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漳州垃圾分類工作探索推進 讓垃圾“變廢為寶”

2019-08-05 11:09:48 福建日報   作者: 黃如飛 杜正藍 白志強 通訊員 鄭舒寧 張儀華  

垃圾分幾種?垃圾怎么分類?垃圾分類能為城市生活帶來什么?7月29日上午,融信社區聯合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學生為社區居民送上了一堂別具特色的垃圾分類宣傳知識講座。

漳州市龍文區融信社區,工作人員向住戶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漳州市榮昌社區市民主動將垃圾投入垃圾分類生態流轉屋。

融信社區作為龍文區垃圾分類示范點之一,目前已經配備8座垃圾分類生態流轉屋。

漳州市開展垃圾分類以來,不斷完善鏈條管理,推進前端收集、中端收運、末端處理的一體化管理體系,推動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

城區率先興起“新時尚”

“現在,每天早晚把垃圾分好再丟已經成為一種習慣。”7月22日中午,家住龍文區錦繡一方的林女士在準備午飯,她隨手將菜葉子和裝菜的塑料袋分揀開來,扔進不同的垃圾桶里。

垃圾分類已是他們一家的習慣。記者發現,林女士家中有三個不同的垃圾桶,廚房里鏤空的垃圾桶專門放廚余垃圾,客廳里的白色垃圾桶放紙巾等,而餐廳的藍色垃圾桶則放置其他垃圾。此外,家里還有一個放置著紅色有害垃圾的紙箱。

同林女士一樣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的不在少數,這儼然成了龍文區的垃圾分類環保新時尚。而居民間興起“新時尚”的底氣,則來自于多數小區配備的新款“垃圾分類生態流轉屋”。該小屋內置紫外線消毒、噴淋和除臭系統,外置可供投放后的居民清潔的洗手池,并且做到垃圾日產日清。目前,龍文區已建成垃圾流轉屋194座,全部投入運營。

與此同時,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各個社區也新增了角色——街長。街長不僅要對沿街商鋪的業主垃圾亂扔、占道經營和油煙污染等問題進行實時教育、勸導和制止,還要引導業主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做好餐廚垃圾收運處置以及正確使用“垃圾分類生態流轉屋”。

2018年,龍文區在全市率先出臺《龍文區“門前三包”街長責任制》,探索建立以社區黨員干部為管理街長,聘請民間熱心人士為管理副街長的新工作機制,建立“一街一長”的管理模式,推動建立“以路為軸、縱橫成網、責任到人、常態長效”的網格化格局。

“把垃圾分類的入戶宣傳、教育引導作為管理副街長的日常職責,建立工作臺賬,并通過系列宣講發動,不斷推動垃圾分類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進商場等。”龍文區環衛處主任黃麗真介紹,全區推行垃圾分類之際,恰好與“門前三包”街長責任制形成呼應。由全區68個機關單位、62個居民小區做點,發揮街長責任制的主觀能動性,將點串聯成線,輻射全區更快更好地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步文街道和碧湖街道的商鋪較多,人流量大,小區年輕化,適合在試點的基礎上重點發動。”黃麗真說,龍文區成立垃圾分類聯席會議辦公室,選取55個單位、16個小區(村)和4個公共機構作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點,由點及面地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其中,針對中小學生、幼兒園的宣傳,還聯動起“家校社”,印發14747冊《垃圾分類知識》讀本。

運輸中轉發生了改變

“以前這里太臭了!垃圾中轉站就在菜市場旁邊,我們每天到菜市場買菜,繞不過去。”家住薌城區延通市場附近的王女士告訴記者,曾經類似這樣建在城市主要地段的垃圾中轉站有不少,而在垃圾中轉過程中常有垃圾掉落、臟水溢出,臭氣熏天。

原來,來自周圍社區商鋪運來的垃圾未經過分類,先來到中轉站中轉,再裝車發往垃圾處理廠。當垃圾分類啟動之后,早年建設的設施老舊的中轉站不具備完善的垃圾分類、處理功能,其作用便隨之削減。

在有了垃圾分類生態流轉屋之后,垃圾桶不再只是帶走垃圾留下桶。試點地區推行“桶桶對接”“桶車對接”的垃圾清潔直運。不但保證了居民每日投放的都是嶄新的垃圾桶,消除居民對垃圾屋本身是否衛生的顧慮,也便于及時維護損壞的垃圾桶,同時節約了分類垃圾多次中轉的步驟。

“‘桶桶對接’‘桶車對接’靚化了社區環境,垃圾直運避免了中轉途中對城區環境造成的‘二次傷害’。”漳州市環境衛生中心市容科李占林副科長介紹,目前由漳州蒲姜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承擔漳州市主城區和龍海市主城區及周邊鄉鎮的生活垃圾處理。現擴建增加處理規模750噸,新增投資3.76億元,預計2020年處理規模可達1800噸/日。

人口密集區的垃圾中轉站取消了,誰來接棒?

2018年,《漳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2018—2020年)》出臺,提出建立與分類品種相配套的收運體系,加快主城區東西南北4座大型生活垃圾轉運站及垃圾分類環保垃圾屋建設,并配置中、大型垃圾壓縮設備和大件垃圾破碎機,按“四分類”分別對應不同顏色和標志,配套可回收、有害、易腐(餐廚)、其他垃圾專用桶。

“在取消31座中轉站的基礎上,漳州市將建設東西南北4座‘花園式’的垃圾生態流轉中心。”漳州市環境衛生中心副主任柯冰冰介紹,未來推廣的智能垃圾分類系統,將通過二維碼或智能IC卡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可追溯系統,通過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等,借此鼓勵居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同時,配備滿足垃圾分類清運需求、密封性好、標志明顯、節能環保的分類轉運專用車輛,實行“干濕分離”的收運方式,建立分類轉運機制,避免前端細分類、后端一鍋燴的現象。

垃圾也是一種資源

“垃圾其實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垃圾分類讓垃圾在循環分類中參與了一把‘資源配置’。”7月26日,龍文區碧湖街道辦事處在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員招聘啟事中寫道,給垃圾一個變廢為寶的機會,重新回歸社會。

為此,漳州市遵循著“大分流,小分類”的原則,一手抓“大分流”,在住宅小區集中定點投放,將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園林垃圾與其他生活垃圾分開收集,引導居民單獨投放,實施專項分流收集、收運、處理;一手抓“小分類”,細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

許多人不解,督導員手把手指導居民將垃圾正確分類,這些分類后的垃圾消失在人們視野后,兜兜轉轉又去了哪里?

漳州九龍嶺餐廚垃圾處理廠的“餐廚垃圾智能收運系統”上線已三月整,利用“互聯網+”技術研發的餐廚垃圾智能收運系統,實現了餐廚垃圾智能化收運和信息化監管。采用國內較成熟“預處理+厭氧發酵+沼氣利用”的處理工藝,并配備“MBR系統+納濾系統+反滲透系統”的污水處理系統,廢水處理后達到排放標準。

去年6月,推動建立餐廚垃圾統一收處制度。通過摸底、配桶、簽約,逐步推進轄區餐飲企業、公司食堂、機關食堂等餐廚垃圾的收運。目前共有12部收運車輛,開通14條收運線路,簽約1096家餐飲單位,日收運處理量70噸左右。簽約數量和收運數量與日俱增,并逐步向小型餐飲店全覆蓋。

龍文建筑垃圾雜物消納場用地總面積約40畝。在建筑垃圾運往消納場后,管理員對其進行登記檢查,隨后引導車輛到指定位置進行傾倒,由分揀員將建筑垃圾分類、攤平、壓實。處理期間,對未能及時處理的建筑垃圾,采取加蓋篷布及除塵霧炮器進行降沉處理,以減少揚塵對場區周邊環境的影響。

7月1日,投用龍文花園、榮昌花園等6個愛心互助驛站,住戶可以投放較新且能再次利用的家庭閑置物品,也可以領取自己所需的二手物品。物品和驛站均經過清洗消毒,并且將回收、出庫、進庫和領取的物品形成臺賬。設定每周二、周四為固定領取日,領取人只需簽名即可領取。閑置物品互通有無,愛心互助驛站開放一個月以來得到了廣大住戶的認可。

多渠道、多方位、多領域,攜手合力。隨著漳州垃圾分類工作探索推進,依托蒲姜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九龍嶺餐廚垃圾處理廠和龍文建筑垃圾雜物消納場,漳州的末端處理設施正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也有序上線。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