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深度解讀 | “碳市場”已至 “碳稅”會跟上嗎?

2021-07-26 09:37:08 央廣網   作者: 劉柏煊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全國碳市場開市已滿一周,市場的平穩運行為中國實現“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增添了新的動力和信心。與此同時,有業內聲音建議,應適時引入碳稅,從而加速“雙碳”目標的實現進程。那么,碳稅會是碳減排的“好選項”嗎?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占明,德勤中國稅務主管合伙人李旭升接受總臺央廣記者采訪進行了深入解讀。

“碳交易”和“碳稅”是碳減排的兩項重要政策工具。目前,在碳交易方面,中國不久前剛剛建立了全國性的碳交易市場,碳排放占比最大的電力行業被最先納入。而碳稅方面,在公開層面仍是一個空白。

碳稅作為政策工具有哪些優缺點

記者:碳稅作為一項政策工具,它的優點在哪里?

陳占明:一是碳稅可以直接依托現有稅收體系,實施成本較低;二是碳稅的覆蓋范圍較廣,可以很好地涵蓋那些排放較少的小微企業甚至個人;三是實施碳稅過程中,政府可以將稅收收入用于再分配、促進低碳轉型等。

記者:那么,碳稅的缺點在哪里?

陳占明:碳稅的問題主要是難以對減排效果進行精準規劃,減排總量具有不確定性。而碳市場的總量控制機制很好地解決了減排效果的不確定性問題。

記者:與碳交易相比,碳稅實施起來會更簡單還是更復雜?

李旭升:簡單說,碳稅是財稅手段,屬于帶有強制性的政策工具,見效快,管理和實施成本比較低。但是碳稅集中在財政手里,當前許多國家財政面臨著高債務、高赤字,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各國財政能否對碳稅進行最優配置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與碳稅相比,碳市場屬于自發性政策工具,更多靠市場調節。碳市場交易能夠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有利于擴展金融進入碳市場的渠道和機制,但是對成熟市場的形成和規范可能會需要一定時間。

碳稅主要針對煤電、鋼鐵、石化等行業

記者:從全球已有經驗來看,碳稅主要針對哪些企業?

李旭升:碳稅主要針對使用大量化石燃料并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行業,比如煤電、鋼鐵、石化、有色、建材、化工、交通等??梢哉f覆蓋面還是很廣的。碳稅的實施無疑將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迫使企業選擇更多低碳替代品或低碳生產方式。

最近受關注較多的是“碳關稅”,“碳關稅”是碳稅的一種,主要針對進出口貨物。歐盟委員會近期公布了“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將于2026年起正式對歐盟進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關稅。碳關稅的本質是貿易措施,未來碳排放核算規則、碳關稅設置規則必將成為全球貿易規則制定的一個新熱點。

碳稅的推出可采取漸進稅率的方式

記者:所以說碳稅的實踐變得越來越普遍了。如果中國要推動碳稅落地,在政策設計上要考慮到哪些細節?有企業界聲音擔心,如果碳交易和碳稅雙管齊下,會不會壓得企業喘不過氣?

陳占明:碳稅的推出最好是分階段漸進式進行。一方面,在推出時采取循序漸進的稅率,也就是在初始階段先采取較低的碳稅稅率,后期再逐步提高稅率水平。如果直接實施較高稅率的碳稅,對部分高耗能企業可能會造成較大沖擊,而這些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和穩定就業方面具有較大貢獻。此外,漸進的稅率還可以給企業較為充足的調整時間,有助于幫助企業不斷提高技術革新意識,促進企業低碳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的長期競爭力。

另一方面,碳稅的分階段推出還可以體現在征收對象方面,比如一開始可以先對企業進行征稅,隨著后期制度的不斷完善,可以逐漸將征收對象擴展至個人層面。

碳稅和碳交易可在多方面相互促進

記者:結合國際經驗來看,在碳稅的具體設計上,中國需要抓住哪些要點?又要避開哪些“坑”?

李旭升:首先,在國際上,碳稅是作為獨立的稅種存在還是和其他的稅種融合存在,大家有很多討論。在我國目前的稅種結構中,也有包含環保目的的稅種,因此,推出碳稅的路徑和方式要針對我國情況具體分析,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考慮我國的稅種結構和綜合稅負。

其次,碳稅和碳排放權交易的相互促進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我們高興地看到中國已經啟動了全國性的碳市場,全國性碳市場的啟動,會給碳稅的推出創造有利機會和條件。

還值得提的一點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家,進出口的規模都相當大,如此大規模的貨物貿易和相應的物流運輸等都會受到碳稅和碳關稅的影響。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要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討論和制定,維護好自己的利益。

記者:剛剛也談到了碳稅和碳市場之間的互動關系。具體如何進行互動?

李旭升:碳稅和碳市場是可以共存和互相協調促進的,可以將財政政策和市場機制有機結合,比如說碳稅的稅率可以參照碳市場所形成的價格。這樣一來,碳稅的稅率就不是由傳統方式來決定的。

陳占明:將碳稅與碳市場適時適當地進行聯動,可以相互取長補短。第一,碳市場與碳稅的適用對象各有特點,碳市場比較適合排放量較大的大型企業,而相對靈活的碳稅則可以很好地覆蓋那些排放量較小的小微企業甚至是個人,這是對全國碳市場的有益補充。

第二,目前的全國碳市場僅僅是將部分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納入在內,這可能導致某種碳泄露現象,也就是說,在碳交易制度實施之后,有些未參與碳交易的行業和企業的碳排放量反而增加了,這實際上是削弱了碳市場的減排效果,而對于那些未被納入碳市場的行業和企業合理征收碳稅,則可以有效緩解碳泄露現象。

碳稅推出不宜操之過急

記者:如果說碳稅是未來的一個政策可選項,那么在推出的時間節點上,有什么建議?

陳占明:不宜操之過急,因為碳稅與碳交易是互為補充的兩種手段,目前全國性碳市場剛剛推出,體系還不夠完善,效果也并不明朗。

建議在碳市場進一步成熟后再考慮推出碳稅,一方面可以降低對經濟的沖擊,另一方面也可以對碳稅的實施力度有一個較好的把控。同時,碳稅應該配合整體稅收體系的改革進行設計,例如在推出碳稅的同時考慮增值稅的調整方案。

李旭升:保持碳稅收入的中立性很重要。一定要處理好減排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對于我們國家,不同地區之間、不同產業之間、不同規模企業之間如何進行統籌協調,還需要進一步探索,之后再來考慮碳稅的適時推出。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