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德國:低碳轉型 從被動到主動

2021-08-18 08:12:06 能源評論?首席能源觀   作者: 廖宇  

能源轉型取決于若干變量,例如經濟、政策、資源秉賦等,而人們在談論低碳領域的創新時,總是難免認為其主要與政策支持相關,似乎沒有大規模的補貼和不計成本的示范項目,環保低碳理念就很難推動。

但事實上,從2004年就開始慢慢準備能源轉型的德國,經歷了史上最高補貼、不遺余力地花錢嘗試科技創新后,發現最有效、最能保證創新實施的手段,不是靠補貼和政策,而是靠矢志不渝、自上而下的理念宣貫和潛移默化的行為約束。

2021年5月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德國將進一步提高減排目標: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較1990年減少65%,高于歐盟減排55%的目標,實現凈零排放的時間也從2050年提前到2045年。這一表態讓德國成為首個進一步提高2030年減排目標的歐盟成員國,德國計劃實現凈零排放的時間也是20國集團中最早的。

用各種方式去影響人們的思維,看上去緩慢無序,實際上卻可以水滴石穿并最終萬箭齊發。

低碳,從娃娃抓起

理念宣貫,是德國推廣低碳轉型的第一步。

2014年6月12日,德國揭曉了新一年度的“節能冠軍中學”。來自16個聯邦州的中學通過網上投票最終評選出能源之星學校,使其獲得了約5000歐元的獎金。獎金雖然不高,但是其在青少年中掀起的熱度卻遠超人們想象。

聽上去只是一個普通的科技創新大賽,但是孩子們要做的卻不簡單。半年多的競賽時間里,他們要計算相關設備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設計節能方案、采購和安裝新能源設備,還要聯系政府和企業給予支持、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實施成果。

比賽對年輕人的能力鍛煉不言而喻,而每個學校都可選擇本州內強勢的能源企業作為合作方,評審團里除了教授、官員,還有幾位關心環保的當紅歌手、影星,媒體合作也大多選擇高端時尚的雜志和互聯網平臺,總之這個活動帶給青少年的感覺是:我們在做一件很酷也很有意義的事。

潤物無聲,從娃娃抓起,不需要過多分析就能感受到:德國人善于在一件小事里傾盡心思,在關注細節的同時,實現超強的資源整合。一旦這個很酷也很有意義的格局形成,未來,這些年輕人就是愿意為環保付費、積極購買碳配額的主力軍。

補貼,最多也就是二十年,但德國人正在做的,是真正喚起人們內心對低碳轉型堅持不懈的追求。德國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在內心的感召下,不斷投身綠色環保和能源轉型領域;德國整個低碳領域已經創造了800多萬個就業崗位,并且民眾對碳中和的支持也不斷上揚。

商業模式的創新

在推動能源轉型、推廣低碳理念這件事上,德國的能源公司也積極參與其中,并設計出了諸多嶄新的商業模式。

2013年德國政府為了贏得選民的支持,也為了加快德國骨干輸電網建設,推出了一項前所未有的新政策:德國環境部、經濟部和德國四大輸電網公司就民眾投資參與新電網建設事項達成共識,并在柏林簽署了協議;按照協議,德國民眾可以投資入股德國四條新建的骨干高壓直流電網建設,并可得到最高5%的派息。

按照協議,民間資本最高可以占到200億歐元電網擴建費用的15%,而個人投資的最小金額為1000歐元。此外,居住在電網擴建路線附近的民眾將得到優先入股權。

這項政策對金融和投資市場的影響幾乎是原子彈級的,因為當時歐洲央行已經對基準利率一降再降,已經抵達0.5%的歷史最低位,而德國市場上通常的10年期住房貸款利率也不過才2%。

回應民眾關切,讓普通人也能分享能源轉型的紅利,是這一政策的初衷。5%的利息所帶來的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吸引,更重要的是提高居民對電網建設的認同度。電網公司通過釋放一點點收益紅利,便能使步履維艱的新建電網通道的阻力大大降低,這在我們大力推廣屋頂光伏光儲充一體化的今天,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

以合作共贏凝聚人心

如果從社會公共運轉的角度去看德國的能源轉型,會發現還有更多可以借鑒的方式。

2012年以來,德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型能源投資合作社: 普通大眾通過組建合作社性質的企業,集中資金,聯合地區供電公司和相關企業,投資組建大型風能和光能電廠,并將所發電能上網出售。

2012年,社區能源合作社成員入股就達4億多歐元,總計投資額超過12億歐元,較2011年增長超過50%。2012年裝機總容量達到近420萬千瓦, 發電580萬兆瓦時。據DGRV統計,在大部分合作社中普通成員的投資額為1000~6000歐元。在2012年,大約40%合作社運營的電廠已經能夠達到盈利,平均分紅3.99%,對很多大眾投資者很有誘惑力。

德國合作社協會(DGRV)最新調查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德國已經有786個社區能源合作社,總計超過15萬名成員在DGRV注冊運營,相對于2011年增長45%。

這種新型運營模式能夠集合大量分布式小功率發電設備的電能,形成非常有效率的虛擬電廠,所以越來越多的社區能源合作社考慮將所發電量通過直接競價上網,在萊比錫電力交易市場出售,以達到更高的回報。相比各家在屋頂上安裝光伏組件,然后按照上網補貼政策結算各自所發電量的傳統方式,新型能源合作社更具競爭力。

以民間自由組合形式形成的從零售到批發的生產電能模式的前途也許并不十分“光明”,因為效益總是和專業程度相關,不過能容納這種自由經濟單元的大環境,的確是讓人們對新能源市場的繁榮懷抱夢想。

十年前德國開始能源轉型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懷疑這項計劃推動的可能性。但是到了2021年,德國的新能源比例已經超過了當初所預計的35%,達到了50%,德國推進能源轉型的主線,竟然是自主意愿在學校、社區和政府間的發酵。這幾乎是和每個家庭的生存息息相關的三個大環境,在這三個環境中用各種辦法推進能源轉型宣傳,讓人們產生強烈的關注愿望,是達成共識和雙贏的第一步。

德國最大的能源類行業協會——能源與水資源協會每年都會公布“能源顯示器”的問卷調查報告。與近年來媒體上多見的反對能源轉型的游行和回購電網、水網等公眾事件造成的印象完全不一致:有超過89%的德國人支持能源轉型計劃,愿意承擔相應義務和費用。

但是也有過半數人認為,雖然支持,但是政府的能源轉型實施過程并不令人滿意,政府應該更多地推廣天然氣的使用,而不僅僅是把資源集中在風能和光伏發電領域。這個民意調查最引人注目的,還不是其結論如何宏觀正確,而是在列舉了人們最關心的10個問題之后,用了近40個不同圖表來深入分析人們的想法,讀罷不由得讓人感嘆:為什么在德國有這么多普通人愿意花時間去關注如此專業又宏大的話題?

讓“2000瓦”成為時尚

當下,我們在“雙碳”目標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能源短缺和環境惡化,這兩大問題直接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在世界各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同時,我們是否發現自己對能源的“胃口”在變大:住更大的房子,到世界各地旅游,不斷更新各種時尚產品,而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必須的,又有多少暗地里隱藏著能源的浪費?普通人消費多少能源,才能為控制全球氣候變暖做一份貢獻?

瑞士等國的科學家們給出的答案是:2000瓦。

“2000瓦社會”是一個全新的生活理念,可以理解為:把每個人視為功率為2000瓦的耗能設備。2000瓦聽起來似乎已經很多,但事實卻非如此。例如,心臟平均提供1~2瓦的連續輸出,高強度體力工作時人體會產生200瓦的輸出,而2000瓦的功率不過等同于一個中等大小的烤箱。這也意味著,2000瓦的功率乘以一年8760小時,社會允許每個人每年的能耗不得超過17520千瓦時,而這其中包括了衣、食、住、行所有的能量消耗,甚至包括對公共設施等資源的占用和消耗。

瑞士Sihl-Manegg(綠城)被評為世界上第一個2000瓦生態園區。該項目推動了集生活和工作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的使用。園區內部,輕軌保證了交通的便利性,獨立的小型水力發電廠覆蓋了園區絕大部能耗需求,充分實現了能源的自給自足。

“2000瓦社會”的重點并非在于節能技術的提升或是盲目地使用大量可再生能源,它強調的是一種在不影響生活質量前提下的新的生活方式。毋庸置疑,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社會理應為個人發展提供更健康舒適的環境,并在社會內部形成一種凝聚力。“2000瓦社會”的實現不是“一千零一夜”,必須靠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持之以恒,通過小的改變贏得大的收益。

更重要的是,未來社會一定會把追求2000瓦的努力變成一種時尚追求,同時伴隨著科技進步來構成新的社交理念。想象一下,配合著“雙碳”目標大背景,我們每個人都會像在角色扮演游戲中一樣頭頂著一個個閃閃發光的狀態條,里面是2000瓦的能源消耗量,是環保公益積分,是綠色英雄指數……這些指標不僅是一種榮耀與標記,更有可能和每個人、每個企業的貸款評級、保險核準相關,甚至與升學就業捆綁對接、遙相呼應,成為未來社會引導人們進行節能環保生活的一個閉環系統。時至今日,“2000瓦社會”在歐盟的綠色計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已經有超過20個國家不斷響應并且興建了類似的示范項目和園區。

能源轉型是一次復雜的社會運行模式轉變,承載它的是整個社會的人文認知與科學精神。讓低碳理念真的口口稱道的,是每一個普通人的努力。圖片

(作者系中德創新聯盟碳中和專委會副主任)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低碳,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