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巨頭蘋果正式下場造車的新聞霸屏業界之際,北汽新能源放出的一則重磅消息被業界忽略了。
1月13日晚,1月13日, $北汽藍谷(SH600733)$ 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擬就其基于BE21純電動汽車產品平臺所開發的ARCFOX T車型的電子電氣E/E架構相關知識產權,與斯太爾美國有限責任公司簽署《技術許可協議》,許可斯太爾美國使用E/E架構知識產權。本次技術許可費的固定價款為1.92億人民幣。
斯太爾美國是麥格納國際公司(Magna International Inc. 以下簡稱“麥格納”)的全資子公司。麥格納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多元化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著“整車代工之王”稱號的麥格納還是為蘋果造車代工的熱門人選。
這意味著,北汽藍谷(SH:600733)除了通過這次技術授權一下子賺取近2億人民幣,開創中國車企反向技術輸出的先河;甚至還有可能借道麥格納搭上蘋果造車的“大船“。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破天荒的技術反向輸出
北汽藍谷E/E架構輸出海外、技術反向輸出國際巨頭的行為,在中國汽車歷史上是破天荒頭一次。
在不少國人心目中,中國車企與國際零部件巨頭的合作,還是我方出錢對方出技術出人才,學生跟著老師學習的模式。但其實,伴隨中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車企在對外合資合作上也更加主動更平等。
就拿北汽藍谷與麥格納的合作來說,在2020年5月北汽藍谷麥格納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之前,雙方已經談判了2-3年,最終達成合作內容是,雙方集合北汽集團與麥格納在整車工程制造及服務等資源優勢,開發全新的電動車平臺,并開創知識產權、研發體系、流程、技術全面開放共享的“新合資”模式。
雙方的這次合作,不僅僅是共同開發一兩款新車,而是開發全新的電動車平臺,而且該平臺的技術不是北汽集團獨享,而是向全行業開放,為其他整車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知識產權技術許可,標志著北汽藍谷在電動車領域的關鍵技術得到了國際先進制造企業的認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北汽藍谷技術研發的國際化進程,有利于企業在國際范圍內的知識產權共享及深化發展。
一紙技術許可就賺了近2億人民幣的北汽藍谷,也憑借此舉證明自身不俗的技術實力。作為國內最早一批投身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公司,北汽藍谷雖然銷量規模常年領先,但技術形象并不突出。
其實,北汽藍谷一直重視研發投入,聚焦核心技術突破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44%。經過11年的市場深耕與技術積淀,北汽藍谷在電動車電控、固態電池、自動化與智能化等技術領域,已全面布局并掌握核心科技。
巨大的未來想象空間
通過開放技術平臺、共享知識產權來賺錢,這也是所有手握電動車核心科技的公司都想做的。
過去一年, $特斯拉(TSLA)$ 市值狂飆已經超過幾大傳統車企巨頭之和,想要買下或持股傳統車企并非不可能,但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接受外媒采訪時明確表示,今后不會去主動并購其他車企,但會把自家的技術授權給他們。特斯拉已經將自家的電動車超充網絡開放,也正在將自動駕駛技術Autopilot對外授權,今后還會在電池技術上做一些開放。
北汽藍谷與麥格納聯手,瞄準的也是同樣的道路。這樣全新的商業模式,無疑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憑借與麥格納組建的聯盟,北汽藍谷有可能搭上蘋果造車的“東風”。在近期媒體報道的蘋果造車的新聞中,韓國現代、臺灣富士康都是熱門候選者,但在行業分析人士看來,麥格納才是最熱門人選。
Evercore ISI分析師克里斯麥克納利(Chris McNally)表示:“如果蘋果真的想推出汽車,那么麥格納國際旗下子公司麥格納斯泰爾(Magna Steyr)汽車公司應該是最佳選擇。”
一方面,同為國際化公司,總部位于北美的麥格納,與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身價段位更接近,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溝通合作更容易;二是麥格納在中國已經布局了完善的造車產業鏈,整車有北汽,零部件也有多家子公司,充分滿足蘋果在中國這樣產業鏈完備又有低成本優勢的代工條件;第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作為整車代工領域的“王者”,麥格納擁有豐富的汽車研發與整車制造經驗。
除了有可能搭上蘋果造車這搜大船,麥格納還與美國電動車企業菲斯科(Fisker Inc.)建立深度合作,去年年底,菲斯科與麥格納簽署電動車平臺協議和生產制造協議。根據協議,菲斯克已經完成設計的Ocean SUV電動車將使用麥格納開發的電動汽車平臺。從媒體分析來看,菲斯科將使用的電動車平臺,很可能就是北汽新能源與麥格納共同開發的電動車平臺。
在北汽藍谷看來,開放共享技術平臺有諸多好處,除了技術許可等明面上的資金收入,更重要的是,新技術有更多人使用才能更好進步,有更多的企業使用,可以大大提升新技術驗證周期,更快提升產品品質。從而從整體上降低新技術評估和投入的風險,利人也利己。
據了解,除了電動車技術平臺開放共享之外,未來北汽藍谷還將在三電技術服務、新能源汽車測試驗證、換電業務以及優質產能等方面開放,積極探索新業務、新模式,在加速自身向科技公司轉型的同時,也組建更多朋友圈,共同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開放共享,整車企業向科技公司轉型,正是近年汽車行業的大趨勢。在這條全新賽道上,此前不顯山露水的北汽藍圖已經先行一步。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