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信部合格證產量數據,2019年7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量為5.9萬輛,環比和同比分別下跌47.30%和13.97%,這是自2017年開始,新能源乘用車單月產量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
究其原因,一方面來自于補貼過渡期車企提前透支需求,導致補貼過渡期結束之后產量需大幅回調,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目前市場情形的不明朗讓大部分車企不敢貿然上量,同時也需要一定時間制定新產品定價策略。
純電車型:網約車熱門車型產量大幅下挫
7月產量下降幅度過大的一個主因來自于大客戶市場,北汽EU5、比亞迪E5以及帝豪EV三款熱門網約車車型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幅度分別為66.06%、91.88%和89.80%,比亞迪E5和帝豪EV直接跌至3位數水平,看來補貼過渡期間提前透支需求幅度還是較大。北汽EU5由于6月產量達到1.5萬輛水平,雖然7月下跌幅度也很大,但依然維持在了5000輛以上水平。
7月純電動車型產量冠軍來自A00級車型寶駿E100,環比上漲106.82%。
比亞迪另一款主打產品元EV環比同樣出現負增長,7月產量為4421輛,環比下跌28.67%。
上汽大眾朗逸,5月開始有產量錄入,6月產量便突破了千輛,7月產量持續突破,環比上漲69.67%達到2640輛。
插混車型:合資品牌發揮穩定
插混方面與上月相比,整體產量環比上漲了7.59%。冠軍依然來自寶馬5系,產量較上月增長了11.31%。
比亞迪的宋DM和唐DM兩款車型增長幅度較大,均超過了100%,分列第二和第四位。
合資品牌方面,除了冠軍的寶馬5系以外,蒙迪歐、雷凌、起亞K3等混動車型都維持了相對穩定甚至持續增長的產量。
總體來看,由于受補貼退坡影響幅度較小且面向的主要是私人用戶市場,插混的產量波動相對純電動來說小很多。
車企產量表現:主力車企均先下滑態勢,寶馬大眾擠入TOP5
2019年7月共有16家車企產量破千,比6月減少了5家。整體上看,僅有6家車企在產量上實現了環比提升。
排名第一的比亞迪整體產量再次下調至1萬輛出頭水平,環比下跌36.79%,主要原因在于比亞迪E5和比亞迪元兩款車型產量總共下調了8273輛。還未上市的比亞迪e2,在7月開始有產量錄入,共計281輛。據近期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比亞迪中期業績交流會上透露,e2將是比亞迪e網旗下真正的一款車型,其技術、造型優勢大,市場空間夠大,比亞迪會將定價做低,打爆這塊市場。
排名第二的北汽新能源產量也出現了“腰斬”,環比下跌56.62%。主力車型EU5從6月15266的產量下跌至5182輛的產量整體下滑的主因。
隨著補貼過渡期的結束,奇瑞、吉利、上汽、江淮等自主品牌產量下降幅度都較大,而寶馬和大眾則憑借穩定的產量擴大了合資品牌份額,進入TOP5。
造車新勢力中,7月僅有蔚來一家產量破千,兩款車型ES8和ES6的產量分別為431輛和1060輛。小鵬G3車型持續環比下跌態勢,7月產出814輛排名第二。威馬EX5在7月產出498輛,加上EX5 Pro的49輛產出,共產出547輛,環比下跌58.21%。
隨著6月正式開始交付,零跑汽車的產量在7月也有提升,達到180輛水平。(作者:鄧婭)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