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推動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為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作出了突出貢獻,由此連帶而來的可再生能源消納問題,也成為了能源領域的熱議話題。就在近期結束的兩會期間,便有多位能源行業的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圍繞可再生能源消納這一話題展開了積極討論。
那么,我國可再生能源消納現狀,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
現狀:整體向上,局部告急
近年來,在能源革命戰略的指引下,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持續向好,能源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7.94億千瓦,占全部電力裝機的39.5%,其中水電裝機(含抽水蓄能)3.56億千瓦,風電裝機2.1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2.04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2254萬千瓦。2019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2.04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27.9%,其中水電發電量1.3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17.8%,風電發電量4057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5.5%,光伏發電量2243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3.1%,生物質發電量1111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1.5%。
而從上圖的各省可再生能源消納占比來看看,西藏以88.7%的高占比獨占鰲頭,云南、青海、四川占比也超過80%。累計共有8省(區)占比超過40%,其中,排在第五位的重慶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占比為45.5%。
不過,在可再生能源消納情況一片欣欣向榮的同時,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日益凸顯——看似超預期的全國消納空間,細分至部分省份卻仍捉襟見肘,棄風棄光現象依然嚴重。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2019年風電并網運行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風電、光伏消納難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西北省份。新疆、甘肅、內蒙古三省區棄風率仍超5%,分別為14%、7.6%和7.1%,棄風電量合計136億千瓦時,占全國棄風電量的81%。西北地區棄光電量占全國的87%。西藏、新疆、甘肅三省棄光率分別為24.1%、7.4%、4.0%,青海棄光率則提高至7.2%,均大幅超過全國平均棄光率。
為解決上述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的問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保障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導,棄電量、棄電率逐步下降,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消納仍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且隨著可再生能源滲透率的提高,電力消納壓力進一步凸顯。在今年,更有個別省份出現了消納告急的警報。
5月26日,湖南發改委連發《關于暫停新增普通地面光伏項目備案的通知》,前者明確暫停6MW以上的普通地面光伏電站項目的備案工作,無競價資格的普通地面光伏電站將提前告別補貼時代。湖南發改委指出,2020年經國網測算確定的省內光伏新增消納空間為900MW,4月確定納入今年光伏平價建設計劃的新建項目共計23個,裝機1170MW,超過既定消納空間,因此今年已無新增消納空間。
湖南之外,河南省近日也向國家能源局報送了《2020年度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的報告》。在該份文件中,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關于“十四五”河南省風電、光伏發電消納能力的結論是河南省全省風電、光伏發電棄電率已超過消納上限,無新增規??臻g,同樣宣告消納“告急”。
隨著未來幾年可再生能源平價上網的推廣和財政補貼的,如何從機制上保證可再生能源穩定發展面臨巨大挑戰。
政策:可再生能源消納體系逐步建立
2018年,為更加有效的解決清潔能源消納問題,建立促進消納的長效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制定了《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提出2020年基本解決清潔能源消納問題,可再生能源發電利用率達到95%以上。在此背景下,電網消納能力成為新能源項目規劃建設的重要先決條件。
2019年5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建立健全清潔能源消納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對加快形成有利于清潔能源消納的電力市場機制、全面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和著力推動清潔能源消納模式創新方面,都提出鼓勵推動電儲能建設和參與,以促進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
同月,國家發改委還印發了《關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通知》,采用“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替代了在2018年三次征求意見稿以及原有國務院和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相關文件中使用的“配額制”名稱,這一改變,即是要明確把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作為政策初衷,并從政策設計上對政府能源主管部門、電網企業、電力用戶等各類主體的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保障消納。不過,通知印發距離正式考核時間較,留給地方制定政策實施方案和完善配套的時間并不充足,對未完成考核的主體的懲罰措施和力度也并不強硬,對于這一政策能否有效落地和發揮作用,業界也一直存在擔憂。
2020年3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省級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實施方案編制大綱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管理機制和任務分工,并為省級能源主管部門編制本地區的具體實施方案提供了參考模板,推動了保障機制的落地實施。
同月,《國家能源局關于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嚴格落實監測預警要求,以明、后兩年電網消納能力為依據合理安排新增核準(備案)項目規模。并要求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內蒙古電力公司發揮電網并網關口作用,嚴格按照規劃和消納能力合理安排項目并網時序。
4月初,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全面評估了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實施進展情況,總結規劃實施成效和面臨的問題,統籌做好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納和跨省區輸送。
近日,國家能源局又發布了《2020年能源監管重點任務清單》的通知,在對“跨省跨區電力交易與市場秩序專項監管”中指出,主要監管內容是對電力交易與市場秩序、電費結算、清潔能源消納等有關情況實施監管。主要監管區域涉及跨省跨區電力市場交易的送受省(區、市),該項監管在2020年6月啟動,6-7月開展監管,12月形成監管報告。
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還聯合印發了《關于各省級行政區域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的通知》,明確了各省(區、市)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總量責任權重、非水電責任權重的最低值和激勵值,其中,西藏因以可再生能源為主,不予考核。另外,通知還進一步明確了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各電網企業和國家能源局各派出機構的職責任務,確保消納責任權重落到實處。
這些文件一脈相承,共同建立了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的機制,有利于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推動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有望形成共同參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的氛圍,進一步提高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利用水平,為能源轉型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展望:完善電力交易機制,加強配套資源統籌
消納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可再生能源的一大“痛點”,盡管我國在可再生能源消納領域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切實提高了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力利用水平,但是,相關機制在落實過程中仍面臨一些挑戰,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手段和措施,以確??稍偕茉窗l電消納機制落地、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有序。對此,業內人士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加強可再生能源發電與配套電網及靈活性資源的統籌規劃。各省可再生能源發電消納責任權重的確定與本省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消納能力、輸送通道能力密切相關,為保證消納責任權重合理完成,建議各省在開發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同時,應協調好配套電網送出工程的建設和靈活性資源的開發,通過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增加燃氣電站、用戶側儲能等方式,提升本地區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
完善電力市場機制,豐富電力市場交易手段。結合現貨市場試點建設情況,建立中長期交易與現貨市場銜接機制,探索建立可再生能源參與現貨市場模式。實現可再生能源跨省跨區大范圍優化配置,打破省間電力交易壁壘,鼓勵送受兩端市場主體直接開展交易,有針對性地建立可再生能源發電參與電力現貨市場交易的體系。通過市場價格信號引導可再生能源消納,建立基于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電力交易機制。
明確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與綠證交易的銜接機制。通過參考國外發展經驗可發現,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制度及配套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機制是國際上普遍采用的可再生能源產業扶持政策,目前英國、澳大利亞、瑞典、日本、韓國和印度等20多個國家以及美國29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等均實施了配額制考核。在參照國外配額制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機制,可以有效促使各省級區域優先消納可再生能源,加快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同時促使各類市場主體公平承擔消納責任,形成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引領的長效發展機制。
本文內容綜合自能源局、能源評論、中國經濟時報、電網頭條、國能日新、中國電力報、能源研究俱樂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能源網等文章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