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月22日下午,由國網能源院與內蒙古電力經濟技術研究院以線上線下、兩地協同的方式聯合主辦的能源20人論壇(第八期)成功舉辦。論壇邀請到了德國工程院、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信息社等國內外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共商“碳中和”背景下自治區能源發展之策。本期與大家分享內蒙古電力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趙墨林的思考,他提出應深入分析電網發展各階段特征,研究把握電網發展的總趨勢,構建電網平臺化市場發展新格局。
關于十四五內蒙古電網發展的幾點思考
進入新階段,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電網質效提升,從內蒙古能源經濟建設出發,就如何建設和發展內蒙古電網,匯報和分享一點思考與心得。
十四五,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電力集團都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新機遇和新挑戰:(國家層面如)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理念,實現“30·60”目標,綜合能源開發利用,等等;(自治區層面有)“能耗雙控”,草原生態紅線,新能源“倍增計劃”,建設自治區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等等。為此,對內蒙古電網的發展戰略,有必要進行再探討、再研究、再深化。
一、十四五,內蒙古電網,要緊緊圍繞自治區能源經濟建設的新要求和新需求,應進一步加強“適應、靈活、智能”等三方面新要素的規劃與建設,并考慮可否上升為發展戰略層面進行研究。
一是,十四五期間,針對電源側,尤其針對新能源規模大、占比高、發展快的特點,自治區經濟建設要求內蒙古電網必須提高“適應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能力,也就是要具備很好的“適應”性。(十四五末,內蒙古電網,預計總裝機達1.3億千瓦,新能源裝機達7400萬千瓦,占比約為57%,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新能源基地。內蒙古電網的“適應”性要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是,針對用戶側,提高“靈活”服務能力是必然趨勢。重點是加快推動技術創新和技術應用(包括分布式、儲能以及直流配網等),提高近電產業、新業態及綜合能源等增值服務,“靈活”滿足各類負荷的新特點和新需求。
三是,針對電網側(自身建設),提高“智能”化是必然選擇。重點研究數字化賦能電力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價值,加快制定落實數字化轉型升級行動計劃,為全面構建“平臺化”電網,甚至是今后階段“現代化”電網奠定基礎。
因此,在建設“堅強”電網的基礎上,積極探討開展“適應、靈活、智能”電網的建設工作很有必要。即:在十四五,應重點建設適應高比例新能源發展、靈活滿足各類負荷需求和智能運行的堅強電網,構建“平臺化”電網。
二、十四五及今后時期,應關注構建電網平臺化市場發展新格局問題,科學構建“平臺化”電網。
一是,深入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推進電力經營、體制及市場化改革,主動把握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機遇,積極推動用電營商環境友好,構建電網平臺化市場發展新格局,走出一條融合電網建設與改革發展的創新之路。
二是,科學構建“平臺化”電網,加快建設友好型電網運營平臺,提供友好的用電營商環境,保障市場公平和電力供給,更好服務社會經濟建設
。
三、應深入分析電網發展各階段特征,研究把握電網發展的總趨勢。
電網的發展建設從各階段特征來分析,總趨勢可以概括為建設“堅強”電網,推進“(適應)、(靈活)、智能”電網,進而構建“平臺化”電網,到實現“現代化”電網,等等。“平臺化”電網,是“堅強、智能”電網與“現代化”電網之間的過渡型電網形態。
一是,為把握新階段,貫徹新理念,應進一步深入探討和研究十四五及今后時期電網的新型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
二是,進入新階段,從戰略層面上考慮,構建電網平臺化市場發展新格局,是十四五及今后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
三是,就內蒙古電網,在十四五期間,從戰略層面上,可以考慮建設“適應、靈活、智能”堅強電網,構建“平臺化”電網。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