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老紅曾被痛苦地問到如何看待一篇有關當前新能源產業的文章,痛苦在不同意文章的結論卻又不說不出清晰的理由。
“文章”的觀點是,因為可再生能源在“既有電力系統和電力體制中進一步發展的空間有限”、“加上既有能源體制無法協調可再生能源與化石能源的利益沖突”,所以“可再生能源這一快速發展的勢頭恐難延續”。
來到平價上網時代,本來可以更快速發展的光伏發電,遭遇舊的能源思維、電網接受能力的制約,得出“快速發展的勢頭恐難延續”的結論看起來無懈可擊,可老紅就是覺得哪兒不對勁。因為現實中的光伏產業,怎么看都得不出這樣的結論,無論是習總書記剛剛向世界宣布中國要在2030年建成1200GW的風光電站,還是今年1-8月就有49家光伏企業宣布總額3000億的擴產計劃。現實中看到的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勢頭,不是“難延續”而是更快速。
因為一時說不出“文章”的邏輯哪兒出錯了,老紅只能回答:“光伏產業的過去發展速度將得以延續。特別是在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時代,只要構造了完善的市場環境,我更愿意相信技術和市場的力量”。
這是一個無法讓自己滿意的回答,“市場的力量”是什么?為什么光伏企業家們面對“快速發展的勢頭恐難延續”、“產能過剩”還在拼命擴張?
一天讀到張維迎的《知識的本質與企業家精神》,讓老紅豁然開朗,“市場的力量”就是企業家的力量,就是企業家能看到并愿九死一生去實現的東西。關鍵的是,企業家能看到的大眾未必能看到,企業家是一群特殊的人。
張維迎說,“企業家必須看到這些知識和數據背后的、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所以,企業家的決策一定是超越數據的”。“如果能用數據預測出未來就不需要企業家”。張維迎還舉了這樣一個例子:產業革命時期的英國鋼鐵大王威爾金森,要在一片質疑聲中建造人類第一只鐵船,結果被所有人認為是個‘鐵瘋子’。成功后的威爾金森對朋友說:“造鐵船符合我的一切期望,我說服了那些不相信的人,這些人的數目是千分之九百九十九”。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今天的光伏產業。在光伏產業高速發展20年后的今天,所有人都看到了“既有電力系統和電力體制中進一步發展的空間有限”、“加上既有能源體制無法協調可再生能源與化石能源的利益沖突”、當前已經產能過剩,“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人難免得出“可再生能源這一快速發展的勢頭恐難延續”的結論,或者不同意這一結論卻無力改變它。可“千分之一”的人卻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他們看到只要拼死一搏就能改變這一結論,他們相信自己看到的。都說喬布斯有種“現實扭曲力”,其實每一個企業家都有,這種“現實扭曲力”就是“市場的力量”,就是為什么企業家所以成為企業家,就是為什么當前光伏企業家還在拼命擴產,企業家都是特殊的人。
因為看到的不一樣,所以結論不一樣。因為相信看到的,所以做的事情是大多數人難以理解的。
光伏產業的發展中始終充滿著這種“市場的力量”。它表現在:讓嚴肅的“十二五規劃”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從5GW到21GW被修改了4次,最終結果更是安裝了48.65GW;讓主業制造背板、經濟實力一般的中來股份,正在以一己之力推動著TOPCon時代的到來;讓國有控股背景、缺少市場化動能的中節能太陽能,竟然也不滿足光伏電站投資市場,巨資投入20GW的光伏電池加工市場;讓本來不應再有新進入者的光伏加工市場竟然有了新進入者,不久前新進入者的廣東高景竟一擲170億元投資50GW大硅片……就是這些“市場的力量”,不僅不會讓“快速發展的勢頭恐難延續”,還會讓光伏產業更快速的發展。
相對其他產業,光伏產業為什么會有如此突出的“市場力量”?為什么常常產能過剩卻常常拼命擴張?這是因為一般的產業只能行進在常規的產業周期軌道上,而光伏產業是行進在人類改變生存環境的50年大周期的特殊軌道上。與光伏產業同時興起的互聯網經濟,曾經也看似市場空間無限,但現在互聯網經濟企業家無論是從場景還是從流量已經看到了天花板。光伏產業家還看不到發展的天花板,他們什么都不信,他們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他們是一群特殊的人。
參考資料:
《平價倒逼企業不斷創新頭部企業“強者恒強”》
《晶科高管另起爐灶,斥資170億元建設50GW大硅片項目》
《張維迎:知識的本質與企業家精神》
《談談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的權威性》
《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高端對話一:“十四五”期間光伏如何“出圈”?如何匯入能源融合發展大潮?》
紅煒
2020.12.8.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