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宣傳的兩筆投資達到2800億,但從目前的造車新勢力的融資情況看,最高的蔚來汽車融資規模也就200多億元。]
“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這是恒大在2018年年報中對旗下新能源汽車提出的明確目標,也是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造車規劃上的野心彰顯。
與上述目標相呼應的是許家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里的“一擲千金”。繼6月11日宣布在廣州南沙投資1600億元建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之后,6月16日,恒大又與沈陽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將在沈陽市投資1200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等項目。
兩筆投資金額高達2800億元,恒大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可謂大手筆,短期內恐怕鮮有來者,但對于新能源汽車這個高資本和技術門檻的行業,千億投資能否助力恒大在未來的市場中攪動一池春水,目前誰也給不出答案。
靠“買買買”支撐
“前途難料”。對于恒大以重金跑步入場,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多位分析人士對記者表達了上述觀點。
在他們看來,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淺層的邏輯可以有很多。比如,在政策的助推之下,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巨大;其次,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啟動和爆發都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地產商,恒大在全國范圍內有大量的商業和住宅,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去布局充電設施,與造車業務產生協同效應;第三,隨著移動出行業務的成熟與發展,恒大可以利用其在基礎設施上的“地利”,布局網約車等出行服務;第四是大生態圈的概念。
業內一致認為,隨著智能汽車的成熟,未來汽車不再是一個出行工具,而是連接出行與生活方式的紐帶,眼下恒大在健康、醫療、養老等領域有深度布局,這些業務未來理論上是可以與汽車結合起來,為消費者構建一站式的生活圈。
“從表面上看,上面的邏輯都可以說得通,但這樣的生態和邏輯能不能形成一個閉環,還存在很大的變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他并不看好包括恒大這樣的資本跨界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在資金上可能沒問題,但是在技術積累、對于產業和行業的理解上,他們目前最多只是踏入了半只腳”。
但恒大對其未來充滿信心。在2018年財報中,恒大表示“已經完成布局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去年9月,恒大以145億元入股廣匯集團,成為其第二大股東,為以后新能源車的銷售鋪路。在與FF正式分家之后,今年1月15日,恒大集團旗下恒大健康以9.3億美元收購電動汽車公司NEVS的51%股權,1月29日,恒大健康發布公告,斥資1.5億歐元入股瑞典超級跑車品牌科尼賽克,并與其成立合資項目公司。
隨后,恒大宣布以近10.6億的價格收購卡耐新能源58%的股份,后者是一家于2010年5月成立的專注三元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技術企業。在這之后,恒大又注資1億元成立恒大智慧充電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服務。
3月,恒大健康公告稱,以人民幣5億元收購泰特機電有限公司70%股份,后者持有總部位于荷蘭的輪轂電機及電動汽車傳動系統的研發生產企業e-Traction公司100%的股份。當地時間5月30日,恒大又與英國一家輪轂電機制造商Protean簽訂了全資收購協議。
“版圖已經搭建起來了,但競爭力怎么樣,是不是有前景,還很難說。”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恒大入股或收購的企業從目前來看,并沒有展現出其競爭優勢;其次,對于輪轂電機該人士心存質疑“這并非當下的主流技術路線”;第三,這些通過收購“拼湊”起來的版圖,如何能夠實現協同,恒大在這方面本身并沒有太多的技術積累和管理經驗,如何來運作和整合這樣一個版圖跨越南北的新能源“大帝國”?也是他表示存疑的焦點。
新能源車前景幾何
“恒大宣傳的兩筆投資達到2800億,但從目前的造車新勢力的融資情況看,最高的蔚來汽車融資規模也就200多億元。所以恒大的2000多億是不是有必要?多久完成投資布局?”上述分析人士認為不應該對這一數字給予太高的期待。同時,對于廣州南沙基地年產100萬輛整車、50GWH動力電池的產能,他也持保守態度。“且不論這一產能什么時候能夠達到,從目前來看,即便是比亞迪、北汽、上汽這些主流的車企,新能源要達到年銷百萬輛,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數據顯示,2018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僅僅達到25萬輛。
更何況今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增速已經在放緩,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0.4萬輛,僅增長1.8%,1~5月銷量46.4萬輛,同比增長41.5%。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自6月26日起正式退坡,至2020年底前退坡正式到位,業內預測,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車銷量還將出現進一步波動的情況。
對于恒大這類新入場者,面臨的不僅僅是技術和積累的問題,還包括成本和市場的挑戰。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連慶鋒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談到,到2023年,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可能與傳統燃油車的成本追平。但這種追平是建立在企業有平臺化技術、有市場規模和銷量的基礎之上的,對于恒大這類新軍,能在短期內構建起平臺優勢,并在銷量上實現突破嗎?
傳統市場之外,幾乎所有的車企都在布局出行市場,但事實上,從目前來看,出行市場無論是網約車還是分時租賃業務,也都在高投入和長回報的業態下摸索,尚未找到一條清晰的盈利路徑。積極擁抱新能源汽車,會將恒大帶向何方,有待觀察。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