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火電
  • 最新報告:全球煤電開發連續第四年下滑,但實現巴黎協定氣候目標仍需更嚴措施

最新報告:全球煤電開發連續第四年下滑,但實現巴黎協定氣候目標仍需更嚴措施

——美國在特朗普上任后煤電退役規模與奧巴馬執政期間相比增加67%



2020-03-30 13:05:32 中國能源網

美國,華盛頓特區——全球能源監測、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綠色和平國際和塞拉俱樂部于今天共同發布的新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開發中的燃煤電廠數量連續第四年大幅下降。

《繁榮與衰落2020:追蹤全球燃煤電廠開發》是第五次對全球燃煤電廠裝機的年度調查。該調研發現2019年處于在建以及建設前期準備階段的煤電產能同比下降16%,與2015年水平相比下降66%。而2019年開工建設產能比2018年下降5%,比2015年下降66%.

盡管處于開發階段的產能有所下降,但全球煤電裝機在2019年仍增長了34.1吉瓦(GW),這是自2015年以來首次出現凈新增裝機量上漲。在新投產的68.3吉瓦裝機容量中,近三分之二的產能(43.8吉瓦)位于中國。除去中國,全球其他國家與地區合計退役的煤電機組共27.2吉瓦,高于投產的24.5吉瓦,因此除中國以外的全球其他國家與地區總煤電產能連續第二年縮減。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增長和電力需求的放緩,全球煤電發電量在2019年下降水平達到歷史新低。”全球能源跟蹤煤炭項目的首席作者及項目總監ChristineShearer表示,“然而,新燃煤電廠還在不斷并入電網中,這意味著世界上的燃煤電廠將會有更少的運行發電小時數,發電量變少的電廠數量也會增加。對于繼續為新的燃煤電廠提供金融支持的銀行和投資者來說,這將意味著更低的利潤率和更高的投資風險。”

雖然世界其他國家及地區燃煤發電產能規模逐漸萎縮,但中國的煤電仍在以驚人的速度繼續擴張。盡管燃煤電廠利用率進一步下降,但2019年,煤電的新增裝機容量反而上升了,這意味著產能過剩狀況正在惡化。而由于產能過剩的限制政策進一步放松,先前擱置的煤電項目也在陸續重新啟動。

"中國國內現在仍有一些支持火電發展的聲音,希望推動到2030年新建數百座燃煤電廠。這明顯與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承諾背道而馳。”能源和清潔空氣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LauriMyllyvirta說,“當決策者試圖尋找冠狀病毒危機后刺激經濟的方式時,新的煤電建設浪潮將是不明智的選擇,會導致嚴重的資產浪費。中國的氣候承諾和不斷提高的清潔能源技術的競爭力將會使清潔能源建設加速發展,從而不會給煤電留下增長空間。”

自2011年以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燃煤發電產能一直在下降。2019年,已退役的煤電產能中近一半位于美國,年退役量達到歷史記錄排名第二。在歐盟,退役產能規模歷史排名第四。在特朗普任期(2017-2019年)中,美國退役的燃煤電廠與奧巴馬任期(2009-2016年)相比增加了67%。在奧巴馬任職期間,平均每年退役煤電8.2吉瓦,而在特朗普任職期間,平均每年退役13.7吉瓦(見下圖)。

“在特朗普政府任期的過去三年中,煤電項目不斷退役,并且退役速度仍在上升。”塞拉俱樂部國際環境正義代表NehaMathew-Shah表示,“在現代能源經濟中,煤電根本無法與價格便宜且污染少的替代能源競爭。現在已經是美國需要承認煤電面臨的慘淡現狀,并且開始清潔能源轉型的時候了。”

隨著美國和歐盟轉型脫離煤炭,日本現在已成為經合組織內新煤電項目的最大推動力。日本國內正在建設11.9吉瓦的煤電項目,這將使其現有煤電產能的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50%(從39億噸增加到58億噸)。在其國境外,日本公共財政支持的煤電項目總產能為24.7吉瓦,比澳大利亞全國的煤電產能(24.4吉瓦)還大。

“盡管某些亞洲國家的煤電產能仍在增長,但世界其他地區的煤電產能顯然總體是在下降的。這是一個國際上的共同趨勢,并且這種趨勢只會持續下去。”綠色和平國際全球策略專家GyorgyDallos說。“不幸的是,中國和日本仍然且愈發脫離全球趨勢,成為在亞洲建造新的煤電項目和為煤電建設提供融資的最主要的投資方。”

雖然2019年全球煤電建設有所下降,但現狀與實現滿足《巴黎協定》所需的燃煤發電量大幅減少的目標之間仍有一定距離。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說法,到2030年,煤電使用量需求要下降80%才能將全球升溫保持在1.5°C以下。聯合國呼吁將2020年定為新燃煤電廠計劃核準的最后一年。

“全世界的燃煤發電產能已經遠遠超出了巴黎協定目標所允許的水平。”全球能源跟蹤金融研究分析師格雷格•艾特肯(GreigAitken)表示:“現在是投資者們面對現實的時候了。”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