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進口天然氣價格主要與國際油價掛鉤,但中國的天然氣增量很大程度上來自“煤改氣”,或許與煤價掛鉤的天然氣定價模式值得研究。
近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總經理助理陳剛到汾渭能源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考察調研,雙方共同探討研究掛鉤煤價的天然氣定價新模式。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編著的《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8》顯示, 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2018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占比為7.8%,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煤炭消費占比為59.0%,同比下降了1.4個百分點。
“中國是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把天然氣進口定價與煤價掛鉤聯動更符合中國國情。”陳剛表示,用清潔高效的天然氣替代煤炭,由氣電替代煤電,是我國能源清潔化轉型的大趨勢。在真實的市場場景中,中國天然氣需求增量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煤改氣”。汾渭能源發布的煤炭價格指數在國內外市場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希望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探索研究設計出與煤價掛鉤的天然氣定價新模式。在標桿煤價的基礎上,加上二氧化碳及PM2.5的減排價格以體現天然氣的清潔價值,這一新模式將為中國天然氣市場化定價、天然氣海外采購提供有市場意義的價格參考。
氣價與油價掛鉤的傳統源于歐洲。如今,國際市場上,LNG長協價格與國際油價掛鉤幾乎是約定俗成,但針對買家的不同需求,定價方式日趨靈活。今年4月,荷蘭皇家殼牌公司與日本東京天然氣公司簽署了一份與煤價掛鉤的LNG長協,打破了市場慣例,創造了新的定價模式。
受地緣政治、市場投機等綜合影響,國際油價金融屬性強,跌宕起伏、波動劇烈;與之掛鉤的進口天然氣價格受影響較大。隨著我國原油、天然氣進口依存度日益攀升,國際市場油氣價格劇烈波動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傳導越來越直接,影響越來越大。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建立與煤炭價格掛鉤的科學合理的天然氣定價體系,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有著戰略性意義。
汾渭能源副總經理劉晶表示,目前,汾渭能源與超過80家世界500強企業合作,全面跟蹤、研究中國煤炭產業。公司旗下信息平臺中國煤炭資源網發布的CCI指數能夠指導內貿到進口、從動力煤到煉焦煤、從內地到港口、從生產到消費的主流煤炭流通環節,真實地反映了中國煤炭現貨在市場中的實際交易價格,已成為國內煤炭長協機制的有效補充。
劉晶表示,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是重要的國家級能源交易平臺,希望與交易中心加強交流合作、加強信息分享和經驗交流,共同研究探討掛鉤煤炭的天然氣定價新機制。
汾渭能源總部坐落在太原市尖草坪區濱河東路一座幽靜的森林公園里。公司創建于1998年,是中國最早的能源咨詢企業之一,創辦并運營著中國煤炭資源網。據了解,目前汾渭能源掌握的中國煤礦基本信息及產能數據庫由全國25個產煤省(市、區)在籍的6092座煤礦數據組成,合計生產能力55.21億噸。
汾渭能源從2007年開始建立CR指數系列,2012年與國際研究機構合作共同建立中國煤炭的定價與結算體系,并將CR更名為CCI指數體系。目前已完成80個價格指數(中轉地15個、生產地45個、消費地20個)及其配套的質量與距離升貼水,基本可滿足煤炭定價與結算要求。不少煤炭貿易商已經把汾渭CCI指數作為煤炭貿易定價標準和談判依據。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是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直接指導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國家級能源交易平臺。2015年3月4日在上海自貿區注冊成立,2015年7月1日試運行,2016年11月 26日正式運行。交易中心由十家股東單位組成:新華社、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申能集團、北京燃氣、新奧能源、中國燃氣、港華燃氣、中國華能,注冊資本金10億元,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國內合資)。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