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來,搶裝潮推動風電設備價格一路高漲,行業如何在波動中保持穩定有序發展?風電如何搶占高質量發展制高點,激發新動能?
10月21日,在2019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平價上網之后,風電市場規模并不會出現大幅萎縮,仍會保持平穩、可預期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風電也將快速回歸電力本質,進入電力市場化的新時代,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發展的紅利。
理性面對短期搶裝
隨著今年電價政策調整,風電行業掀起新一輪搶裝潮,市場整體呈現供不應求局面,導致風機價格加速上漲。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近期風電整機千瓦招標價格已超過3800元。而在2018年9月,風機投標價曾跌破3000元/千瓦,一年內漲幅近30%。
5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2018年底之前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網的國家不再補貼;2019年1月1日~2020年底前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網的,國家不再補貼。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統計,約有67GW存量項目需在2020年底前完成并網。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風電公開招標量達32.3GW,同比增長93.4%。1月~9月,全國新增風電并網容量1348萬千瓦,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98億千瓦。同期,全國風電發電量28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
“目前整機漲價,是供需關系導致的,是上游供應商提價等綜合作用的結果。”遠景能源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田慶軍表示。
一方面是價格上漲,另一方面卻是供應緊張、交貨期延長。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幾個月,違約漲價的整機制造企業越來越多,對此現狀,協合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行政總裁余維洲頗感無奈,“原有訂單都在催貨,但有些風機廠表示已經沒貨了。”他認為,如果明年風機價格依然居高不下,步入平價的光伏發電將比平價風電更具優勢。
面對搶裝潮,風電設備企業的認識相對理性。
“價格被推高其實是恐慌情緒的影響。更嚴峻的是,這樣大的需求怎樣實現高質量保障。”新疆金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裁曹志剛表示。
田慶軍認為,當前市場已發標項目規模約為7000萬千瓦,目前整機供應鏈的能力顯然難以支撐。他建議開發商可以考慮將風資源較好的地區,轉成平價項目。“風機產能這兩年被擴張后,2021年將出現產能過剩,開發商成本將會降低。”
“這次搶裝的存量項目里有部分不具備并網條件,希望整機廠和開發商能坐下來協商,盤點一下項目,可以解決緩解許多矛盾。”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呼吁說。
余維洲也對記者透露,“我們正在把存量項目轉為平價項目,加緊催裝。”
此外,對于目前風電設備價格上浮,以及搶工期、搶設備供應等現象,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認為,風電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個“穩”字。希望企業按照“十三五”規劃和電網實際送出能力,以及環保的各項要求量力而行,客觀理性地推進項目建設進程,高質量完成每一個項目開發,不給未來留下任何風險隱患。國家也將對各地規劃執行情況加強監督,確保行業的平穩有序,避免大起大落。
分享市場化紅利
搶裝潮之后,是否會出現斷崖式暴跌?同樣也是當前行業最為關注的問題。會上,多家企業對未來幾年風電產業持續平穩發展充滿信心。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副主任張曉潮認為,政策推動我國清潔能源不斷前行,“2020年后,發展速度不會降下來。”
對此,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利志持相同觀點,他表示,從我國當前人均消費電量、綠色發展需求以及風電設備企業面對平價上網的技術準備等三方面來看,不只未來5年,甚至未來20年,“中國風電發展都沒有任何問題。”
完成電價補貼退坡、最終實現平價上網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整體趨勢。據《中國風電2019》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第一批風電平價上網項目已達56個,裝機容量451萬千瓦。
“2021年后,陸上風電要全面實現平價目標。去補貼后,需要更好地落實支持風電發展的有關政策。”李創軍表示,應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加強對保障性收購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管,降低各類非技術成本,為降低成本、推動實現全面平價目標、提高整體競爭力創造條件。
平價無補貼時代的到來,同時也為風電產業按下了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李俊峰表示,面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迎來了高比例發展的時代?,F在風電已經成為全球最便宜的發電電源,每年新增規模位居全球首位,為推動我國能源轉型注入了新活力,并將和光伏一道改寫歷史。
“平價、競價市場來臨,產業鏈協同質量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棋分析說,例如:未來主機廠需要和各大零部件企業協同發展,在設計、成本模型、質量等多方面,適應平價產品的市場需求。
通用電氣公司陸上風電中國區總經理高進表示,風機加速向大兆瓦迭代,即將開啟跨越式進步。“采用平臺化技術,許多工作在未來幾年將會有很大進步。比如葉片實現了經濟性的插接方式,通過把末端變成更輕更長,將發電量提升幾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怎樣讓更多的人享受風電發展帶來的紅利,成為推動行業下一步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
“風電要再次騰飛,必須與社會、產業、老百姓的生活融合起來。”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分析,德國每平方公里風電裝機容量約為166kW,而截至2018年底,中國每平方公里風電裝機容量不足19kW,僅為德國的11%。如果在每180畝地的田間堤埂裝一臺2MW風機,18億畝耕地的田間可以安裝200億千瓦風機。
田慶軍分析說,面對國家綠色發展需求,新能源有望成為縣域經濟的新支柱。風電占地面積較小,在平原地區,安裝3MW風機,建設一座10萬kW的風電場,僅需16畝地,6年稅收減免優惠結束后,每年可為當地帶來1000余萬元的財政收入,此外未來20年運維期也將對經濟作出貢獻。“如果縣里參與投資或土地入股,還可享受項目的收益分成,一定要把風電開發的利益捆綁起來。”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