完善市場交易機制的建設有效促進新能源消納更顯迫切。
近日,由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開展的“促進西北地區新能源消納的跨省(區)交易機制研究”課題報告對外發布。報告指出,西北區域跨省跨區交易近年來快速發展,對促進新能源消納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現行跨省跨區交易機制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交易品種將有助于挖掘跨省跨區能源優化配置的潛力,提高外送電量中新能源電量占比。
跨區外送:增加發電權交易挖掘受端省份接納能力
西北地區整體電力富余,需要通過外送解決電量消納問題。目前,西北地區跨省跨區交易主要分為通過直流通道送往中、東部省份的跨區域電能交易和西北地區內部五省(區)之間的省間電能交易。其中,跨區域電能交易以中長期交易為主,同時結合短期跨區富余可再生能源現貨交易進行。前者通過火電機組與新能源打捆形成穩定出力再進行外送,后者對新能源電量外送的針對性更強,方式更加靈活。
當前,西北區域跨區外送電價比受端省份本省上網電價更加具有價格優勢,富余可再生能源現貨交易又能夠以更加靈活的價格參與交易。外送電力的經濟性促使西北區域近年來跨區交易增長迅速,2017年交易電量超過該地區全年總發電量的15%。
然而,受受端省份接收能力和接收意愿的影響,利用跨區交易有效消納新能源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報告指出,從2017年交易數據看,西北地區跨區外送電量中新能源占比尚不足30%。若要進一步加大外送電量中的新能源占比,則要克服受端地區發電企業利益和接收外來電能之間的矛盾。
報告建議,通過尋求靈活的市場機制緩解消納壓力。具體而言,西北跨區外送交易機制可在現有中長期雙邊協商為主的基礎上,加入送端地區新能源機組與受端地區火電機組的發電權交易機制。發電權交易可以挖掘跨區輸送受端省份的接納能力,在保證新能源和減發火電機組雙方利益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消納。
同時,增強新能源預測精度,加強系統靈活性等也是進一步促進西北區域新能源消納的重要舉措。此前,由于新能源預測精度不足,導致實際出力與預測出力存在較大誤差,給發電計劃的制定帶來很大困難,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跨區外送新能源電量占比的提升。報告建議對新能源發電站設立合理的預測獎懲機制,激勵其提升預測精度;電網調度運行部門加強發電計劃的優化制定,實現多能源協調互補。另一方面,充足的系統備用以及靈活性,可以在制定跨區外送電量計劃時加入更多的新能源。建議加強系統備用管理,增強省間互濟,充分挖掘省間備用的潛力。
跨省交易:建立短期現貨交易平臺增強省間互濟
西北區域地域廣闊,各省資源分布存在一定差異,發電成本也不盡相同。比如,甘肅、新疆新能源裝機大,本省(區)就地消納存在很大困難;青海水資源豐富,水電機組占比高,但隨著近年來光伏發電迅猛發展,青海出現了中午電源出力大無法消納,夜間電源出力小無法滿足負荷需求的特點;陜西、寧夏新能源消納壓力相對較小,但在冬季火電機組調峰容量受限時,中午仍存在棄風棄光的情況。
由于西北地區僅青海省的冬季用電量超過發電量,存在季節性短缺情況,而其余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富余,因此省間電能交易以甘肅、寧夏、新疆送青海為主。這種現狀使得電量富余省具有較強的電力外送意愿而接受電力意愿較弱,部分省份甚至限制外購電量的交易規模。
省間交易頻繁,但交易電量不大是西北地區省間電能交易的主要特點——交易電量僅占總用電量不足5%。報告指出,目前西北地區省間通道傳輸能力整體富余,負載率水平不高。進一步開發省間互濟,打破省間壁壘,需要設立更加靈活的交易方式,提升市場化程度,利用西北地區內部資源互濟促進新能源消納。
報告建議,將西北各省(區)存在消納困難的新能源與相鄰火電比例較高省(區)的火電機組逐步嘗試開展跨省發電權交易,促進火電機組占比較高的省份更加積極地參與西北區域內的新能源協調消納。同時,鑒于西北地區各省(區)新能源運行各有特點,建議西北地區各省(區)在即將發生新能源棄電時段,與相鄰火電比例較高且有剩余調峰容量省份的火電機組開展省間富余新能源現貨交易,在保證新能源和火電機組雙方利益的基礎上,促進新能源消納。
“電力市場環境下的交易機制是決定市場運行效率和交易規模的核心因素。有效的交易機制可以促進供需雙方積極參與市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國家能源局西北能源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局將繼續以問題監管為抓手,結合西北區域新能源消納困境進行課題研究,以期形成后續成果運用。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