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在后疫情時代,哪些大宗商品和國家最有可能成為贏家,特別是如果可再生能源投資的預期增長真的發生的話?
后疫情時代出現的主題之一是,投資應流向可再生能源,既作為經濟刺激,也作為限制氣候變化影響的一種方式。
為此,世界銀行在5月11日發布了一份報告,指出到2050年,鋰、鈷和石墨等礦物的全球產量必須增加500%。
報告還說,要建造風能、太陽能和地熱能,以及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攝氏度(3.6華氏度)以下的能源儲存,需要30億噸礦石和金屬,這聽起來令人印象深刻。
報告稱,受益的不僅僅是鈷和鋰等所謂的電池礦物,銅、鋁、鉻和鉬等金屬的需求也將增加。
世界銀行的報告沒有詳細說明所有這些礦物的來源問題,但確實說,“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將通過生產這些戰略礦物的重要部分并向全球市場供應這些礦物,對清潔能源的未來作出重大貢獻。”
雖然世界銀行的觀點可能是正確的,因為許多發展中國家擁有許多所需礦產的可行儲量,但問題遠非讓礦業公司去勘探和開發新業務那么簡單。
現實情況是,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和智利等已建立的礦業司法管轄區的投資可能遠遠超過發展中國家。
在這些國家中,首先是澳大利亞,它有一個獨特的機會來強調它作為“幸運國家”的聲譽,DonaldHorne在1964年的一本書中使用了這個詞,指的是該國的自然資源稟賦和孤立的地理位置。
Horne的意思是負面的,他把澳大利亞的財富增長僅僅描述為好運氣的結果。
這一評估沒有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澳大利亞礦業公司因削減成本的創新和創造出世界級產業的專業技能而備受羨慕。
盡管澳大利亞目前的礦產資源主要集中于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和煉焦煤出口國,但該國還有其他重要優勢。
根據GeosciencesAustralia的數據,澳大利亞的鋁土礦產量在全球排名第五。
該國的銅和鈷產量在全球排名第五,銅、鈷和鋁土礦儲量位居第二,鋰和稀土儲量位居第三。
得益于中國的快速工業化,澳大利亞可能是未來幾十年利用可再生能源轉型的全球最佳國家。
在FraserInstitute對礦業公司進行的年度投資吸引力調查中,澳大利亞排名靠前。西澳大利亞州在今年2月公布的2019年調查中排名第一。
必和必拓大型OlympicDam銅礦和鈾礦的所在地南澳大利亞州名列第六,北領地和昆士蘭州也進入前20名。
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占據了前20名,包括美國的阿拉斯加、愛達荷和亞利桑那州,以及加拿大的薩斯喀徹溫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前20名中唯一的發展中國家是非洲國家幾內亞,而一些擁有大量礦產資源的發展中國家,如剛果民主共和國、贊比亞、坦桑尼亞和尼加拉瓜,則排在最后10名。
相對于所涉及的風險,投資資金往往流向它認為能獲得最大回報的地方,正是在這個比率上,發展中國家的工作將被削減。
它們中的大多數在投資吸引力方面得分較低,原因是普遍存在的腐敗、糟糕的礦業法律和投資者保護,以及支持該行業的基礎設施薄弱。
雖然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在這方面還遠遠不夠完美,但它們確實為投資者提供了相當大的確定性,這可能是后疫情時代的一個引爆因素,在這個時代,回報的確定性可能會超過在高風險地區獲得巨額回報的可能性。
考慮到它們以往的記錄,許多發展中國家也不太可能進行必要的改革,并加強其機構,使投資資金感到放心。(譯自:mining.com)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