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高新區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生產,圍繞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綠色園區等關鍵環節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通過示范項目帶動整個制造業綠色轉型發展。
“應用我們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組分物理法回收工藝,不僅拆解與修復過程均不產生二次污染,環境友好,而且實現了廢舊動力電池95%回收再利用。”北京賽德美資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德美)董事長趙小勇介紹,通過梯次利用和循環利用,我們今年預計處理報廢電池數千噸,產值達近億元,并且連續3年產值翻倍增長。
繼科技部在今年年初印發《國家高新區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后,近期科技部火炬中心印發《關于編制國家高新區綠色發展五年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國家高新區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編制綠色發展五年行動方案。天津濱海高新區在推動綠色產業集聚、倡導綠色低碳生產、強化綠色技術創新方面做好產業文章,推動綠色發展。
推動綠色產業集聚技術創新
科技日報記者來到坐落于濱海高新區的賽德美報廢動力電池回收基地,這里離市區并不遠。
“很難想象傳統的電池回收廠會坐落在市區附近。這是因為傳統拆解中,隔膜、電解液不回收,采用低溫焚燒法,隔離氧氣會產生含氟氣體、不隔離氧氣會產生二噁英等氣體污染環境。”趙小勇介紹, 他們研發的這套“精確拆解”處理工藝,隔膜回收,正負極材料成分分離。而且精細化拆解后得到的潔凈的三元正極材料,既可以修復再生重新進入電池再制造環節,也可以提供給濕法提煉生產企業,相當于給他們提供了高品位的精礦,這樣一來,下游濕法提煉廠的生產成本和環保成本都會下降很多。
由于使用物理方法,所以報廢動力電池從回收到再利用的整個環節中,環保指標先進,不焚燒,不添加酸堿鹽,不產生廢水、廢氣和廢渣。“該工藝可降低處理成本,既能處理三元鋰電池,也可以處理磷酸鐵鋰電池,即便磷酸鐵鋰價格低迷時,采用精拆解工藝也能實現盈利。”趙小勇信心滿滿地說。
據介紹,濱海高新區持續推動綠色產業集聚,目前,濱海高新區新能源產業規模以上企業15家。
在新能源電池領域,以力神電池、巴莫科技為龍頭,形成了“電池材料—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電池應用—電池回收”的完整鏈條;在光伏領域,以中環半導體、英利新能源為龍頭引領,實現從硅片材料到電池制造、光伏組件、光伏系統等上下游協同發展;在風電領域,以明陽風電、歌美颯為代表,上游風電葉片和中游風電主機環節裝備優勢明顯。
在進行產業布局的同時,濱海高新區同時強化綠色技術創新。通過培育壯大綠色技術創新主體,優化綠色技術創新環境,完善綠色技術創新政策,形成綠色技術創新示范效應。
賽德美因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條單體電池全自動拆解生產線、國內首條材料修復生產線,奠定了技術根基,進而成為國內物理法回收報廢動力電池的領軍企業。
此外,力神電池是國內投資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之一,建有國內唯一的國家鋰離子動力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明陽風電技術全球領先,在風電葉片生產、風電整機制造、海上風電技術研發等領域實現了全線布局。
綠色產業助力碳中和、碳達峰
“通過測量進行碳排放的精準核算和精確核查,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手段,政府和企業需要裝備不同種類的溫室氣體監測儀器。未來3年,我們將會推出多款高精度的溫室氣體排放和溫室氣體濃度監測儀器儀表,同時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碳污協同’‘生態環境保護’等不同需求開發相應的大數據平臺并提出整體解決方案。”天津同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同陽科技)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黃承韜表示,作為一家從事環境在線監測儀器研發生產的企業,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在環境監測領域的優勢,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生態文明建設、低碳行動等新的挑戰面前,將延續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風格,突破難題,掌握關鍵技術,面對“雙碳”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和市場機遇,迅速響應成立“碳排放精準監測與決策支持”業務板塊,協助企業和政府精準監測、科學決策。
今年年初,位于濱海高新區的中環太陽能高效疊瓦組件智慧工廠開建。該項目建成后,將集智慧化生產車間、智慧化倉儲物流園區于一體,打造太陽能組件領域的智慧化標桿工廠,進而推動全球新能源光伏產業平價上網,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助力。
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國家高新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已然成為大勢所趨。濱海高新區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生產,圍繞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綠色園區等關鍵環節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通過示范項目帶動整個制造業綠色轉型發展。
目前,濱海高新區企業施耐德萬高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項目、天津同陽科技獲批工信部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天地偉業等四家企業獲批2020年度市級綠色工廠。同時濱海高新區還積極支持天津翔明科技申報國家綠色數據中心項目。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