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九個年頭,回首過去,有風雨也有彩虹。近年來,我國共建“一帶一路”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國際社會積極響應;重大項目穩步推進,有力促進世界互聯互通;貿易投資規模持續擴大,有力促進合作共贏;“一帶一路”建設引領加快形成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電站和電網的建設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電力行業是共建“一帶一路”的中堅力量。近年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交通、能源、電網、管道、通訊為主的重大項目有力促進了全球的互聯互通。
資源緊缺、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問題得到了全球關注和重視,綠色、低碳發展成為全球共識。我國強調并堅持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我國新能源產業無論在規模還是技術上都位于世界前列,新能源項目、產品“走出去”的空間和機遇巨大。
不忘初心 行穩致遠
共建“一帶一路”是百年大計,我們無論走得多遠也不能忘記初心,否則就會犯方向性的錯誤。
那么,“一帶一路”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可以用四句話總結——
共建“一帶一路”是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我們提出共建“一帶一路”是為了在更寬的領域、更深的層次、更高的水平來推進對外開放。我們之前的對外開放水平是不均衡的,2013年提出共建“一帶一路”至今,我國中西部對外開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廣大的中西部地區由過去開放的末梢正在變為開放的前沿。
共建“一帶一路”首先是一個經濟倡議,而且是為我們外交服務的,所以它是我國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
共建“一帶一路”還是中國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主動作為。這些年來,以中國為首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份額擴大很多,尤其是我們中國。但是二戰之后形成的、以西方為主導的全球治理體系沒有發生變化,因此我們希望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全球治理體系尤其是經濟的治理體系變革,使之更加合理、更加符合現實國際格局。
共建“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一帶一路”建設提出的“五通”內容,基本上涵蓋了政府之間的、經濟體之間的、企業之間的和社會之間的交往,共建“一帶一路”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黨的十九大修訂的黨章也寫入了共建“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看清形勢 穩中求進
首先,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從大寫意進入了工筆畫階段,換言之,從提出倡議、宣傳的階段進入到施工的階段。“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大小小的建設項目就是工筆畫的線條,誰來執筆呢?就是廣大的市場主體企業,工筆畫的底色應該是綠色的。所以說,現階段“一帶一路”建設要走深走實,重要的抓手就是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項目建設,而且要高質量。所謂的高質量就是我國除了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這個原則,還要堅持“綠色、廉潔、開放”原則,項目建設要高標準、惠民生,財務、環境上可持續。
其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變化之中,中美的博弈、還有去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都加劇了大變局的到來。同時,氣候變化問題越來越急迫、越來越受重視,全球要求綠色低碳發展,對“一帶一路”項目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有危也有機,我國的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發展成就世界矚目,尤其是全面脫貧和數字經濟的發展,這些方面都走在了全球的前列。尤其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能夠非常有力地積極應對和管控住,抗疫的國際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使得我國的國際聲望不斷提高。這些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都是實實在在的正能量。
第三,從國內來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并發布了“十四五”規劃,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對“一帶一路”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我們要充分發揮國家制度優勢、生產建設優勢,揚長避短,堅持不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在當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下穩中求進。
處理好八大關系 謀定基本策略
展望未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處理好八個關系。
第一,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強調“一帶一路”建設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遵循商業規則、政府推動、企業為主體,這是我國對“一帶一路”的指導性原則。但最初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在理解上都出現了偏差,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政府主導的、宏大的戰略,主力軍就是國有企業,投資的主體就是中國的銀行。實際上,我國“一帶一路”建設95%以上的項目都是市場化項目,都是企業自己開拓的項目,只不過基于不同的目的冠上了“一帶一路”的頭銜,政府主導的項目其實并不多;第二,要算好經濟賬與政治賬。企業要積極自覺地履行商務合同和社會責任,既要算好經濟賬,也要算好政治賬,所有中國“走出去”的企業都要注意維護國家形象和國家外交的大局;第三,要處理好我國的利益與合作國家的利益之間的關系。不能唯利是圖,要強調合作共贏,要有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和打算;第四,要處理好“硬聯通”與“軟聯通”的關系。中國提出的互聯互通不僅僅是道路的聯通、能源的聯通、信息的聯通,“一帶一路”還強調人心相通、規劃規則的對接、標準的對接,這同樣是非常重要的,互聯互通應該是全方位的;第五,要處理好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的關系。要避免工作中“一頭熱一頭冷”;第六,要處理好“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關系。過去一度大家都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就是對外投資,實際上國家多次強調“一帶一路”建設一定要“走出去”和“引進來”并重;第七,要處理好務實推進與外宣引導的關系。中國政府、企業除了要實干,還要善于宣傳自己,“做了好事應該留名”;第八,要處理好國家總體目標與地方具體目標的關系。這主要針對地方政府,地方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時要服務國家總體目標,更要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
對于今后發展的基本策略,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八個關鍵詞。首先是“遵循”,要遵循商業原則、國際通用的規則標準和國際慣例,遵循項目所在國法律和風土人情;第二個是“統籌”,要處理好前述的八大關系,我們在有的方面還存在不足與偏差;第三個是“對接”,我們要與共建國家、國際組織在規劃、相關政策、相關戰略方面做好對接,協同推進;第四個是“聚焦”,聚焦重點區域,我國提出了六大經濟走廊的建設,周邊國家應當是重中之重。像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數字絲路、健康絲路等領域,應該作為政府、企業工作的重點;第五個是“補短板”,人文交流方面是我們亟待加強的。此外,還要防范風險,包括中美博弈帶來的戰略風險、不少國家政局不穩的政治風險,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又加速了政局和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還有政策性風險,近期一些歐洲國家提出了碳邊境稅調節機制,對我們“走出去”的電力企業提出了新課題;第六個是“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是我國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在國際上來說是要應對氣候變化,所以綠色、低碳發展在世界上是道義高點。綠色低碳發展是大勢所趨,對我們的傳統產業是空前巨大的挑戰,但對新能源企業來說,這是大機遇,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打開了一扇窗;第七個是“數字絲綢之路建設”。許多國家希望借助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實現他們跨越式的發展,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力點。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大致分為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智慧城市建設和跨境電商三個方面。在這些領域我們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也有能力和可能在數字經濟的規則、標準制定上引領世界;最后一個是“健康絲綢之路建設”。這個領域涉及甚廣,例如醫療設施、公共衛生設施的建設,還有醫療器械、醫藥貿易,對外醫療援助和醫務人員培訓等服務合作。目前疫情之下,健康絲路建設尤為現實迫切,需要加強加快。
本文刊載于《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21年05期,作者系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