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海上風電呼聲中起航 商業前途未卜

2010-07-14 12:51:30 《商務周刊》   作者: 周燁彬   

盡管商業上的確定性仍然是個大問題,但海上風電還是在呼聲中起航

6月9日早上8點,雖然斜風細雨模糊了人們的視線,但上海東海大橋東側那34臺列隊站立的海上風機仍然身姿可見。它們從容不迫地揮動著“手臂”,將自然的力量轉換為綠色的電能,經由海底的電纜接入岸邊的變電站,再接入電網,最后點亮并溫暖上海人的生活。

這是中國首座海上風電場,也是除歐洲之外全球第一個海上風電并網項目。根據其設備制造商華銳風電的預計,該項目未來的年發電量可達到2.6億千瓦時,將可供上海20多萬戶居民使用一年,相當于每年節約燃煤10萬噸,每年減排二氧化碳20萬噸。

這將是中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大利器。中國政府承諾:在2020年,非化石能源將占能源消費總量的15%。風電將和水電、核電一起承擔這個光榮使命。

風電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屬于發展最快的新能源,去年新增發電裝機超過4000萬千瓦。其中,中國2009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1200萬千瓦,已經連續4年翻倍增長,裝機總量達到2500萬千瓦,居世界第4位。

但這2500萬千瓦都來自陸上的大風。中國陸上風電資源主要集中在西北,用電需求大的則主要是東部沿海,發電場和用電地之間的漫長距離必然帶來輸送損耗問題。一些業界人士因此鼓吹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向鄰近的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供電。根據中國氣象局的一份估算,近海(水深小于20米)風電潛力為750吉瓦——大概為陸上風資源潛力的3倍。

今年1月7日,專責我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的國家能源局對2010年提出的總體要求和任務中明確指出,“要繼續推進大型風電基地建設,特別是海上風電要開展起來”。

15天之后,國家能源局聯合國家海洋局印發《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3月底,工信部也發布了《風電設備制造行業準入標準》,規定風電機組生產企業必須具備生產單機容量2.5兆瓦以上、年產量100萬千瓦以上所必需的生產條件和全部生產配套設施。有了一系列規章的出臺,5月18日,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了位于江蘇省的4個風電項目招標公告,總容量達到100萬千瓦。這意味著中國更大規模的海上風電開放即將到來。風電特許招標是中國自2003年開始采用的制度,以此來確定風電上網電價。

“通過競爭性招標方式建立良好的市場環境,將會有效推進海上風電設備的研發及開發成本降低,從而在政府補貼資金有限的條件下最大限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在6月份的2010年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暨展覽會的開幕式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提出了中國發展海上風電的思路,“依靠競爭機制是發展風電的一項重要經驗,海上風電在中國剛剛起步,面臨著開發成本高、設備研發力量薄弱、施工經驗不足等困難,同時,相關的行業管理經驗和規范還不夠完善,這些問題都限制了海上風電馬上大規模發展,也需要我們進一步推進技術創新和項目實踐,同時積極發展國際間的交流合作。”

國家能源局也于近日向遼寧、河北、天津、上海、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市的有關部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申報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

對于風電產業鏈的所有廠商來說,這是一塊非常誘人的蛋糕。在各省的規劃中,山東濰坊濱海的規劃總裝機容量約180萬千瓦,總投資約320億元;威海的海上風電場項目規劃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總投資約210億元;廣東陸豐甲湖灣的海上風電場項目規劃125萬千瓦,總投資規模為200億元。[page]因此,這次風電產業鏈大會也是一個盛大的營銷大會。在各具風格的展臺上,國內外風機設備商都積極介紹著自家的產品和技術。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的設備提供商華銳風電無疑是其中的新貴。這家成立不到4年的本土風機制造商在2009年已經躍居全球第三,全球市場份額是9.2%,與排名第一的丹麥維斯塔斯相差3.3個百分點。因為其出色的成績,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將我國唯一一個以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為研究對象的國家級研究中心落戶給華銳風電。

另外兩家老資格的本土風電設備商金風科技和東方電氣也獲得了極大關注。根據丹麥行業資訊機構BTM的報告,金風科技和東方電氣全球排名分列第5和第7名,市場份額分別為7.2%和6.5%。

“雖然目前國內整機企業已經達到了80多家,但實際上達到標準要求的廠家不足10家。”從事風機制造的中國國電集團旗下聯動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黎翔說。

當然,展覽會上少不了國際制造商的身影。維斯塔斯正式向中國市場推出了其V112-3.0兆瓦風機,目前全球運行中的海上風機有半數是由維斯塔斯制造。為了開拓中國市場,維斯塔斯成立了專門的海上風電辦公室,以天津生產基地為依托,挾2兆瓦和3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發力中國市場。之前的V90-2兆瓦風機已經在天津一體化風電設備基地實現了量產,此次向中國用戶推薦的是單機容量更大的3兆瓦風機。另一家風機巨頭西門子于今年投巨資在上海動工開建風電葉片生產基地,以此為依托開拓中國海上風電市場。此外,西門子還正在洽談威海海上機組生產項目。

這塊蛋糕卻不是能輕易到手的。自1990年代丹麥建立世界上第一座海上風電場以來,這個很有前途的事業發展一直停滯不前。直到丹麥、德國等國家的陸地風電資源基本開發完畢,海上風電才再次被提上日程。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技術復雜,安裝運行和維護成本太高。

與陸上風機相比,海上風機需要更先進的防腐蝕技術以及更可靠的發電子系統,同時,單機容量一般也得比陸上風機高。根據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的說法,“陸地的風電的主力機型應該到3兆瓦,海上應該是5兆瓦以上,應該要加速研究的是10兆瓦機組的技術”。目前,國內有能力量產3兆瓦機型并且有運營經驗的公司只有華銳風電和金風科技。

一般海上風電機組需要在陸上試運行,然后再安裝到海上,并且從樣機運行到投入生產至少需要一年時間。在國外,5兆瓦以上的海上風機一般需要在岸上運行監測3年以上,并進行海上惡劣環境下的風機各參數非標準排量模擬仿真實驗后,才逐漸確定批量生產。而且,海上風電場發電運行效率低、無功消耗大、系統穩定性差,真正滿發功率的時間不足10%,因此要滿足并網要求,需要開發一系列新技術。

“我們希望安排2—3家企業,給每家企業劃定一個從陸地到海上20、30公里的條帶作為各自的開發區域,讓其對海上風電的施工技術、設備技術、聯網技術集中力量搞科研,這一研究論證的階段是不能繞過去的。”史立山說。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海上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