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主要方向,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抓手,推動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普遍就業的一種重要力量,并對全球能源格局、地緣政治的影響日益顯現。近日,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聯合舉辦“中美最新能源政策視頻交流會”,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專業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新能源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曾少軍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穩步提升,進入較高比例增量替代和區域性存量替代新階段。
“2020-2025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將基本實現平價上網,可再生能源在大部分地區將成為能源增量主體。”曾少軍表示。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于2019年7月啟動《中國“十四五”新能源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加速風電集中分散并舉發展、推動太陽能綜合多元發展、促進生物質規模化發展、推進地熱能產業化利用、建設多能互補智慧能源體系、升級配套綜合管網基礎設施將成為“十四五”時期中國新能源發展的主要任務。
與此同時,“十四五”時期是中國能源轉型變革的關鍵期,應結合能源轉型和電力體制改革等創新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一批以企業模式創新為主的綜合能源服務及產業結合示范工程;更好地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作用,完善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努力推動產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報告提出,中國應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充分把握國際能源合作的新變化和新趨勢,開展更加積極有為的能源國際合作,構建全球產業鏈合作體系等。“總體而言,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個戰略性問題,不僅能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刺激經濟、解決就業的重要措施,同時以民間外交,特別是通過行業商協會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探討形成一些重大問題的解決方案,對進一步凝聚中美共識,彌補因理解問題的差異而造成的摩擦有積極作用。”曾少軍強調。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