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雙碳產業
  • 綜合
  • “雙碳”發展蘊藏重大機遇 四川民企 如何追“綠”而行

“雙碳”發展蘊藏重大機遇 四川民企 如何追“綠”而行

2021-10-20 14:24:47 四川日報   作者: 李欣憶  

數字與亮點

●2020年省級綠色制造示范單位名單,四川共有130家綠色工廠,其中,民營企業達124家,占比超過95%

●2021四川民營企業100強中,有63家引進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加強治污減排,加強資源節約與利用,降低能耗物耗;有42家加強綠色產品創新,建設綠色工廠;有26家已投資節能環保、清潔生產和清潔能源產業

●一方面減碳降碳,探路自身綠色低碳轉型;一方面搶抓機遇,掘金生態環保產業,取得了節能減排和市場開拓“雙贏”

痛點與對策

●四川民營企業綠色發展區域布局相適度不高;產業分布完整,但結構失衡;綠色技術創新能力比較低

●多管齊下,推動有關政策措施出臺,形成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的民營企業綠色發展機制。一方面,搭建綠色發展政策支撐體系;另一方面,搭建綠色技術創新支撐體系

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的提出,既是一場大考,又是一座路標。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徑之選,資源高效利用、綠色低碳轉型的方向之變,是民營企業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

在這場變革中,四川民營企業將如何追“綠”而行?

探訪“綠色工廠”

以智能技術實現高效清潔低碳

生產線上機械臂不斷揮舞,快速抓取電池片;像柜子一樣的送貨機器人來回穿梭,IGV智能小車精準運送材料和產品……偌大的車間幾乎見不到人,只有零星幾個工程師,通過觸摸面板進行著設備調試。

10月14日,走進位于成都市雙流區雙興大道的通威太陽能A1車間,這座總面積超過4.5萬平方米、相當于6個足球場大小的智能化“超級工廠”,也是一個“無人工廠”,建設了16條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片全智能無人生產線。

通威太陽能首席運營官蕭圣義用了一組數據說明智能化生產水平的提升:2011年,合肥工廠生產1GW電池需要3000人;現在,100人就能生產1GW電池,只需要部分設備工程師、技術工程師等,保證智能化生產線的正常運行。

“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綠色供應鏈企業”,兩個獎牌立在工廠展廳的顯眼位置。大屏實時顯示著廢氣排放、廢水排放、單位GDP能耗、節能減排等數據,工廠數據均大幅低于國家標準。

蕭圣義告訴記者,通威太陽能是2020年四川唯一一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企業”,工廠變綠的秘密,就藏在智能技術和供應鏈管理兩個關鍵環節里。

通過綠色技術創新,提高產品光電轉換效率,減少原材料單耗,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以PERC太陽能電池為例,通過技術研發和創新,采用最新的高效電子工藝,增強硅片表面鈍化、體鈍化和入射光吸收利用率,目前最高轉換效率(166尺寸)達到23.47%,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實現產品從原材料、生產制造到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綠色清潔、低碳環保。通威太陽能龐大的供應鏈,實現下游全球前十大組件廠商的全覆蓋。供應商減排對于減少通威太陽能和客戶的碳足跡意義重大。為此,公司在行業內率先開展產品碳足跡盤查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為單晶太陽能電池片行業及下游產品碳足跡盤查提供了較為完整的碳足跡清單數據庫,對帶動產業鏈溫室氣體減排具有積極作用。

探秘“綠色成效”

積極探路低碳轉型掘金環保產業

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的探索,是四川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四川民營企業綠色發展向善向好,四川民營企業綠色體系建設加速推進,綠色發展主動性不斷增強。在2020年省級綠色制造示范單位名單中,四川共有130家綠色工廠,其中,民營企業達124家,占比超過95%。日前出爐的2021四川民營企業100強中,有63家引進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加強治污減排,加強資源節約與利用,降低能耗物耗;有42家加強綠色產品創新,建設綠色工廠;有26家已投資節能環保、清潔生產和清潔能源產業。

四川民營企業一方面減碳降碳,探路自身綠色低碳轉型;一方面搶抓機遇,掘金生態環保產業,取得了節能減排和市場開拓“雙贏”。

“綠色”貫穿售后環節。作為直面消費者的家居企業,全友家私在產品使用說明書標注并提示,使用后對可回收利用的產品給予回收再利用,同時,將生產余料進行加工為再生顆粒能源,實現能源回收利用。

“綠色”機制驅動技術循環。四川鐵騎力士集團,將有機廢污形成五大資源化產品,即沼氣(能源提供)、沼液(土壤施肥)、干糞(土壤改良)、液肥(施肥+灌溉)、清水(旱季灌溉),變廢為寶,完成對資源的循環利用、污染物零排放。

掘金“綠色”環保產業。位于綿陽的中國金屬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綠色新型再生銅精煉工藝技術”,與傳統再生銅生產相比,單位產品能耗節約137.5千克標準煤/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95%以上,工業廢水實現零排放。依托四川省再生銅加工與制造產業聯盟平臺,中國金屬資源利用有限公司拿到綠色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合同超過4000萬元。

開放共享構建“綠色”體系。海天水務集團股份公司先后與四川大學、南開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等高校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構建一流的產學研創新體系;同時積極與加拿大、以色列、挪威的知名高校和企業合作,打造國內外綠色合作渠道,為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尋求更多的可能和機遇。

綠色低碳發展的社會共識正在凝聚。今年4月,全國首個社會活動層面碳中和省級推廣方案——《四川省積極有序推廣和規范碳中和方案》正式出臺,明確四川將分階段、有步驟推動各類社會活動實施碳中和,到2022年,建成碳中和創新服務平臺,實施一批國際性、全國性大型活動碳中和示范項目,比如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讓全省碳中和參與度明顯提高,碳中和覆蓋領域不斷拓展。

探解“綠色痛點”

形成系統的民營企業綠色發展機制

盡管四川民營企業綠色探索取得諸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區域綠色資源稟賦各異,綠色發展區域布局相適度不高。2020年省級綠色工廠民營企業,成都平原經濟區共有92家,占全省的70.77%;民營經濟增加值第二的川南經濟區,所占全省比重僅9.23%;此外,川東北經濟區占 13.08%,攀西經濟區占6.15%,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占0.77%。民營經濟增加值占比與省級綠色工廠占比不相符,且區域差距很大。川西北生態示范區民營企業綠色發展與生態資源稟賦不相適宜,生態經濟增長極還沒有真正形成。

其次,四川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產業分布完整,但綠色發展結構失衡。綠色企業大多分布在化工、建材、輕工業、醫藥制造、農副產品加工、電子、塑膠、集成電路等行業,而餐飲、服裝、互聯網、旅游、酒店、交通汽車等現代服務業,沒有足夠的綠色改造。

此外,綠色技術創新能力還比較低,民營企業在設備改造、科技研發、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投入明顯不足,導致綠色轉型升級力度不大、步伐緩慢。

“四川民營企業綠色發展意識相對較強,營造了良好的綠色發展氛圍。”省民營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但同時,民營經濟綠色轉型不可急于求成,四川民營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抗風險能力較低,因此,推動民營企業綠色發展,要盡量減少對整體經濟平穩增長帶來的短期沖擊,給予恰當的政策扶持,減少不確定性。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四川民營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李光金認為,可以多管齊下,推動有關政策措施出臺,形成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的民營企業綠色發展機制。

一方面,搭建綠色發展政策支撐體系。例如建立各級政府民營企業綠色績效考核制度,完善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獎懲制度,健全民營企業市場準入機制和綠色金融體系等。

另一方面,搭建綠色技術創新支撐體系。“突出市場導向,加強綠色技術和綠色產業協同創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大對民營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李光金建議,應該支持民營龍頭企業整合創新資源,建立綠色技術創新聯合體、綠色技術創新聯盟等,建立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創新合作機制,優勢互補,提高企業創新能力。

“我們也鼓勵基層實踐創新,總結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的經驗做法,提煉形成可供推廣借鑒的經驗做法,在更大層面、更深層次、更寬領域助推四川生態文明建設,為綠色中國、美麗中國提供‘四川經驗’。”省民營辦相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雙碳,四川